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府學宮

廣府學宮

廣府學宮,又稱廣州府學宮,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文德路與文明路交界處,現廣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宮一帶。廣府學宮,學宮教育場所,嶺南尊孔崇儒基地。廣府學宮,從宋代到清代,都開設課程、有人執教。廣府學宮(廣州府官辦的最高學府,是嶺南尊孔崇儒基地)始建於宋代,清代為鼎盛時期,其範圍包括今中山路、文德路、文明路至府學西街之間的一大片區域。如今的市第13中學、中山圖書館少兒部、文德路國小、第一工人文化宮等都在其遺址上建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府學宮
  • 方式:利用舊孔廟作學校
  • 又稱:廣州府學宮
  • 地點:廣東省廣州市文德路
歷史概況,歷代教學狀況,廣府學宮布局,廣府學宮興廢史,

歷史概況

宋慶曆(1041~1048)中,皇帝下令興學,廣州在西城番市(今光塔路一帶)利用舊孔廟作學校。後經數次遷徙。紹聖三年(1096),廣州知府章次呆重視教育,認為教化所始莫先於學,人倫之序莫先於教,於是在廣州大興學校。因為原廣州府學宮與尼寺為鄰,有傷風化,遂將府學遷到城東南的番山(今廣州市十三中校園內)下。嗣後,又增建御書閣、亭齋泮池、觀德亭。淳祐四年(1244),經略使方大琮在廣府學宮建飛閣,旁邊排列文、行、忠、信四齋,因孔子的《論語 述而》有“子從四教:文、行、忠、信”。設此四齋有尊崇孔學之意。經多次擴建,宋代廣州府學已頗具規模,成為嶺南第一儒林。
廣府學宮大成殿廣府學宮大成殿
廣府學宮的橫排對稱建築物主要有:戟門的東西兩邊分別建有“賢關”、“聖城”兩個石碑坊。大成門的東邊有文昌廟(約在今省教育活動中心),西邊有樂器室。大成殿前建有東西二廡,放置著歷代先儒哲人牌位。西廡的西邊有郡學西齋,東廡之東有郡學東齋,東西二齋是生員學習之地。大成殿西邊有御碑亭,東邊緊靠府學東街的有仰高祠。
與崇聖殿並列的建築有三座,西有鄉賢祠,東有明倫堂(講學聚會之地),明倫堂之東,緊靠府學東街的是名宦祠(約在原省作家協會一帶)。
番山東邊有孝弟祠(今廣州市第13中學),祠的周邊空地是射圃(習射之場)。孝弟祠北邊是翰墨祠。
1919年,府學東街開闢成文德北路,緊靠街邊的名宦祠、仰高祠等均被拆掉。
上世紀20年代後期,學宮被軍隊占作醫院。1938年-1945年日軍占據廣州期間,學宮的圍牆大半被毀,宮內瓦礫遍地。抗戰勝利後,廣東省政府於1947年1月在學宮南面部分設立廣東省文獻館。1949年後,文獻館建築逐步被拆除,建起了廣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宮等建築。
1999年編的廣州市志卷十四簡單記述了廣州府學的科舉狀況:科舉考試分歲、科兩種,歲考每年一次,錄取名額為:廣州學宮取廣州生36名,東莞、寶安各2名,共40名。番禺、南海兩縣學宮各取20名。
廣府學宮大成門(1928年12月)廣府學宮大成門(1928年12月)

歷代教學狀況

廣府學宮——宋代教學狀況:廣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辦專家組組長陳登貴認為,宋代時府學為廣州最高學校,相當於今天的中學。而且,當時已有科舉制度,因此入府學必須經過童生試,即必須是秀才才能進入這裡讀書,教授內容為儒學。
廣府學宮——元代教學狀況:因元成宗把孔子這位儒家祖師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孔子被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因此,當時的學宮被稱為廟學。有專家研究,廟學的講學方式、時間以及來受教者與書院是完全不同的,宋代的番山書院這時仿似成了專門宣講儒教的道德倫理的“教堂”了,廟學則屬社會教育,通過這種廟學形式,尊孔崇儒的風尚遍及民間,深入社會各階層。
廣府學宮——明代教學狀況:明初,廟學改稱府學。學宮的功能與元代廟學不同,是新考取秀才(入學)後繼續修習舉業之地,管教較嚴格,要定期接受教官主持的月考和提學官主持的歲考(升格考試)與科考(參加鄉試前的預考)。初創時,府學有生員40人,設教官1人(稱教授)、訓導4人。
廣府學宮——清代教學狀況:清承明制,府學的功能與明代大體相同。每月初一、十五,凡新考取秀才的府學生員由府官率領到大成殿朝聖,至明倫堂拜謁學官老師,才正式成為生員,又稱入泮、入學。到了嘉慶年間,管教日漸鬆弛,官學也不再是主要的求學之地了,但仍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作為科舉考試的第一關,能有資格到此參加朝聖入學儀式,則象徵著讀書人在讀書、考試的道路上已能雲程啟軔了。

廣府學宮布局

建築物沿中軸線對稱排列。現存於廣州博物館的廣府學宮圖碑上刻有學宮平面圖。史學家陳覺全曾對學宮建築做過研究。他認為,廣府學宮的平面布局與現存的番禺學宮基本相同,且規模更大,都是按照我國殿堂廟宇的傳統式樣建造的,即沿中軸線對稱排列,與錯落有致的碑、亭、樹木構成一大院落。學宮以廣州城的文明門與番山連成一條線,建築物均坐北朝南。中軸線上的建築物由南至北分別是學宮大門(戟門)、二門(欞星門,與戟門均在今市一宮門口),入門後有半月形的泮池,池上有石橋。過橋不遠處是大成門(今市一宮大樓),穿過大成門再走一段路便是大成殿(約在今榕泉劇場),殿內供奉著孔子神位。這是學宮的主要建築物,位於整個學宮的中心地帶。大成殿後不遠處是崇聖殿(今文德路國小一帶),殿後不遠是番山,上有番山亭。番山後有貫道門(今廣州市第13中學西北部)。橫排對稱的主要建築物有:戟門的東西兩邊分別建有“賢關”、“聖城”兩個石碑坊。大成門的東邊有文昌宮(約在今省教育活動中心),西邊有樂器室。大成殿前建有東西二廡,放置著歷代先儒哲人牌位。西廡的西邊有郡學西齋,東廡之東有郡學東齋,東西二齋是生員肄業之地。大成殿西邊有御碑亭,殿東邊緊靠府學東街的有仰高祠。與崇聖殿並列的建築有四座,殿西邊有鄉賢祠,殿東有講學聚會之地明倫堂。明倫堂東邊緊靠府學東街的是名宦祠(約在今作家協會一帶)。番山東邊有孝弟祠(今廣州市第13中學),祠的周邊空地是射圃。翰墨祠在孝弟祠南邊。1919年,把府學東街開闢成文德北路,緊靠街邊的名宦祠、仰高祠等均被拆掉。
廣府學宮之最——廣州最早的官立圖書館。明黃佐《廣東通志》說,廣府學宮御書閣建於乾道三年(1167年),這是有文字記載的廣州最早的藏書之所,可以看做是廣州有官立圖書館的濫觴。注重偃武修文的宋代由於印刷術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可以大批量印刷圖書典籍,因此當時的官學、書院如能得到皇帝頒賜的標準的印本是莫大的榮耀,都會建御書閣(樓)予以珍藏,並供士子們借閱。

廣府學宮興廢史

廣府學宮——元代、明代,廣府學宮幾經興廢。明初,征南大將軍廖永忠重修廣府學宮,內辟射圃。天順三年(1459)巡撫都御使馬昂在府學內創建杏壇、燕居亭於番山北部。杏壇,本為當年孔了講學授徒之所。各地的學宮從仿而建之,以表示得聖人之傳。明嘉靖十九年(1540)再建,把敬一亭遷到番山。萬曆二十八年(1600),教授董應舉呈請督學副使袁茂英重建殿、廡、亭、閣及啟聖、名宦等祠堂,收回府學以西被占地方建學舍廊及射箭場,開城牆為府學正門,名為“文明門”。
廣府學宮——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幾度重修、擴建。鹹豐七年(1857),府學毀於戰亂。同治元年(1862),知府李福泰等發起籌款修建,按原來規模修葺一新。文昌宮後來改為仰高祠,易地建文昌宮,清理出宮牆外被民居侵占的地方改建舊閣,補建東西聖域、賢關兩石坊。50年代,由於籌建廣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宮,廣府學宮原有建築因年久失修成為危房被逐步拆除,學宮建築現已不存(現在的市第一工人文化宮就是昔日的廣府學宮)。
廣府學宮——南漢皇帝曾在山上修築宮苑,後來宋軍攻陷城池,燒為廢墟。宋紹聖三年(1096)在廢墟上興建廣州府學,又稱廣府學宮,規模十分宏大,從市一宮到十三中,都屬學宮範圍。很多廣州人都叫它夫子廟,因為學宮裡有一座氣象森嚴的大成殿,供奉著萬世師表孔子和七十二賢牌位。學宮東西兩側各有一條小街,西邊叫府學西街,東邊叫府學東街。府學西街至今尚存,寬僅四米,我們可以想像,府學東街大概也相差無幾在1918年大規模城市改造運動中,府學東街被擴建為15米寬的大馬路。因為在文明門東邊有一條文德里,擴路時就借用了文德里的名字,命名為文德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