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廣府商人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的行商,在那個時候廣東的對外貿易盛行。行商也就是從事明代貢舶、市舶貿易的牙行商人。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開放海禁,設立閩、浙、粵、江四關以徵稅。後乾隆年間又關閉其他三口,留廣州一口通商。在此過程中,廣東牙行漸次發展為包銷洋貨進口和本國土貨出口的壟斷性的專門外貿機構,又稱為“官行”或“洋行”。牙行商人也就成為“行商”或“洋商”。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這類“洋行”一共有13家,即怡和、廣利、同孚、東興、天寶、興泰、中和、順泰、仁和、同順、孚泰、東昌、安昌等,俗稱“十三行”。期間數量時有增減,但“十三行”的名稱不變。當時以廣州“西關”、“十三行”為聚集地,延伸至珠江三角洲各地,成為廣府商人早期的典型代表,或者說,他們就是廣府商人的前身。
清政府開放海禁,設立閩、浙、粵、江四關以徵稅。隨後僅留廣州一口通商。在此過程中,廣府商人的前身——行商,漸次發展為包銷洋貨進口和本國土貨出口的壟斷性的專門外貿機構,又稱為“官行”或“洋行”。於是廣府商人最早可以看作是壟斷貿易商人,這一時期廣府商人主要是利用地理位置以及國家政策的規定從事貿易活動,並形成了巨額的財富。外國精美的洋貨產品,如香水、掛表、服裝、音樂機等手工藝品通過港口進入廣東,而我國盛產的茶葉、絲綢、陶瓷等則出口到歐洲,當時的廣府商人主要從事轉手貿易和零售批發行業。
20世紀80年代初,廣東憑藉毗鄰港澳地區的地理優勢以及改革開放的機緣,開始承接港澳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產業轉移,在大量“三資企業”和“三來一補”企業的帶動下,廣東製造業得到高速發展,並形成了港澳專注於資金、技術、管理等服務支援業務。這時候的廣府商人從明清時期的壟斷商人逐漸轉變成為以外向型為主的手工業主,為了適應市場,特別是供給市場的需要,廣府商人主要投資外向型手工業作坊或者工廠手工產品,從而促進手工業的興起和發展,廣府商人也逐漸轉變成為事業商人。在一時期廣東的制茶業、紡織業、棉織業和制瓷業發展最為典範。
分布
清朝時期,廣府商人的商業活動遍及於全國各主要地區,西起甘肅、四川,東到江浙、上海,北起天津,南及廣西、海南,都是廣府商人的勢力範圍。在西南的四川,廣府商人在藥業、土特產貿易、鴉片貿易以及洋貨的輸入等方面都居於主導地位。在廣西,廣府商人商壟斷其重要的商業貿易。時至今日,廣府商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以及西江流域,廣州,深圳,順德,中山,珠海等城市遍布廣府商人的身影,還有不少廣府商人在香港澳門兩地經商。在廣西,雲南甚至越南等地也有少量的廣府商人。相對而言,廣府商人比較集中,主要局限於廣東的珠江流域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