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門內街道

廣安門內街道

廣安門內街道為北京市西城區轄街道,簡稱廣內街道,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南部。行政區域面積約2.43平方公里。辦事處駐感化胡同3號院12號樓,戶籍總數27926戶,人口總數80552人,常住人口8.5萬人。轄18個社區,是北京城區的老街道。

2019年1月9日,廣安門內街道憑藉空竹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秦以前,秦至隋,唐至宋,金至元,明至清,民國時,日偽時期,建國後,行政區劃,所獲榮譽,名勝古蹟,

地理位置

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南部。轄區東起宣武門至菜市口一線,西以廣安門護城河為界,南起廣安門內大街中軸線,北臨宣武門西大街。
廣內街道

歷史沿革

秦以前

北京地區最早出現的國家是
薊為殷商時期自然形成的小國,是黃帝部落後裔所建。西周時成為周的封國。據《禮記·樂記》載:“武王克殷返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薊國國都在薊城,薊城故地在今廣安門一帶。廣內街道轄區當在薊城城內。
公元前7世紀,薊國被燕國所滅。燕國在薊城建都。今廣內街道轄區當在燕都城域內。

秦至隋

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後,在全國實行郡縣制,薊城成為廣陽郡治。
漢初,劉邦實行分封與郡縣兼用的行政制度。高帝5年(公元前202年)封盧綰為燕王,都薊城。高帝12年(公元前190年)盧綰反,漢討之,盧綰兵敗逃往匈奴。劉邦封兒子劉建為燕王。公元前181年,劉建死,燕國改為燕郡。高后8年(公元前180年),封呂通為燕王,同年高后死呂通被殺。文帝元年(公元前180年)封劉澤為燕王,都薊城。元朔2年(公元前127年)燕王劉定國因罪自殺,國除,復置燕郡。元狩6年(公元前117年),武帝立子劉旦為燕王。元鳳元年(公元前80年),劉旦謀反自殺,國除,復置廣陽郡,漢宣帝置廣陽國。新莽時期(公元9至20年)改為廣有郡,仍治薊城。
三國時,魏太和5年(公元231年),改燕郡為燕國,都薊城。鹹熙2年(公元265年)魏亡,國除。
西晉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晉武帝封其弟司馬機為燕王。“八王之亂”時,國廢為郡。
前燕元璽元年(公元352年)至光壽元年(公元357年),薊城曾為前燕的都城。
前秦,薊城為幽州州治。
隋開皇3年(公元583年),撤銷郡制,改州、郡、縣三級行政制為州縣兩級制。大業3年(公元607年),改州為郡,薊城為涿郡治。

唐至宋

唐,薊城一直是幽州州治,薊城又稱幽州城
後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劉守光在幽州稱帝,國號大燕。
後唐時仍為幽州治。
會同元年(公元938年),升幽州為幽都府,立為南京。南京城周長26公里,北城牆在今白雲觀北側一線,東城牆在法源寺東側爛漫胡同一線。南城牆在今白紙坊西街一線,西城牆在今白雲觀西側廣外甘石橋一線。城開八門,北為通天、拱辰,東為安東、迎春,南為開陽、丹鳳,西為顯西、青晉。今廣內街道當在南京城的中心地帶。拱辰、安東兩城門在今廣內街道轄區內。南京城內居民分為26坊。今廣內街道區域當分屬棠陰坊、時和坊、仙露坊。
宣和4年(公元1122年),金攻占燕京。次年,宋以增加歲幣與交代稅為代價,去的燕京,改制為燕山府路,燕山府。燕山府在今北京市西南部,大致相當於今宣武區菜市口以西地區。廣內街道轄區當在燕山府中心地帶。宣和7年(公元1125年),燕山府被金攻占。

金至元

貞元元年(公元1153年),改燕京為中都,定位國都。金王朝於公元1151年動工擴建都城,1153年竣工。金中都仿照宋都城東京的規制,分為大城、皇城、宮城三重。最外面的大城,北城牆未動,東、西、南三面都從舊城向外擴展了3里,城周長達18.69公里。由於都城南擴,今廣內街道處於金中都的北部。其皇城建在現牛街街道、廣外街道、白紙坊街道的部分地段。城內居民區擴大為60多個坊。現廣內轄區可確知方位的有棠陰坊、會仙坊、開遠坊、仙露坊、金台坊。金在此建都共62年。金宣宗貞佑2年(公元1214年),遷都開封。
公元1216年,成吉思汗攻占金中都,改制為燕京
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改燕京為中都,至元9年(公元1272年),改中都為大都。定為國都。元大都城在原金中都東北郊重建。至元4年(公元1267年),開始動工營建,至元13年(公元1276年)竣工。城分三重,最外面的為大城,呈長方形,周長28.6公里。元在此建都97年。現廣內街道轄區在大城外,稱南城。

明至清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徐達攻占大都,改大都為北平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改北平為北京。永樂19年(公元1421年),明正式定都北京。明成祖朱棣,從永樂4年(公元1406年),開始營建城池,宮室。永樂17年(公元1419年),在重建南城牆時,將牆址南移2公里,即從今東西長安街一線移至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一線。今廣內街道境域當在城西南角外。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增建城南外垣,北京始有內、外城之分。北京城市的布局至此定型,面積約62平方公里。城分三重,城牆改為磚砌(現西便門小區東側存有遺址),各城開有數量不等的城門,有內九外七皇城四之稱。城內居民共36坊分屬東、西、南、北、中五城分轄,現廣內街道區域處外城西北部屬南城管轄,地域相當於當時宣北坊的大部。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明朝滅亡。明在此建都223年。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定都北京。清沿用明代北京舊城,總體布局沒有變化。在居民區劃發麵,清初,廢除區域坊制,規定內城由八旗兵及家屬居住,原住內城的漢族官吏、商民都遷居外城。外城原來的八坊改為東、西、南、北、中五城。設五城街道廳,分委司坊各官,管理民事。據清會典(九三二卷)載,康熙2年,復準。內城街道,令滿漢御史,街道廳,步軍翼尉管理,外城令街道廳,五城司坊官管理。當時外城西城的轄區在外城西城牆以東,宣武門外大街以西。現廣內街道境域在外城西城轄區內。到了清朝後期,逐步允許漢民到內城居住,光緒末年,取消了內城八旗駐地制度,把內外城劃分為10個區,分隸於內、外城巡警總廳。現廣內街道地域當時屬外右三區轄區,宣統3年(公元1911年)清亡。

民國時

1912年北洋政府上台執政,仍以北京為首都。1914年制定新省區,廢府分道,改州為縣,撤銷順天府。改制京兆地方。北京城內區劃沿襲清末建制,在內外城各劃分十個區。今廣內街道境域屬外右三區管轄,隸屬宛平縣。1928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北京改為北平,設立北平特別市,直隸中央。劃全市城郊為十五個自治區。其中城外五個區,廣內街道境域當時屬外四區。外四區警察署在現廣內街道境域內設派出所和分駐所14個,即第一分駐所(校場三條),第三分駐所(達子營),第五分駐所(善果寺),第一派出所(宣外大街中部),第二派出所(宣外西城根),第三派出所(校場五條南口),第四派出所(校場小六條),第五派出所(車子營),第十七派出所(王子墳南口),第十八派出所(樂培園南口),第十九派出所(槐柏樹街),第二十派出所(營房),第一加設派出所(宣外大街南口),第三加設派出所(廣安門)。
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5月,行政院下令舉辦保甲制。保甲制以互為單位,每戶設戶長,十戶為一甲,甲設甲長,十甲為一保,保設保長。廣內街道境域內當時設有9個保。依次為二、三、四、五、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保。

日偽時期

沿襲民國前期建制
民國後期,1945年8月,國民黨政府接管北平市。城區行政區劃基本還是日偽前的區劃,外城仍分為五區,廣內街道境域當時屬外四區管轄。1947年以後,國民黨北平市政府對行政區劃有所調整,將外城五區劃分為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區。今廣內街道境域屬第十一區。是時區域內分設九個保。二保,管轄後河沿、上斜街、金井胡同;三保,管轄校場三條、校場五條;四保,管轄校場大六條;五保,管轄誠實胡同、廣安東里、廣安西里;六保,管轄廣內大街東段;十七保,管轄廣內大街西段及北線閣、廣義街;十八保,管轄範圍不詳;十九保,管轄三廟街、槐柏樹街;二十保,管轄營房,西便門。

建國後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國民黨政權,對北平實行軍事管制。是時北平仍分為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五個區。今廣內街道屬第十一區管轄。1949年2月,取消保甲制,建立街政府,廣內街道境域為第十一區街政府,駐地在今廣內大街301號南棗義園。中國共產黨北平市第十一區委員會和北平市第十一區人民政府的駐地今廣內大街299號。同年10月,遷址到下斜街70號(現長椿街52號)。
1949年7月,街政府與公安派出所合併,實行街政府與公安派出所合一的管理體制。廣內區域共設定十個派出所:第一派出所(後改名為宣外大街派出所),駐宣武門外大街中段路西。第二派出所(後改名為上斜街派出所),駐西城根5號,後移至上斜街山西會館。第三派出所(後改名為校場三條派出所),駐校場三條甲45號。第四派出所駐權盛里。第五派出所(後改名為廣惠寺派出所),駐廣惠寺夾道3號。第六派出所(後改名為廣安門內大街東派出所),駐教子胡同北口外路南。第十七派出所(後改名為廣安門內大街西派出所),駐王子墳南口外路南。第十八派出所,駐南棗義園。第十九派出所(後改名為善果寺派出所),駐槐柏樹街西頭路北。第二十派出所(後改名為營房派出所),駐營房寬街中段。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第一次全體會議決議定都北平,即日起北平改為北京。1950年5月,北京市共劃分為16個區,從第一區至第十六區,今廣內街道屬第八區管轄。1952年9月,北京市進行了第二次區劃調整,全市由十六個區調整為十三個區,今廣內街道屬宣武區管轄。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頒發《城市街道辦事處條例》,宣武區人民政府決定在廣內地區設定四個街道辦事處:校場三條街道辦事處,駐芝麻街1號。廣惠寺街道辦事處,駐廣惠寺內。下斜街街道辦事處,駐長椿寺內。營房街道辦事處,駐核桃園9號。
1958年底,根據宣武區人民政府指示,廣惠寺街道辦事處與校場三條辦事處合併為校場三條街道辦事處。營房街道辦事處與下斜街街道辦事處合併為下斜街街道辦事處。但決定下達後,尚未實施。同年十二月宣武區人民政府又決定校場三條街道辦事處與下斜街街道辦事處合併,命名為廣內街道辦事處,駐廣內大街299號。
1959年初,根據上級指示,廣內街道辦事處開始籌建人民公社,1960年4月正式成立廣內街道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的管理體制。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1969年成立廣安門內街道革命委員會。
1978年8月,北京市革命委員會下發《關於基層單位不設立革命委員會的通知》,區下屬8個街道革命委員會一律改為街道辦事處。1990年,廣內街道辦事處改為宣武區人民政府廣內街道辦事處,廣內街道黨委改為中共宣武區委廣內街道工作委員會。街道辦事處駐廣內大街299號,1993年-1994年,由於廣內大街擴展拆遷,辦事處部分科室在三廟街24號院和槐柏樹南里8號樓地下室辦公。
1997年,辦事處四個科室,民政科由廣義里2號、綜治辦由廣義里2號、文教科和計生辦由勝利巷的臨建房搬至槐柏樹街南里8號樓1門地下室辦公。
2002年1月,廣內街道工委、辦事處辦公地址由原廣內大街299號遷至長椿街感化胡同3號院12號樓。
2010年6月28日,國務院正式批覆了北京市政府關於調整首都功能核心區行政區劃的請示,同意撤銷北京市東城區、崇文區,設立新的北京市東城區,以原東城區、崇文區的行政區域為東城區的行政區域;撤銷北京市西城區、宣武區,設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區,以原西城區、宣武區的行政區域為西城區的行政區域。全市由十八個區調整為十六個區,今廣內街道屬西城區管轄。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行政區劃

2011年轄18個社區。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110102017:
~001 111西便門西里社區
~003 111槐柏樹街北社區
~004 111長椿街西社區
~005 111槐柏樹街南里社區
~006 111核桃園社區
~007 111報國寺社區
~008 111上斜街社區
~009 111宣武門西大街社區
~010 111三廟街社區
~011 111康樂里社區
~013 111大街東社區
~014 111老牆根社區
~015 111長椿街社區
~017 111長椿里社區
~018 111校場社區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所獲榮譽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名勝古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