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大學是經教育部批准,於2000年由廣州師範學院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廣州教育學院、原廣州大學和廣州高等師範專科學校等高校合併組建而成的綜合性大學。原廣州大學(私立)創辦於1927年,復辦於1983年,原廣州教育學院創辦於1953年,原廣州師範學院創辦於1958年,原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創辦於1984年,原廣州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創辦於1985年。廣州大學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學校於1958年開始招收普通本科生,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時間:2000年
  • 辦學理念: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
  • 類型定位:普通本科教學研究型學院
  • 員工:55人
學院簡介,專業設定,師資情況,團隊建設,科學研究,

學院簡介

學院辦學理念: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
學院教學目標:培養從事生物學教學、科研與開發及生物技術產業的、綜合素質好、具備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套用型人才。
學院類型定位:普通本科教學研究型學院。
學院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以培養中國小教師和中小型企業技術員、管理人員為主。
學院辦學層次定位:以普通本科為主,適當發展研究生教育
學院服務面向定位:以廣州市為主的珠三角地區、以及廣東省的中國小校和生物技術產業。

專業設定

生命科學學院於2005年7月從原廣州大學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分離而組建的。學院現有2個學科門類(理學、工學),2個本科專業(生物科學生物工程)共 3個專業方向(生物科學(教師教育)、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還有《課程與教學論》碩士點1個專業方向:生物教育方向。至2006年9月,學院有本科14個教學班,學生553人。

師資情況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55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19人;在專任教師31人中,有教授或研究員10人,副教授18人;科研、實驗人員14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5 人)。具有碩士研究生學位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的75.9%;具有在國外進修、工作經歷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41.4%;專任教師中正、副高級職稱教師比例占 79.3%;為本科生授課的教授和副教授達到100%。近三年有4人在日本、美國、敘利亞等國外完成合作研究或博士後研究後回校工作,有2人正在加拿大進行合作研究;並有3人獲得博士學位,3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2人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目前學院青年教師(35歲以下)人數總共2人,都具有博士學位。

團隊建設

學院設有動物學植物學生物工程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4個教研室;生物工程和華南生物多樣性2個院級研究所,以及校院共管的基因功能與生物晶片研究中心;設有生物學基礎實驗室和生物工程專業實驗室;現有校級重點學科1個(植物學)、省級重點課程2個(動物學、遺傳學)、市級重點課程1個(植物學)、校級重點實驗室1個(基因功能與晶片研究中心)、市級精品課程1個(動物學)、校級特色專業1個(生物科學)。
學院建立了動物學(帶頭人:吳毅教授)、植物學(帶頭人:繆紳裕教授)、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帶頭人:王正詢教授)、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帶頭人:田長恩教授)等四個學術團隊。

科學研究

近年來學院教師共承擔的科研項目60多項,科研經費達400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分別是:由吳毅教授主持的“中國菊頭蝠屬的分類研究”、王正詢教授主持的“水楊酸在冷脅迫香蕉葉片內誘導高表達基因的功能研究”、謝國文教授主持的“國家珍稀特有保護植物永瓣藤分子系統地理學的研究”、吳毅教授主持的“《中國動物志獸綱 (第二卷) 翼手目》的編研”以及田長恩教授主持的“一個與ARF8協同作用調控雄蕊發育基因的功能分析”;省部級項目15項;市級項目6項,校級項目32項,橫向課題12項;發表論文145篇,其中被SCI收錄16篇,核心期刊發表71篇,教研論文22篇;主編或參編出版專著、教材22部。獲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5 個,教學方面獲獎27個。
學院的田長恩教授和王正詢教授還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乳酸果脯或乳酸蜜餞的製作工藝,技術已成功轉讓並投產,且市場前景廣闊,效益良好,年創產值500萬,利稅150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