概述
水神山從自然形勢看,坐西北而朝東南,形勢頗似一把座椅,屬於那種貴不可言的風水寶地。其主峰海拔在千米以上,兩翼山樑舒展張開。明清時重修過的兩組古建築——一處為祭祀水神的抱泉樓,另一處即
烈女祠,一上一下坐落在兩翼山樑的懷抱之中。僅從山間處處可見的蒼松古柏看,山中古蹟之悠久已無疑問。顯然抱泉樓在歷史上始建在先,因為從“水神山”這個古地名就可推測得到;烈女祠雖是後來之物,但其現存規模卻比抱泉樓要宏偉得多。粗略地尋訪了一遍,兩座廟宇中明清兩代的古碑碣,竟然還保存有40餘通,其中屬於烈女祠的為絕大多數,約計35通以上。
相傳
後周皇帝年幼,
契丹入侵,朝廷派
趙匡胤北上禦敵。不料,中途發生“
陳橋兵變”趙匡胤皇袍加身,取後周而代之,周世宗之女
柴花公主從小性情剛烈,不甘身委於趙宋,連夜逃走,來至水神山覺復國無望,而後自盡於水神山
抱泉樓側一棵棗樹上。當地百姓為紀念這位可歌可泣忠烈女子,紛紛捐錢、捐物立祠紀念。此祠始建年代久遠,現存為明代建築。四座廟院錯落有致,塑繪工藝名揚晉盂。祠院周圍水神山上蒼松翠柏,奇花異卉瑰麗多姿。
歷史文化
從古碑上了解到,烈女祠的來歷與五代後周的滅亡有著一段密切瓜葛。
話說五代後
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剛剛做了六年皇帝的周世宗柴榮突然病死。只活了39歲的周世宗有過7個兒子,因為前面兩個兒子都被後漢所殺,所以只好讓才7歲的梁王柴宗訓繼承了皇位,是為周恭帝。周恭帝登基不到一年,
契丹入侵,於是朝廷即派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北上禦敵,但抵禦契丹的軍隊出發不久,就在距離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市)不遠的陳橋驛譁變。將士們一致擁戴趙匡胤取代後周小皇帝,而且將早準備好的黃龍袍給趙匡胤穿上。這即是宋初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陳橋兵變後,趙匡胤登上皇帝寶座,是為宋太祖,後周皇帝則被封作鄭王,遷至房州(今湖北房縣)居住。《舊五代史》稱其仍“正朔服色一如舊制”,也就是說,此時已經不再是皇帝的周恭帝及其家族人等,實際上在生活方面還享受著原有皇族的某些待遇。可是,即便是如此,卻還是有一些後周皇室中人或是後周舊臣並不甘心於失敗。比如就在周恭帝禪位不久,原來後周檢校太尉李筠仗著自己手中還有部分兵力,即在澤州(今山西省晉城市)一帶虎視眈眈,拒不承認新生的趙宋政權。據說後周世宗柴榮還有一個女兒,人稱柴公主,她從小習武,性格剛烈,這時看到父親屍骨未寒,幼小的弟弟才登上皇位就被趙匡胤廢掉了,心中十分憤恨,於是就帶了幾名貼身侍女逃出京城,投奔澤州李筠而來。然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李筠並未堅持多久就被宋太祖親征所破,李筠本人也自焚而死。柴公主在這種困境下,只好繼續沿著太行山北逃,最後即落身在盂縣水神山中。水神山水美林茂,地處偏僻,柴花公主和幾個侍女在這裡隱居下來不久,又打聽到原後周舊臣李重進兵據揚州,正與趙宋分庭抗禮,於是又把東山再起的希望寄托在了李重進的身上。可是沒有多久,李重進終究還是城破身亡。在這種情況下,柴公主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她藉故遣散了身邊的侍女,自己則自盡在水神山抱泉樓側的一棵棗樹上。柴公主死後,其剛烈氣節深深感動了當地百姓,所以紛紛捐錢捐物,為她在水神山專建了一座烈女祠,每年到了農曆四月初四,山上都要舉行廟會,以祭祀這位可泣可嘆的忠烈女子。此種風俗一直待續了千年左右。
從種種跡象分析,有關後周柴公主在盂縣水神山的這段感人的故事傳說,應該是真實可信的。因為五千年中華民族史上著名的人物數不勝數,歷史上的盂縣人民完全可以拉出任何一個比柴公主更有知名度的人物去裝點盂縣山水,而沒有可能憑空編造一個根不存在的柴公主來,還要下這么大功夫祖祖輩輩給予紀念,何況又建了那樣宏偉的一座烈女祠,歷史上多次給予重修。
然而,不管千百年來盂縣水神山一帶的人們對柴公主的祭祀是如何的虔誠有加,也不管烈女祠的歷代碑刻對柴公主講得是怎樣的言之鑿鑿,翻遍了新舊《五代史》和《宋史》中的有關人物記述,令人遺憾的是,竟然未能發現哪怕是一字半句和柴公主有關的內容。像歷來的傳世小說如《楊家將演義》中楊六郎的那位賢德妻子柴郡主,又如《水滸》中那位被逼上梁山的俠義之士柴進,在這裡甚至還讓我們想到了《說岳全傳》中那位驕橫跋扈終被岳飛在比武中用槍挑死的小梁王柴桂,與自殺於盂縣水神山的柴花公主一樣,無疑,三部以宋朝作為歷史背景的小說中的柴進、柴桂和柴郡主,也應該都是後周世宗柴榮的後裔。作為官修的新舊《五代史》和《宋史》,對後周皇族後裔,撰寫者可能是在有意識地淡化和簡化,而在民間文學家們的筆下,卻是有意無意地留下了那些也許並不該完全抹去的人們的一些恍恍惚惚的歷史影子。
盂縣水神山上的柴公主是歷史還是歷史的影子,這真是一個費解的歷史文化之謎。舊盂縣誌上說,柴公主自盡之後,其遺體就葬在了烈女祠正殿中公主神像座下的石台中;而就在正殿的供台上,前人更直言寫明,神像石台下就是柴公主的真體所藏處,而且又特別警告“後人修葺不可輕動”。這斷然使得這一歷史文化之謎平添了幾分逼真的色彩和神秘的氣氛。
景觀特點
水神山
在縣城東不僅因有烈女祠古建築、巧奪天工的雕塑工藝和色彩精美的壁畫藝術而名聞遐邇,跡因其山川秀麗而馳譽三晉。水神山,峰巒聳峙,蒼松翠柏,異卉奇花,素有“林海花浪”、“雲天仙宮”、“雲海仙閣”之稱。春夏之季,桃李爭艷,五彩繽紛,幽芳濃郁,山水相映,分外妖嬈,真可謂踏春遊夏的絕佳勝境。
烈女祠
位於縣城東北4公里的水神山中,相傳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後,周世宗柴榮之女柴花公主攜宮女數人潛入此山。面對國破家亡的慘景,公主悲憤至極,自縊於一棵棗樹下,後人念其忠貞節烈,立廟祀之,名曰烈女祠,亦稱聖母廟,俗稱奶奶廟。此廟始建於宋代,現在多為明代建築,清代時又進行過修繕。烈女祠正殿內供有聖母坐像一尊,端莊慈祥,殿側是侍女塑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兩側牆壁均為山水人物壁畫,色彩豐富,形象逼真。
抱泉樓
亦稱
梳洗樓,位於烈女祠內,在主殿西南山腰處,相傳為柴花公主對鏡理妝之處,亦為柴花公主自縊之處。樓前石縫中有凸起的棗樹根。樓下有泉,水探尺余,故稱抱泉樓。舊時無子嗣者常在泉中撈取石塊,求聖母顯靈賜子。每逢農曆四月初四廟會,人山人海,頗為壯觀。
氣候特徵
盂縣位於山西省東部,陽泉市北部,地處太行山西側,東經112.55度至113.49度,北緯37.57度至38.31度。東西長75千米,南北寬63千米。屬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8.7℃,年均降雨量500-618毫米,無霜期約150天。
水神山報國寺
盂縣水神山報國寺"位居水神山前"深溝一處,占地面積上萬平方,工程浩大,占地涉及到兩鎮五村的村民土地補償,規模宏大,原定計畫投資九千萬,根據省、市級領導及有關專家親臨指示:重新設計,至完全俊工後得投資一億多元人民幣,投資方永清寺。不取財政一文。
報國寺謹擇於2015年5月16日(農曆三月二十八)舉行大型千僧開光慶典法會。
資源
水神山
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鐵、鋁、石英、雲母、石膏、花崗岩等,其中煤炭儲量最多,分布最廣,且質量特優,堪稱“國寶”。主要工業有煤炭、電力、機械、化肥、水泥、石灰、陶瓷、制磚、食品加工等行業。
地圖信息
地址:陽泉市盂縣孫家莊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