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植物染技術研究會

廣州市植物染技術研究會,2019年在廣州成立。業務範圍:植物染技術及相關課題研究,技術普及推廣;諮詢服務;承辦會議、展覽、培訓、文化活動。植物染藝術課程的師資為廣州市植物染技術研究會的會員,本會是由廣州地區從事植物染技術的科研人員、企事業單位、植物染研究學者(傳藝人)、具備生物學(或生物化學、化學、染整工藝、美術或設計、教育、管理)等相關專業知識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市植物染技術研究會
  • 外文名:Guangzhou Plant-dyeing Research Association(GZPA) 
  • 社團地址:廣州市越秀區越華路43號602、603  
  • 發證機關:廣州市民政局 
研究會宗旨,研究會成員,活動情況,展覽情況,

研究會宗旨

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社會道德風尚,推動傳統工藝與創新綠色科技,傳承匠心與尊重原創技藝,倡導可持續和諧發展為宗旨。

研究會成員

植物染藝術課程的師資為廣州市植物染技術研究會的會員,本會是由廣州地區從事植物染技術的科研人員、企業單位、植物染研究學者(傳藝人)、具備生物學(或生物化學、化學、染整工藝、美術或設計、教育、管理)等相關專業知識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
第一屆創會主要成員
會長:黃惠雄
副會長:葉小雲
秘書長:黃丹
理事:蔡智穎、吳雁
監事長:黃宇穗
監事:王青、鄭蕾
專職老師:李映達

活動情況

藝博院充朽聯手“植物染” 將美術教育融入慈善事業,2021年,廣州藝術博物院與廣州市植物染技術研究會合作,將開展一系列植物染課程,探討“中國傳統色彩學”和“藝術作品的善意表達”的課題,共同為廣州市弱勢群體和社工(志願者)提供關於植物染藝術的專業培訓。廣州市植物染技術研究會黃惠雄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活動旨在引領中華色彩時尚,通過夾染、扎染、蠟染、型染等技法的學習創作植物染藝術品,認識中華草木的多樣價值。
柑橘皮染出草綠披肩 這堂公益植物染藝術課春意盎然。柑橘皮、洋蔥皮,這些即使回收後,也一般只會發酵漚肥用於堆肥的“廢料”,竟然可以被利用來給織物染色 這神奇的“魔法”,在2021年3月21日廣州藝術博物院的“樂善學堂”被展示給一眾環保宣傳志願者,引發了陣陣驚嘆聲。3月21日的課程,就是專門為環保宣傳志願者設定的課程。廣州市植物染技術研究會會員、專職課程研發老師李映達介紹稱:“在他們過往的活動中,一般只將這些材料收集回來,通過發酵漚肥來堆肥。而我們給他們開拓了一個新的環節,就是在堆肥之前,先拿這些‘廢料’組諒背來染色;染色後的染液,通過沉澱,分離出澄清的液體,可以直接倒入污水渠,沉澱的物質堆肥;而染料在經過染色後不會消失,還是可以用於漚肥。”
“他能泡杯茶給我就很滿足了”家長的一句話,讓這裡開了茶藝課。周二下午,荔灣康迪學校的“魔法課”準時開始了。在植物染專業老師的帶領下,雪糕棒、茶葉碎、微瑕絲巾、玻璃珠這些平常人眼中的“廢棄物”,在特需(自閉症、腦癱、智力障礙、唐氏綜合徵等心智障礙)學生的手中“變廢為寶”,成為別具一格的植物染藝術品。在廣州市植物染技術研究會會長黃惠雄的帶領下,四張桌子一拼,十幾名特需學生圍坐在一起,一堂植物染藝術教學開始了。
為迎接第112個國際婦女節,豐富我市女性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展現新時代女性風采,3月8日婦女節當天,廣州國際殘障人文化交流中心組織25位廣州市女性殘疾人藝術愛好者參加廣州藝術博物院“樂善學堂”之天然色素美術創作工坊活動。 本次活動主題為“師古開新咖啡染金棕絲帕”,使用生活常見的咖啡粉,代替傳統赭石用來染色,染色效果良好且不容發黃、褪色。在廣州市植物染技術研究會李映達、黃惠雄老師的指導下,大家認真觀察,大家用雪糕棍或橡皮筋扎出自己喜歡的圖案,浸入老師提前準備好的咖啡染料桶中染3-5分鐘籃歡炒甩,用清水洗淨,晾乾後,一幅幅精緻作品躍然而出,有的圖案像一隻展翅的欠榆想蝴蝶、有的像一朵朵輕盈飄舞的小花、有的像發射的漸變圖案籃鴉戰......形態各異,精彩紛呈,還散發出淡淡的咖啡香味。大家興致勃勃,有的掛在胸前、有的別在頭上、還有的讓它飄揚在空中,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大家體驗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感受著手工藝術的魅力。 此次活動以殘健共融為導向,充分展現新時代黨和國家對殘疾人士的關懷,讓更多殘疾人通過活動走向社會,讓藝術融入生活。同時,也展示了我市女性殘疾記旋兵燥人心靈手巧,熱愛生活的精神風貌。希望更多的女性殘疾人能夠有機會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在一個溫馨浪漫的活動氛圍中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2023年2月11日上午,廣州文化公園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植物染體驗課,30名學員齊聚弈苑,在廣州市植物染技術研究會會長黃惠雄老師的帶領下,沉浸式地體驗了植物染非遺技藝。
2023年農曆新春佳節,廣州市文化館開展“漫遊新園——在文化館遇見美好生活”主題活動,邀請市民體驗非遺傳統項目。在文化館的嶺南錦繡創新展示區內開展服飾相關體驗活動,活動以織染繡等嶺南服飾類非遺創新成果為展示內容,分別展示廣府、客家、潮汕服飾。春節期間還設定了《人間草木 中國顏色展》,展現植物染材的運用、仔頁拔植物染傳統技藝、植物染創新設計的可能性的惠民課堂。

展覽情況

2019年10月26日,植物染藝術作品展在廣州開幕,來這感受“染染時光”。探討傳統工藝運用與當代藝術語言的表達是傳統非遺項目和傳承人的共同課題。廣州本地植物染藝術家、手藝人及愛好者在自覺藝術館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植物染作品展。作品有旗袍、手包、圍巾、藝術畫等,展覽傳達了植物染注重環保,富有新時代精神和具有實際使用價值。
2021年國慶假期前,“《紅樓夢》文化展”在廣州開幕。除了廣東省博物館的主展場,一街之隔的廣州圖書館裡,“紅樓製造——從《紅樓夢》故事到傳統工藝”分展場也在舉行。這個展覽,鋪陳出《紅樓夢》的夢幻色彩。展覽的第一章“著色”篇展出了“紅樓夢43色”,將《紅樓夢》小說中描述的那些色彩以織物藝術品的形式呈現 在觀眾眼前。這些織物,是廣州市植物染技術研究會會長黃惠雄和研究會專職老師李映達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染出來的。
2022年國慶期間,廣州藝術博物院特精選與廣州市植物染技術研究會合作開設“植物染”公益課程上的一批教師、學員們的作品,舉辦“像素——廣州藝術博物院植物染課程成果展”,展現本次課程成果,推廣公益惠民理念,普及藝術知識及傳統優秀文化知識。
為迎接第112個國際婦女節,豐富我市女性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展現新時代女性風采,3月8日婦女節當天,廣州國際殘障人文化交流中心組織25位廣州市女性殘疾人藝術愛好者參加廣州藝術博物院“樂善學堂”之天然色素美術創作工坊活動。 本次活動主題為“師古開新咖啡染金棕絲帕”,使用生活常見的咖啡粉,代替傳統赭石用來染色,染色效果良好且不容發黃、褪色。在廣州市植物染技術研究會李映達、黃惠雄老師的指導下,大家認真觀察,大家用雪糕棍或橡皮筋扎出自己喜歡的圖案,浸入老師提前準備好的咖啡染料桶中染3-5分鐘,用清水洗淨,晾乾後,一幅幅精緻作品躍然而出,有的圖案像一隻展翅的蝴蝶、有的像一朵朵輕盈飄舞的小花、有的像發射的漸變圖案......形態各異,精彩紛呈,還散發出淡淡的咖啡香味。大家興致勃勃,有的掛在胸前、有的別在頭上、還有的讓它飄揚在空中,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大家體驗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感受著手工藝術的魅力。 此次活動以殘健共融為導向,充分展現新時代黨和國家對殘疾人士的關懷,讓更多殘疾人通過活動走向社會,讓藝術融入生活。同時,也展示了我市女性殘疾人心靈手巧,熱愛生活的精神風貌。希望更多的女性殘疾人能夠有機會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在一個溫馨浪漫的活動氛圍中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2023年2月11日上午,廣州文化公園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植物染體驗課,30名學員齊聚弈苑,在廣州市植物染技術研究會會長黃惠雄老師的帶領下,沉浸式地體驗了植物染非遺技藝。
2023年農曆新春佳節,廣州市文化館開展“漫遊新園——在文化館遇見美好生活”主題活動,邀請市民體驗非遺傳統項目。在文化館的嶺南錦繡創新展示區內開展服飾相關體驗活動,活動以織染繡等嶺南服飾類非遺創新成果為展示內容,分別展示廣府、客家、潮汕服飾。春節期間還設定了《人間草木 中國顏色展》,展現植物染材的運用、植物染傳統技藝、植物染創新設計的可能性的惠民課堂。

展覽情況

2019年10月26日,植物染藝術作品展在廣州開幕,來這感受“染染時光”。探討傳統工藝運用與當代藝術語言的表達是傳統非遺項目和傳承人的共同課題。廣州本地植物染藝術家、手藝人及愛好者在自覺藝術館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植物染作品展。作品有旗袍、手包、圍巾、藝術畫等,展覽傳達了植物染注重環保,富有新時代精神和具有實際使用價值。
2021年國慶假期前,“《紅樓夢》文化展”在廣州開幕。除了廣東省博物館的主展場,一街之隔的廣州圖書館裡,“紅樓製造——從《紅樓夢》故事到傳統工藝”分展場也在舉行。這個展覽,鋪陳出《紅樓夢》的夢幻色彩。展覽的第一章“著色”篇展出了“紅樓夢43色”,將《紅樓夢》小說中描述的那些色彩以織物藝術品的形式呈現 在觀眾眼前。這些織物,是廣州市植物染技術研究會會長黃惠雄和研究會專職老師李映達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染出來的。
2022年國慶期間,廣州藝術博物院特精選與廣州市植物染技術研究會合作開設“植物染”公益課程上的一批教師、學員們的作品,舉辦“像素——廣州藝術博物院植物染課程成果展”,展現本次課程成果,推廣公益惠民理念,普及藝術知識及傳統優秀文化知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