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市國資委堅持以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
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牢牢把握“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核心要求,重點突出四個方面:圍繞統一監管,推進規範管理;圍繞大力發展國資
金融業,推進國資布局最佳化;圍繞上市公司,推進國有資本運作;圍繞整體價值提升,推進政府性債務的化解,實現了國有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
2014年,市屬企業共實現
主營業務收入5247.5億元,同比增長10.4%;實現利潤總額418.2億元,同比增長14.7%;實現國有淨利潤154.7億元,同比增長18.3%;上交稅費430.6億元,同比增長7.3%;上繳國資收益63.0億元,同比增長23.0%;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為114.3%,其中競爭性企業為114.9%,準公益性企業為113.7%。截至年末,市屬企業資產總額19995.4億元,同比增長21.6%;國有淨資產3367.6億元,同比增長14.3%。
主要工作如下:
(一)抓戰略謀劃,有序推進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
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和省市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研究起草深化廣州國資國企改革意見,為啟動實施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定方向、明目標、提要求。
1. 研究起草深化改革系列檔案。一是牽頭起草市委、市政府《關於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簡稱《意見》),經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明確了以發展
混合所有制經濟、最佳化國有資本布局、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國資監管體制為重點,推進國資運作市場化、證券化、社會化、國際化,實現國有資本布局結構顯著調優、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更加健全、國有經濟保障民生貢獻顯著增大、國資監管體制更加完善的改革重點、方向和目標。二是制訂系列配套檔案。圍繞業績考核與薪酬管理、國資布局結構最佳化及國資收益管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國有企業領導體制改革、監管體制改革創新、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草擬了一系列配套檔案。
2. 有序推進體制機制改革。一是推進統一監管立法。將實施
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寫入《廣州市廉潔條例》,從頂層設計和立法上明確統一監管,已通過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的審議,正在報批中。二是探索推進“清單管理”。著手梳理國資委權力清單和審批清単,為進一步釐清出資人與出資企業的權責關係,規範和減少審批事項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三是有序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推進上市、組建合資公司、引入民營資本融合發展及探索管理層和技術骨幹持股等方式,積極發展混合經濟,直接監管二級及以下企業近七成實現混合所有制。廣汽與比亞迪組建合資公司,發展新能源汽車;廣州港股份、廣汽眾誠保險增資擴股引進投資者;成功掛牌轉讓廣州銀行11.66億股股權等。四是繼續完善企業董事會、監事會建設。累計推進三批共21家企業的規範董事會建設工作,占監管企業數量超60%。競爭性企業通過規範董事會建設現場驗收、準公益性企業外部董事占三分之一以上的企業“雙過半數”。外部董事人才庫達到239人,新增46人。出台《廣州市國資委監管企業職工監事管理辦法》,強化企業職工民主監督。五是強化紀檢監察獨立工作機制。開展紀委書記考核評價工作,會同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對33家企業、39名紀委書記2013年度工作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薪酬掛鈎,促進履職盡責。六是完善和創新激勵機制。完善年度考核,積極推進
長效激勵機制建設,共推進5家企業實施股權激勵及現金激勵試點。
(二)抓資本運作,推動國資監管和國企運作方式轉變。
緊抓資本運作,加快實現國資監管方式從管國有資產向管國有資本轉變,加快國有資本證券化進程,促進國有資本在流動中最佳化配置和保值增值。截至年末,21戶國有及國有控制上市公司總市值2576.65億元,同比增長26.3%。
1. 搭建國有資本運作平台。制訂《廣州國資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組建方案》,經市委、市政府審議通過,並已成立籌建工作小組,完成公司名稱工商登記變更、組織架構設計、公司章程修訂等基礎性工作,擬於近期正式掛牌運作。相關資本運作項目正在推進。
2. 推進國有企業上市。廣州港申報IPO上市已報中國證監會。梳理完成《市屬國企股改上市重點企業》名單,重點指導推進紅棉樂器、廣百置業等上市後備企業股改工作。梳理《市屬國企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市場(新三板市場)掛牌上市》清單,篩選10戶企業作為重點上市企業。
3. 推動上市公司重組整合。利用上市公司平台,推動資源重組整合,加快上市公司發展壯大。廣州友誼通過
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100億元,收購廣州越秀金控100%股權並增資越秀金控工作順利推進,廣受資本市場關注和追捧,現方案已被中國證監會受理。浪奇、廣藥白雲山分別增資引入戰略投資者並實施員工持股。海格通信、廣電運通先後停牌,擬訂實施增資方案。
4. 利用
資本市場融資發展。全年共批准發行債券總額人民幣410億元、美元4億元。支持廣汽股份發行60億元A股可轉債,降低融資成本;廣日股份
非公開發行不超過7600萬股股票,募集約7億元資金;交投集團發行40億元私募債、15億元
短期融資券,節約資金近7870萬元。
(三)抓金融業突破性發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
堅持增量發展和存量調整並舉,以增量發展為主的結構調整工作方針,圍繞廣州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目標,積極謀劃和全力推進國資金融業發展,以之帶動和協同主要產業加快發展,實現在加快發展中同步調整最佳化布局結構。
1. 推動國資金融業加快發展。實施“232”戰略,促進2家金融控股平台、3家銀行、2家證券公司做強做大。截至年末,金融業資產總額達到9866.6億元,同比增長29.3%;利潤總額144.4億元,同比增長24.9%。越秀金控正式接管創興銀行和天源證券,基本形成跨境經營、全國布局、金融控股的發展格局。廣州金控資產重組170億元銀團貸款債務基本化解;完成立根融資租賃公司5億元增資,資本實力躍居廣州同業前三,引入戰略投資者工作順利推進。創興銀行業績實現大幅增長,廣州支行、佛山支行成功開業。廣州銀行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7.2%,實現利潤44.32億元,肇慶分行正式開業,網點突破100家。
廣州農商銀行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5.2%,實現利潤70.96億元,清遠分行、佛山分行開業,網點達到622家;全資設立珠江金融租賃公司,填補本土金融租賃服務空白。廣州證券8月底完成股改,上市工作順利推進。萬聯證券增資擴股引進戰略投資者工作順利推進。以廣汽匯理為代表的國資產業金融發展良好。廣州國資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總規模167億元,2014年稅後分配到每個合伙人的
年化收益率達7.52%。廣汽匯理髮放汽車金融貸款36.6萬台、522.9億元,占5個主機廠銷量的34.8%,營業收入和利潤實現40%以上增長。
2. 推動核心產業發展壯大。以汽車、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與健康、地產等五大產業作為國資核心產業,支持做強做大。五大產業全年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49.8億元,同比增長9.0%。廣汽工業集團在“世界企業500強”的排名由483位上升至366位;廣藥集團連續三年位居“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冠軍;電氣裝備集團成功承制全球最大的直徑18米盾構機盾體,設計製造世界最大型的造紙製漿預浸反應塔壓力容器,盾構機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無線電集團繼續保持ATM、通信短波、超短波領域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
3. 推進資源重組整合。一是推進一級企業重組整合。實施統一監管一年多來,我委以直接監管為主,委託監管為輔,直接監管了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的99%,並推進直接監管企業重組整合,最佳化資源配置,將直接監管企業從65戶整合成32戶。二是推進部分二、三級企業的重組整合。推進廣汽工業集團通過重組麗新計程車業務打造新能源汽車推廣示範平台;推進花城藥廠、東康藥業劃入廣藥集團;支持珠實集團整合廣州文化中心(太古匯);推進酒店物業經營板塊整合發展。三是推進整合外部資源。越秀集團以116.4億港幣收購香港創興銀行75%股權;萬寶集團成功併購義大利ACC公司,加快海外資源整合和發展進程。
4. 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劣勢產業退出。廣州鋼鐵博匯項目商務區一期工程基礎設施建設順利推進;嶺南V谷項目順利推進,即將開工建設;白鶴洞土地第一期地塊如期交地;員工分流安置工作基本完成。賽馬場共清退77家經營單位107塊場地,收回場地約9萬平方米,並啟動第三、四期共18.8萬平方米用地的手續辦理工作。全面摸查劣勢企業調整退出計畫,篩選出5類調整重組及退出的項目共542項。
(四)抓創新引領,增強國企發展競爭力和影響力。
引導和支持企業重視創新、加大力度推進創新,以技術和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品牌建設,促進和引領轉型升級,提升發展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1. 推進技術和產品創新。全年市屬企業研發投入達79.5億元,同比增長32.2%;工業企業
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率達到45%,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企業技術(工程)中心達到148個(其中國家級12個),增加24個(其中國家級1個);博士後工作站達到17個,增加4個。珠江鋼琴、
廣州酒家、珠江啤酒、無線電等企業成為行業標準制定者。廣汽集團首次獲得中國汽車行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是迄今為止獲得的行業研發類最高級別獎項。廣藥集團研製的首箇中國“偉哥”——白雲山“金戈”正式上市,打破了進口藥品壟斷局面。萬寶集團高端多在線上用
渦旋壓縮機占據市場壟斷地位。電氣裝備集團獲
中國模具工業協會最高獎“精模獎”一等獎。市設計院設計的廣州新圖書館獲2014年度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優秀設計成果一等獎。建築集團1項科研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5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無線電集團新產品率超過80%。
2. 推進商業模式創新和新業態發展。越秀房托憑藉成功的資產運營模式,獲得“21世紀中國最佳商業運營模式獎”。捷運總公司積極拓展諮詢服務、裝備製造等新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1.4億元。廣州輕工電子商務銷售達20億元;工業發展集團陶陶居公司電商網路銷售同比增長3.2倍;萬力集團探索O2O化工產品電商新模式。珠啤集團創新音樂行銷、娛樂行銷、體育行銷等多種行銷方式。
3. 推進品牌建設。市屬企業中國馳名商標達到33個,同比增加5個。其中,廣藥集團新增3個,總數達8件,領跑全國醫藥企業;廣州輕工新增2個,並榮獲“2013中國品牌100強”稱號。越秀集團與越秀地產分獲“影響中國2014年度創新品牌”、“影響中國2014年度最佳質量誠信品牌”。白雲山、珠江(鋼琴)、廣州日報繼續位居“2014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廣之旅躍居旅行社全國第二、華南地區第一。廣州塔在廣州景區知名度排名第一,擁有4項吉尼斯紀錄。嶺南集團積極推進“嶺南花園溫泉度假酒店”、“嶺南佳園度假酒店”等品牌輸出。廣百集團積極打造“廣百之夜”文化行銷品牌。
(五)抓規範管理,強化國資監管基礎工作。
把完善國資規範管理作為改革發展的重要保障,進一步健全監管制度,整合監管資源,補齊監管短板,夯實國資監管基礎。
1. 加強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起草完成《廣州市市屬國有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收繳管理暫行辦法》和《廣州市市屬國有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支出管理暫行辦法》。強化預算執行跟蹤和情況分析報告,依法依規做好國有資本收益收繳工作。2014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63.0億元,主要用於解決政府性債務、保障民生福利、支持國有企業改革發展。
2. 加強產權和土地管理。下發《關於印發進一步加強市屬國有企業國有資產評估管理的通知》,修訂完善《廣州市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操作規則》。2014年市屬企業共通過廣州產交所掛牌轉讓各項產權交易546宗,其中股權交易25宗,增值率達51%。嚴格落實《關於加強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存量土地房產處置及收入管理的意見》,推動市屬企業土地開發利用向統一規範、整體規劃、服從大局和動態跟蹤轉變。華美牛奶場和東圃立交地塊以156.87億元成功掛牌出讓,實現“當年收儲、當年出讓”,成為我市國企節約利用存量土地的典範。
3. 加強審計監督。印發《市國資委監管企業內部審計管理暫行辦法》等檔案。建立經濟責任審計中介機構服務資格庫,規範招標程式。完成上年度結轉的經濟責任審計任務14項;實施年度經濟責任審計和財務收支審計12項,開展對監管企業重大決策事項的專項審計調查2項。配合市審計局完成5家企業法定代表人的經濟責任審計。
4. 加強企業經營風險防控。強化重大項目法律審核把關,指導賽馬娛樂總公司場地清收工作、廣州銀行剝離170億元不良資產移交等工作,推動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加強重大案件協調,協調處理廣百東湖廣場仲裁案、穗華房地產公司與香港C.G公司合作糾紛仲裁案、廣百流花展館租賃糾紛案等案件。開展大宗貿易風險排查,構建法律風險防範網路。
(六)抓責任承擔,提高國資服務社會的貢獻度。
推動國資國企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各項任務,認真做好民生服務工作,發揮對城市運行的基本保障作用。
1. 積極做好城市民生和公共服務保障。捷運全年安全運行2.1億車公里,累計安全運送乘客約22.6億人次,同比增長13.6%。廣州港全年貨物吞吐量達到3.69億噸,
貨櫃吞吐量達到1402.3萬TEU,同比分別增長8.3%和7.8%。全年共完成自來水供水量14.89億立方米、售水量11.97億立方米,中心城區污水處理量9.66億噸,在全國100個城市中,廣州城市供水、供水價格、供水賬單及交費方式等3項滿意度指標均位列第一。全年完成天然氣銷售10.8億立方米。日均處理垃圾約1.13萬噸,占全市垃圾產生量的75%。市區公交線路776條、總里程12251公里,每天惠及市民出行超過150萬人次。白雲機場全年完成飛機起降41.2萬架次、旅客吞吐量547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47.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4.5%、4.4%和11.2%。
2. 主動承擔和化解政府性債務。承擔原平台型企業所負政府性債務償還責任,指導城投、水投、捷運、交投、廣環投、金控等集團“一企一策”制訂了政府性債務化解方案(“1+6”方案),經市委、市政府審議通過。按照“降低總額、最佳化結構、安全可控”原則,以盤活存量土地資源等作為償債資金主要來源,輔以財政資金和國資收益資金適當支持等,分步化解政府性債務。全年償還存量政府性債務369億元。
3.統籌提升國企土地價值並統一交政府收儲。推動市屬企業土地開發利用向“統一規範、整體規劃、服從大局、動態跟蹤”轉變,積極推進土地規劃最佳化和價值提升,並統一交政府收儲,為城市發展作貢獻。累計簽訂土地交儲補償協定10宗,用地面積208萬平方米;完成土地出讓6宗,土地出讓價值558.6億元。
把黨風廉政建設作為推動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重要保障,進一步創新機制,落實責任,形成合力,努力構建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1.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抓好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工作,強化作風建設,鞏固活動成果。制定《廣州市市屬企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的實施意見》。推進國企“三重一大”決策
電子監察系統建設,32家直接監管企業全部完成上線工作,全年共報送“三重一大”決策事項1885項。認真開展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清理工作,免去17人的外部董事職務。組織對配偶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進行排查,對1名企業正職領導人員進行崗位調整,2名企業副職領導人員的配偶辦理了註銷國外永久居留權手續。認真開展國資系統“會所腐敗”、 “小金庫”專項整治工作,未發現相關情況。完成國資系統領導幹部廉潔檔案填報工作。加大案件查處力度。
2. 探索形成監督合力。制定出台《關於進一步探索形成監管企業監督合力工作的意見》及配套檔案《關於在市國資委監管企業開展紀檢監察與監事會人員交叉任職試點工作的實施辦法》。選取5家企業作為首批紀委副書記與監事會副主席交叉任職試點企業。
3. 努力維護和諧穩定。全面開展“平安企業”創建工作。全年共處理民眾來信來訪件、市信訪局重點交辦件、各種轉送信訪件等各類信訪件共266件,信訪熱線共接聽信訪訴求616次,處理覆核、複查件25件。牽頭處理的3宗信訪積案已成功化解2宗。在廣州市化解社會矛盾百日攻堅中,我委負責化解了31宗中的30宗。認真做好國有企業職教幼教退休教師待遇工作,組織相關部門做好審核、匯總、補貼發放工作,組織企業完成2013年度補助資金清算工作。
總的來看,2014年我市國有資產監管和運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國有資產布局結構不盡合理。分布面仍過寬、過散,合理流動機制不夠健全。二是大型龍頭企業不多。只有1家
世界500強企業、6家中國500強企業,與上海、北京、天津仍有較大差距。三是國有資本投資運作有待加強。整體上市或主業整體上市的企業還較少,資本運作平台剛剛組建,國有資本在流動中調整和升值的成效還不夠明顯。四是準公益性企業轉型創新發展任務較重。破解政府性債務任務艱巨,企業市場化運作水平亟待提高。五是
黨風廉政建設長效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目前監督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和漏洞,個別企業還出現腐敗問題。這些問題和不足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索,著力加以解決。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三五”規劃發展目標與重大措施的關鍵一年。今年工作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部署,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創新激發活力,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多措並舉,著力打造有競爭力、有影響力、有帶動力的陽光廉潔國企,充分發揮國有經濟對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支撐和引領作用。
2015年,計畫市屬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802.38億元,同比增長10%,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960.63億元,同比增長13%;實現利潤總額467.08億元,同比增長12%;實現國有淨利潤179.15億元,同比增長15%。
主要在深化改革、結構調整、資本運作、創新發展、國際化發展、企業家隊伍建設、準公益性企業健康發展、深化清產核資和內部管理、黨風廉政建設等九個方面著力推進:
(一)全面深化改革,構建國資監管新的體制和機制。
推進我市《關於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出台實施,狠抓改革任務落實,充分釋放改革紅利。以自我革命的勇氣推動國資委自身改革,強化依法監管、依法治企、規範運作,努力構建國資監管新體制、新機制,進一步強化監管企業市場化運作機制,增強企業活力。
一是探索實行“清單管理”。
二是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
三是全面實施分類監管和分類改革。
四是著力提高國資監管能力和水平。
五是有序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
六是深化統一監管。
(二)加快重點產業發展,推動國資布局結構調整最佳化。
整體推進五大板塊的發展和調整,繼續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推進金融產業突破性發展,強化各產業間的協同發展,通過深化“三舊”改造為產業發展提供資金和項目支持,多措並舉促進國資布局結構加快調整、加速最佳化。
一是整體推進五大產業板塊在發展中調整。
二是圍繞核心產業加大投資力度。
三是重點推動國資金融業發展。
五是推動各產業板塊協同發展。
六是繼續深化“三舊”改造。
(三)加強資本運作,強化資本市場對國企投資發展的支持作用。
把資本運作作為籌集資源、促進投資與發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提升資本運作的能力和水平,使資本市場成為支撐廣州國資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是推動資本運營平台掛牌運作。
二是推動國有上市股權有序流動和增值。
三是積極推動企業上市。
四是大力推動上市公司資源整合。
五是發展市場化基金平台。
(四)推進全面創新,強化國企發展內生動力。
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技術和產品創新尤其是商業模式創新,以創新驅動產業最佳化升級,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提升
企業核心競爭力。
一是強化創新體系建設。
二是加強技術和產品創新。
三是推進商業模式創新。
(五)推進國際化發展,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
推進企業圍繞發展戰略規劃,以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謀劃未來發展,積極創造條件,加快企業發展國際化,打造一批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跨國公司。
一是對標國際先進水平
二是擴大國際合作。
三是推動“走出去”發展。
四是搶抓政策機遇。
(六)加強企業家培養,打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企業家隊伍。
把企業家隊伍建設作為2015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善學習、有能力、敢擔當的要求,以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為目標,打造一支具有全球視野、戰略思維、持續創新能力和高端經營管理能力的企業家隊伍。
一是加強綜合能力和國際化視野的培養提升。
二是探索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
三是以長效機制吸引和凝聚優秀人才。
四是加強企業領導人員交流輪崗。
六是弘揚企業家精神。
七是建立創新容錯機制。
(七)完善市場化運作機制,推動準公益性企業健康發展。
繼續按照“總額降低、結構最佳化、安全可控”的原則,充分盤活存量土地、物業資源,並輔以財政資金和國資收益適當支持,加快政府性債務化解工作,完善市場化運作機制,促進準公益性企業健康發展。
一是分步化解政府性債務。
二是提升準公益性企業市場化運營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是增強服務城市運作和民生的支撐保障作用。
(八)深化清產核資和內部管理,嚴防國有資產流失。
針對企業移交過程中暴露出的賬目不清、賬賬不符、賬實不符等情況,進一步深化清產核資工作,徹底摸清國資家底。同時,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推動全面預算、土地處置、產權管理等規範化,嚴防國有資產流失。
一是推動清產核資工作“回頭看”。
二是加強土地處置管理。
三是建立國資監管信息化管理平台。
四是加強國有資本預算管理。
(九)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打造陽光廉潔國企。
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認真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
一是進一步加強黨組織建設。
二是切實落實“兩個責任”。
三是堅持不懈抓好作風建設。
四是大力推行“陽光治理”。
五是強化監督合力。
七是深化廉潔風險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