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廣州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於1986年9月26日經廣州市編制委員會批准成立,1988年10月9日建成揭幕。研究所包括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基礎實驗室三大部分。其中神經病學1994年被省衛生廳評為重點實驗室及被市教委評為重點實驗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 成立於:1986年9月26日
  • 隸屬:廣州醫學院
  • 單位性質:科研教學事業
  • 下設:基礎科學部分和臨床科學部分
  • 教職工數:160人
研究簡介,硬體配置,學術成果,醫療成果,研究所教學,

研究簡介

廣州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於1986年9月26日經廣州市編制委員會批准成立,1988年10月9日建成揭幕。廣州醫學院蔡昭明副院長兼任所長,溫祥來博士任名譽所長;1995年,陸雪芬教授任所長;2002年,廖衛平教授任所長,陸永建主任醫師、徐恩主任醫師任副所長。朱建堃教授、王增慧教授、鄭德樞教授、何旦莎副研究員、燕啟江副研究員等歷任副所長。

硬體配置

研究所分基礎科學部分和臨床科學部分。臨床部分設在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擁有4個病區和獨立的手術室、復甦室,共有病床170張,專科手術室4間。開設神經內、外科專科門診、急診,臨床電生理診斷室,癲癇中心。配置了優良的治療環境和先進的診療設施,裝備有接觸性雷射、生理監護儀、Video-EEG等一系列先進設備,加上二附院的CT、ECT、γ-刀、X線腦造影設備,構成甚為完整、先進的臨床神經科學研究和診療體系。基礎科學部分原設在學院本部,有600平方米的實驗場所;隨著何善衡腦科中心的落成,基礎科學部分於2000年3月順利搬遷至第二附屬醫院何善衡腦科中心, 實驗用房2100平方米,重要科研設備1000萬元以上;本實驗室擁有獨立的圖書室等配套的教學與研究設施。按專業分為神經形態學、分子生物學、神經生化、神經電生理、神經病理、細胞培養、高效液相、醫學信息實驗室等,裝備有整套的先進儀器設備。

學術成果

研究所先後選送到國內、外進修培訓的有54人。建所十多年來,造就正高職稱的10人,副高職稱13人。目前全所教職工160人,具有技術職稱的145人,具有博士學位5`人,具有碩士學位9人,其中正高14人,副高16人,中級職稱40人,初級職稱75人。
研究所1992年神經病學被評為省重點扶持學科,1994年神經病學獲準碩士點招生,並被評為市重點課程。1996年被衛生廳和市教委評為重點實驗室。1994年獲準為碩士點。2004年獲準招收博士研究生,並成立博士後工作站。科研成果獲部、省級成果獎11項次,市級成果獎13項次,學院成果獎10項次。申報獲準科研立項57項,其中國家級9項,部、省級25項,市級23項。公開發表和在國際、全國性學術會議宣讀的論文共約500篇,主編衛生部《癲癇》視聽教材。

醫療成果

研究所專科醫療水平已達省內領先地位,在癲癇、兒童神經病、腦腫瘤等方面,已達國內先進水平。收治省內、外乃至國外的急診、疑難、危重病人及搶救病人,年門診量約4.8萬人次,年住院留醫者約1500人次,病床使用率90%以上。神經外科年手術在500人次以上,迄今已成功進行腦動脈瘤50例,無一死亡。腦幹腫瘤直接手術30例,接觸性雷射切除腫瘤30例,省內最早開展CT立體定向治療神經外科疾病60例,華南地區最早進行γ-刀治療震顫麻痹70例,擇期手術中腦腫瘤手術占一半以上,死亡率接近國內最低水平。神經內科收治大量急診、疑難、危重病人,搶救的危重疑難病例包括重症G-B-S、重症肌無力、重症腦血管病、重症多發性硬化、重症腦炎、癲癇持續狀態等等。隨著醫療水平提高,神經科學研究所在省內外的知名度提高,被邀參加院外省外會診的次數越來越多,每年達200人次以上。

研究所教學

研究所承擔廣州醫學院的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和神經生物學、神經生物學技術等課程的教學和實習帶教任務,包括研究生、本科、專科、高護班和護士學校等多層次的教學。目前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3~6名。接受神經科醫生進修培訓,先後接受本省和國內8個省的進修醫生200多人。接待國外學者30批、50人次到所講學和交流;2002年成功舉辦第三屆華夏癲癇學術會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