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基於城市信息模型的智慧城建“十四五”規劃

《廣州市基於城市信息模型的智慧城建“十四五”規劃》是廣州市2022年出台的智慧城建規劃,共分為六個章節,主要內容包括智慧城建總體目標、重點發展領域與產業建設、改革措施與產業發展舉措、年度發展規劃及保障措施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市基於城市信息模型的智慧城建“十四五”規劃
  • 出台時間:2022年
  • 主要內容:包括智慧城建總體目標、重點發展領域與產業建設、改革措施與產業發展舉措、年度發展規劃及保障措施等
內容解讀
《廣州市基於城市信息模型的智慧城建“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共分為六個章節,主要內容包括智慧城建總體目標、重點發展領域與產業建設、改革措施與產業發展舉措、年度發展規劃及保障措施等。同時,根據智慧城建總體目標,廣州市制定了“十四五”時期基於CIM的智慧城建發展共22項詳細指標。
場景套用更多元
數字勾勒城市治理“一張圖”
城市信息模型簡稱CIM,是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縮寫。CIM以建築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統(GIS)、物聯網(IoT)等技術為基礎,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內室外、歷史現狀未來多維多尺度信息模型數據和城市感知數據,構建起三維數字空間的城市“底圖”。
社區營造、房產管理、城市更新、交通規劃……有了城市信息模型這個“中樞大腦”,城市多元場景得以實現綜合統籌。廣州市智慧城建以“國際視野,廣州特色”為基本原則,確定了4大發展目標:科學規劃,全面布局CIM平台;以CIM平台促進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制度改革;以CIM平台助推城市建設管理高質量發展;提高城市建設智慧型治理水平,踐行可持續治理理念。
根據《規劃》,智慧城建重點發展領域涉及6個方面:一是跨部門CIM平台治理及深化協同建設領域,二是智慧規劃與設計領域,三是智慧建設項目管理領域,四是智慧住房管理領域,五是智慧城市更新領域,六是智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廣州將以數字引領勾勒城市治理“一張圖”。
這意味著接下來廣州市將以信息化平台整合各領域工作,涉及建設施工圖三維數位化審查、智慧型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建設“智慧房產”和“智慧房屋”平台、打造安全宜居的智慧社區、推進智慧水務管理體系建設、打造動態路網智慧型交通體系等一系列智慧化建設,推動智慧城建在各場景的多元化發展。
結合智慧城市建設的以上6個主要方面,廣州市制定了“十四五”時期基於CIM的智慧城建發展主要指標,包括CIM平台與市級智慧城市類平台的對接完成率、開發基於CIM的智慧城建行業套用場景個數,基於CIM的智慧項目管理套用,基於CIM的智慧社區園區建設,基於CIM的智慧基礎設施建設套用,CIM及相關重點產業發展等六大類共22項細指標。
根據《規劃》,智慧城建不僅賦能城市治理,還將為城市重點產業建設作出政策支撐和機制保障。《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三大重點產業:一是大力發展CIM核心產業,帶動發展CIM關聯產業;二是重點發展CIM+智慧型建造產業,推動CIM+智慧社區建設和改造產業;三是加快發展CIM+智慧型化市政基礎設施產業,促進CIM與智慧型網聯汽車產業的融合。
在產業發展舉措方面,接下來,廣州將在4個方面發力:一是出台相關政策,加快CIM核心產業發展;二是開放套用場景,推進CIM平台多領域融合套用;三是創新產業發展投融資方式,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四是營造CIM產業創新氛圍,激發社會積極參與。
接下來,廣州市將分三個階段實施《規劃》願景,覆蓋整個“十四五”時期並由此承啟“十五五”規劃,讓各項試點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並形成經驗積累,提升人民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治理更敏銳
加快“聰明的車”駛上“智慧的路”
智慧城市建設需要新技術的支撐,更重要的是套用在城市運行發展的實際場景中。以CIM平台為數字底座,廣州將如何讓城市治理更精準、更敏銳?“穗智管”便是CIM平台套用的典型代表。
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梁文謙介紹,“十三五”以來,廣州依託CIM等基礎平台,創新打造了集感知、分析、服務、管理、指揮於一體的“穗智管”城市運行管理中樞,大力推動城市治理智慧化轉型。
截至目前,“穗智管”已對接35個市直部門、共115個業務系統,接入全市8.4萬個物聯感知終端設備,歸集超72億條城市運行數據,生成城市體徵數據項3103個,構建“人、企、地、物、政”五張城市基礎要素全景圖,基本實現城市運行態勢“一屏統觀”、城市運行體徵重點指標“一圖統攬”,為各級領導科學決策、指揮調度提供了智慧化支撐。
“可以說,‘穗智管’的規劃、建設、運營,都離不開CIM這樣基礎性、關鍵性的數字底座。”梁文謙透露,“十四五”時期,廣州將通過全面套用CIM、BIM等技術手段,持續完善數字孿生城市空間底座,進一步做好“穗智管”的“一網感知”“一網調度”“一網共治”套用,讓城市治理更精細。
城市治理有了“最強大腦”,城市道路上行駛的汽車變得更有“智慧”。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工業發展處二級調研員唐錫禧介紹,在廣州智慧型網聯汽車產業的“車路協同”建設上,已確立了“一帶四區、區域互聯”的總體格局。
“一”是指“一個頂層設計”,全市各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步調統一,牽頭國家“雙智”試點《自主代客泊車停車場建設規範》導則編制,建設統一的CA認證體系、市級統一數據平台以及車聯網直連頻段的統一使用規範、各平台之間統一的傳輸協定。
“四區”是指建設黃埔、花都、琶洲、番禺四個城市級車聯網示範區,到明年底,全市將部署建成車聯網路側設備(RSU)不少於400套,改造紅綠燈等道路交通設施不少於100個,部署車聯網路側感知設備、計算設備不少於50套,前裝或後裝支持直連通信接口(PC5)通信和北斗高精度定位車載終端車輛不少於1萬輛。
“區域互聯”是指區域之間、車企之間、平台之間、終端之間、型號之間形成互聯互通,這體現出車路協同規模化示範套用的核心要義,在智慧道路覆蓋率、智慧型終端滲透率逐步提升後,就是統籌之下的技術和管理的實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