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新區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實施方案

2021年2月19日,《廣州南沙新區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以“粵大灣區〔2021〕1號”文號正式掛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南沙新區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實施方案
  • 發布時間:2021年2月19日
  • 文號:粵大灣區〔2021〕1號
  《方案》以“粵大灣區〔2021〕1號”文號正式掛網,這意味著什麼?首先看發文機構,這是由省委書記李希擔任組長、省長馬興瑞擔任常務副組長的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名義印發。
  2020年,《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以“粵大灣區〔2020〕1號”文號正式印發,如今廣州提出舉全市之力推進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打造數字經濟引領型城市。可見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的分量。
  記者從南沙區獲悉,這是全國首個“國際化人才特區”。《方案》明確提出,南沙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工作在省人才主管部門統籌下協調推進,重大事項提請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審議。今後省出台的政策,對人才的支持力度優於本方案的,按照“政策從優”原則普遍適用於南沙。
  簡而言之,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工作直接由省里統籌。
  《方案》核心:融通港澳、接軌國際
  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與國內其他人才特區的區別在於哪裡?八個字:融通港澳、接軌國際。
  方案提出要認真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圍繞建設融通港澳、接軌國際的人才發展環境,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人才支撐。為此《方案》提出了兩步走的發展目標:
  到2025年,國際化人才特區創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人才發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實現重要突破,開放創新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建立,人才服務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支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富有活力的人才隊伍,人才貢獻率居於亞太地區領先水平。
  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人才特區,成為南沙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建設的重要支撐和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集聚新高地。
  南沙科學城與國際化人才特區相輔相成
  《方案》提出,要布局建設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探索機構化、成建制引進國際一流科研機構,支持推動國際一流組織、實驗室、國際科技組織等在廣州南沙設立分支機構或合作共建研發機構。支持中科院在穗研究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南沙發展。
  廣州今年在兩會期間提出了一個小目標——建設百年科學城。以中科院明珠科學園為核心區,聚焦海洋、能源、空天、信息等領域,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和高層次科研機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
  “南沙科學城規模很大,規模大才能集聚人才。”中國科學院工業技術研究院黨組書記、理事長、院長李令奇認為,廣州科技創新大院大所大裝置有很多都在南沙科學城。這裡就有原始創新的重要機構,也會帶來諸多原始創新人才。這些平台遷移進來,就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南沙科學城既培養、又用到原始創新人才來執行科研產出。因為南沙科學城的定位是在創新鏈的上游基礎研究領域,需要有較大規模的投入,由南沙科學城做承接,有助於對原始創新型人才的培育。
  構建人才領域的“達沃斯”論壇
  《方案》提出,要布局建設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支持國際高水平學術會議(學術組織)和人才大會等在南沙舉辦或永久落地。
  南沙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節點城市,更應在國際舞台上大有作為。國務院參事、全球化智庫(CCG)創始人兼理事長王輝耀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示,建議推動國際人才組織聯合會落戶南沙,打造灣區世界級人才品牌論壇。藉助世界級人才合作流動平台,通過“年度大會+季度例會+定期小會”的模式,構建人才領域的“達沃斯”論壇,實現以品牌活動聚才,吸引世界智力匯聚灣區,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助力南沙打造成為世界級的創新人才高地。
  “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我們能不能打造南沙的創新智谷?在華盛頓,有智庫一條街,在南沙,能不能有一個智庫園、智谷,把國際國內各類的智庫吸引過來,為南沙提供智力支撐,建言獻策,同時為企業提供諮詢方案。”王輝耀認為,營商環境、營智環境的打造與打造智谷也是關聯性極強的。
  結合產業發展,實施差異化人才戶籍政策
  《方案》提出,支持南沙結合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制定實施差異化人才戶籍政策,發揮戶籍政策對人才引進集聚的激勵導向作用,全面引進發展所需各類人才。完善實行人才“揭榜掛帥”制度,面向全球高層次人才、團隊徵集原創思想和方案,解決重點發展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問題。
  南沙重點發展的產業是哪些?是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海洋科學與工程、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產業領域。
  去年12月,南沙就曾舉辦“2020南沙國際英才大會”,正式發布《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集聚國際英才20條措施》,面向全球發布6500餘份“招賢令”——國際英才需求榜單。
  當時招聘精選6500餘個崗位,招聘單位包括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中科院“一院五所”、小馬智行、暗物智慧型、恆大新能源汽車等,“招賢令”中相當一部分崗位年薪在30萬—80萬元之間。同時,依託南沙海外人才協同創新中心,以美國波士頓、英國倫敦、以色列特拉維夫分中心為基點,面向北美、歐洲、亞太地區精準引進國際英才。
  港科大(廣州)辦學自主權備受期待
  《方案》提出,創新人才聯合培養機制。重點推進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中國科學院大學廣州學院等高校建設,加快吸引和培育一批國際一流學者、學科帶頭人和高水平創新科研團隊。支持南沙引進國際一流教育資源,開展國際化合作辦學試點,在自主招生、專業設定和學位授予等方面爭取更大的自主權。
  記者了解到,港科大(廣州)將設定跨學科學位,清水灣校園已有的學位不會再在廣州重複,實現雙方互補交叉。在學術架構上,港科大(廣州)將突破傳統界限、重置學術架構,希望實現全部跨學科。該校計畫採用全面融合學科模式,開創更廣闊套用領域,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及思辨能力,培養學生預見、辨別和解決現實世界各類問題的能力。
  清水灣校園採用學院架構,港科大(廣州)則採用樞紐架構,設功能、信息、社會、系統四大樞紐,共同構成16個前沿研究領域。
  境外人員可擔任法定機構、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法定代表人
  《方案》提出,賦予國有企事業單位更充分的用人自主權。賦予南沙區內高校、科研院所、醫院等國有企事業單位在崗位設定、公開招聘、職稱評聘、薪酬分配、人員調配等方面更大的管理自主權。探索對符合條件的事業單位,可不受編制、崗位總量和結構比例限制,設定特設崗位專門用於引進高層次人才。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探索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外人員擔任法定機構、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
  去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指出,在有效防控涉外安全風險隱患的前提下,實行更加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政策。境外人員可擔任海南自貿港內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法定代表人。
  對標海南自貿港,廣東賦予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用人自主權的力度可見一斑。
  率先在南沙開展技術移民試點
  《方案》提出,最佳化科技人才激勵機制。率先試點外籍高層次人才憑永久居留證創辦科技型企業,享受中國公民同等待遇。探索健全外國人才創新創業利益回報機制,支持外國人才按照知識、技術、管理、技能等創新要素參與分配。
  爭取國家支持,率先在南沙開展技術移民試點,設立移民事務服務機構,搭建移民交流互動綜合平台,為外國人提供政策諮詢、居留旅行、法律援助、語言文化培訓等社會融入服務。
  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和靜鈞指出,技術移民本質就是以“人才就是最大的資本”為理念的移民安排方式,可以表現為綠卡、歸化、短期居留等多種方式在國民待遇上的進一步升級,是極為親民的移民安排。字面意思理解:技術移民是一項更徹底的引才招式。以往的人才綠卡可以讓外籍人員在某些方面,享受與本地公民同樣的待遇。而技術移民,索性直接對人才敞開懷抱:來了就是廣州人——入籍!
  三年內新增1萬套人才住房,買房買車進一步放開
  《方案》提出,加強人才安居保障。建立涵蓋人才住房補貼、人才公寓、共有產權房的人才安居體系,力爭三年內新增1萬套人才公寓和共有產權房。完善人才住房政策,進一步便利境外人才和重點發展領域急需人才在南沙購買自住商品房。
  為在南沙區內就業的外籍高端人才提供用車便利,經認定的外籍人才可參與廣州市中小客車搖號和競價。
  今年2月5日,2020年度南沙區共有產權人才住房選搖珠儀式舉辦,這也是廣州首批共有產權人才住房。共有43位申請人參加本次搖號選房,其中,42位重點發展領域緊缺型人才工作單位涵蓋了廣州南沙城市運營有限公司、中鐵十九局集團廣州工程有限公司、兆科藥業、廣船國際、小馬慧行等區內國有企業及重點企業,另有1名就職於廣州市南沙新區產業園區開發建設管理局的港澳青年通過審核。
  三甲醫院提供國際醫療保險結算服務
  《方案》提出依託國際教育園,引進國際優質中國小教育資源及師資力量,加快推進國際學校建設,為人才子女提供高水平的國際教育服務。試點開辦人才子女學校,為人才子女提供普惠性的基礎教育服務。
  近年執信中學南沙實驗學校、英國國王學院學校等國際國內知名學校落戶,南沙累計與國內外知名學校共建17所中國小。
  在醫療方面,《方案》提出強化國際化醫療服務保障。探索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等三甲公立醫院內建立國際醫療服務體制,提供國際醫療保險結算服務。支持南沙區內指定醫療機構使用臨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藥品和使用臨床急需、港澳公立醫院已採購使用、具有臨床套用先進性的醫療器械,為人才提供多元化醫療服務。鼓勵用人單位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建立補充養老金和補充醫療保險。
  當前南沙正加快建設廣東省中醫院南沙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等7所三甲綜合或專科醫院。這意味著,今後對正在尋求國際醫療資源優勢服務的患者來說,既可緩解患者及家庭的支付壓力,又能使他們獲得國際前沿的醫療資源。
  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建設任重道遠,《方案》提出推進人才工作綜合授權改革。爭取國家支持以清單式批量申請授權方式在人才管理改革、人才要素流動、人才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進行改革試驗。全省人才重大管理改革舉措和創新政策優先在南沙開展試點。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中央人才協調小組特聘專家吳江表示,“營智”的核心是釋放人才和創造活力。在創造活力釋放當中,應注重三個變數關係:市場的開放度與成熟度、政策的精準度與公平度、政府的監管適度和服務效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