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前身史略
清光緒25年(1899),廣安人
蒲殿俊、
顧鰲在廣安州城北玉皇觀建紫金精舍(又名紫荇書院,系廣安州立中學堂前身)。推
胡駿為舍長,禮聘名士呂翼文、彭光弼、
張瀾等為教員。
清光緒28至29年(1902-1903)
岑春煊任四川總督期間,推行新學,令州將渠江、甘棠、培文三書院併入紫金精舍,繼後又令改精舍為廣安州高等國小堂。精舍講學者蒲殿俊、
胡駿、顧鰲、
王綍等遵令籌辦,終於在光緒三十年(1904)春,將廣安州高等國小堂建成,開廣安興新學之始。清末,學堂設董事會。董事會內設正副總理及董事(後改正副總理為正副董事長),負責處理學校行政、經費、設備和聘請堂長、教習等大事,堂長組織教學工作。學堂有學生90人,蒲殿俊為學堂總理,熊制貧為副辦兼首任堂長,胡駿、顧鰲、王綍為董事。後遷學堂於培文書院舊址(厚街桂花井)。
民國元年(1912)9月,廣安州高等國小堂改為“廣安州高等國小校”。民國時期,公立學校廢董事會,改行校長負責制,校長綜理校務。公立國小校長,一直由縣知事公署或縣政府任命。因民國2年(1913)2月,廣安改州為縣,故於民國2年(1913)3月,學校又改為“廣安縣高等國小校”。民國11年(1922)再改為“廣安縣高級國小校”並遷校於城南文廟。民國21年(1932)更改為“廣安縣立西城國小校”。
民國四年(1915)下半年,剛11歲的鄧希賢從協興北山國小考入位於縣城考棚的廣安縣高等國小校。
民國7年(1918)夏,14歲的鄧小平結束了在廣安縣高等國小校的學習,隨即進入了廣安縣立中學校讀書。
清末興新學,師範教育隨之興起。光緒33年(1907),在原廣安州高等國小堂舊址紫金精舍(此時廣安州高等國小堂已遷於培文書院舊址厚街桂花井處),建“順慶府廣安州初級師範學堂完全科”,收生52人,學制5年。清末,學堂設董事會。董事會內設正副總理及董事(後改正副總理為正副董事長),負責處理學校行政、經費、設備和聘請堂長、教習等大事,堂長組織教學工作。民國元年(1912)停辦。未結業的8名學生轉入廣安州立中學堂學習。
中學沿革
清宣統3年(1911), 鑒於廣安當時尚無一正規中學,士子升學者必往順慶(今南充市),或遠赴成都。富者不便,貧者無權深造。廣安人王宣彝奉政府之命,積極籌建廣安州立中學堂。民國元年(1912)3月,“廣安州立中學堂”創辦成功。開境內中學之始。學制四年,俗稱舊制中學。校址位於廣安州城北紫金山玉皇觀。
民國時期,公立學校廢董事會,改行校長負責制,校長綜理校務。民國元年(1912),中學校長下設教務長1人,監學、庶務、司書、司帳各1-2人,教員若干。民國時期,公立中等學校校長,初年(民國元年至民國7年)由縣知事公署任命。王宣彝被聘為校長,曾本立為教務長。初創之時,學校先就各國小拔取高才生28人為第一班,旋即招第二、第三及預備三班,預備三班旋即合入第三班。三個班總計學生106人。
因民國2年(1913)2月,廣安州改為廣安縣,隸屬川北道。故於民國2年(1913)3月,更校名“廣安州立中學堂”為“廣安縣立中學校”。隨後,學校由玉皇觀遷縣城考棚。
繼之,川北宣慰使張瀾(後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巡按至廣安,從縣人之請,撥庫銀一萬兩,改建州署衙門(位於雲頂山州坡)後半部房屋為校舍。民國3年(1914),校舍修繕竣事,學校全部移入。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綜理校務。中學校長下設教務長1人,監學、庶務、司書、司帳各1-2人,教員若干。
民國6年(1917),鄧希賢(小平)、胡明德(倫)高等國小畢業,考入廣安縣立中學校。
民國8年(1919)9月,鄧希賢(小平)、胡明德(倫)赴重慶考入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
民國13年(1924)11月1日,校長談光烈(男,廣安人)奉令改校名為“廣安縣立初級中學校”,並定此日為創校紀念日。此時,學校規模為舊制三班,新制三班,計300人左右。
民國21年(1932)2月,段烈文(男,武勝人,四川省高等學堂畢業)任校長,將前廣安州署全部房屋接過來,添設高中部,招普通、工科學生各一班,並恢復校名為“廣安縣縣立中學校”。
因廣安縣解放後屬大竹專區,故於1950年11月至1953年3月,學校奉命更名為“川東區廣安中學”。1950年下期,著名數學家、教育家何魯創辦的私立儲英中學及私立惠育中學、培文中學於本年初合併而成的廣安私立聯合中學停辦,歸入廣安縣縣立中學校。廣安縣縣立女子中學校高中學生也同時轉入。
1953年3月,撤銷大竹專區,廣安縣劃入南充專區,學校奉命改名為“四川省廣安第一中學校”(簡稱為廣安一中)。
1982年3月24日,四川省教育廳審定,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廣安一中為四川省一百所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同時定為正縣級事業單位。高中改學制為三年制,招收“文革”後第一屆三年制高中生六個班295人。
1995年12月,經四川省檢查驗收合格,重新認定為四川省重點中學。
2001年9月,廣安市人民政府關於廣安一中和廣安師範校合併的批覆(廣安府函〔2001〕82號),“同意廣安一中和廣安師範校合併,組建新的廣安一中”。
2002年4月,廣安市委面向全省公開考任校長
王錫元上任,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文明辦同意廣安一中招收高中宏志班1個(全省僅2個班),50名學生。
2003年5月28日,四川省教育廳關於同意四川省廣安第一中學校更名的批覆(川教函〔2003〕221號)批准“四川省廣安第一中學校”更名為“四川省廣安中學”。
2004年12月20至22日,學校迎接四川省教育廳組織的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檢查評估,專家組一致認為:“四川省廣安中學基本達到《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評估細則》的要求,評估基本合格。將把評估結論意見及時報四川省教廳,請四川省教廳正式批准四川省廣安中學為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05年1月14日,四川省教育廳行文批准四川省廣安中學為“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2005年10月21日,四川省廣安中學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為“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
更名時間 | 學校名稱 |
---|
1899-1904年 | 紫金精舍 |
1904-1907年 | 廣安州高等國小堂 |
1907-1912年 | 順慶府廣安州初級師範學堂完全科 |
1912-1913年 | 廣安州立中學堂(正式成立) |
1913-1924年 | 廣安縣立中學校 |
1924-1932年 | 廣安縣立初級中學校 |
1932-1950年 | 廣安縣縣立中學校 |
1950-1953年 | 川東區廣安中學 |
1953-2003年 | 四川省廣安第一中學校 |
2003- | 四川省廣安中學 |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據2017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四川省廣安中學南枕
思源廣場,北臨濱江路,校園占地面積383畝,校舍面積5.6萬平方米;10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9000餘人。
師資力量
據2018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教職工405人,其中正高級教師2人,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147人,中青年省級骨幹教師20餘人、市級骨幹教師80餘人、區級骨幹教師120餘人。受到國家、省、市、區黨政表彰的優秀教師、勞動模範、師德標兵、敬業明星、人才示範崗300餘人。
四川省特級教師:王錫元、鄧樹江
硬體設施
學校以校訓命名的建築彰顯精神,以知名校友命名的道路見證成長。“勤奮樓”、“勤志樓”教室里裝配有數位化多媒體設備與空調。“誠信樓”里有理化生實驗室、計算機室、藝術室。“陳金榮圖書館”近30萬冊藏書、百年校慶的“校史陳列館”。男女學生公寓——“靜思樓”“靜心樓”全天候供應熱水,膳食中心“養儉樓”與餐廳以及體育設施(400米塑膠跑道運動場、標準足球運動場、多功能運動場、排球場、射箭場、摔跤館、舉重館)。
辦學成績
學生成績
2018年,學校保持了低入口高出口的態勢,按
廣安市教育體育局入出口統計(入口前3062名,該校有219名),一本超指標89人,增加40.6%,本科超廣安區教科體局下達的計畫(870 人)18人,超比例2.1%。一本率31%,本科率89%,1名同學勇奪廣安區理科總分第一名。
2017年,應屆本科上線1009人(不含藝體),應屆一本上線335人。應屆畢業生被985院校錄取51人,被211院校錄取128人,其中被全國排名前十的高校錄取9人。
2016年,應屆本科上線1092人(不含藝體32人),應屆一本上線450人(文科120人,理科330人);2名同學被
北京大學錄取,1名同學被
清華大學錄取。應屆畢業生被985院校(全國共39所)錄取54 人,被211院校錄取132人,其中被全國頂尖院校錄取10人。
2015年,應屆本科上線1046人(不含藝體),應屆一本上線316人;1名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
2014年,應屆本科上線854人,應屆一本上線195人;囊括廣安區文、理科總分第一名,1名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
2013年,應屆本科上線1382人,應屆一本上線357人。
2012年,應屆本科上線1366人,應屆一本上線304人;1名同學獲得廣安市文科總分第一名(602分),並被北京大學錄取。
2011年,應屆本科上線927人;2名同學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線。
2010年,應往屆本科上線1495人,應屆本科上線925人;一本上線221人。
2009年,應往屆本科上線1297人(藝體本科67人),一本上線209人;1名同學獲得廣安市理科總分第一名(638分),2名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
2018年,初2015級包攬廣安區前7名;全區前10名,該校占9人;全區前20名共21人,該校占15人;高分段、平均分等各項指標均名列城區公辦學校第一名;本校高中上線率59%。
2017年,在
廣安市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考試中,600分以上234人(其中640分以上的有93人),上本校錄取線(568分,滿分720分)總計321人,上線率51%。上全市省級以上示範性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516人,上線率為82%。該校3名同學以684分的成績並列廣安區中考第一名。
2016年,1同學獲得廣安區最高分(681分)。囊括廣安區前四名,各分數段人數高居廣安區第一名:650分以上21人;630分以上63人;600分以上153人。
2015年,600分以上177人,1名同學獲得廣安區第一名。
2012年,648分以上23人,635分以上63人;囊括廣安區前5名。
2015年10月18-27日,在
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中,學校運動員杜博文代表四川參賽,獲得武術套路男子南拳、南棍全能亞軍。
2014年12月2-6日,在“體彩杯”2014年全國高水平後備人才基地舉重錦標賽上,學生譚宇獲得男子青年組77kg級抓舉冠軍、挺舉冠軍、總成績冠軍,學生肖雄獲得男子青年組62kg級抓舉亞軍、挺舉亞軍、總成績亞軍,學生肖莉獲得女子青年組63kg級挺舉亞軍;總計3金4銀。
2012年7月,在四川省青少年舉重錦標賽上,學校代表隊獲得金牌4枚、銀牌6枚、銅牌3枚,女子團體總分第二名
2012年7月,在四川省青少年摔跤錦標賽上,學校代表隊獲得金牌3枚、銀牌1枚、銅牌7枚,女子團體總分第二名。
教師成績
序號 | 榮譽 | 授予單位 | 人員 |
---|
1
| 論文《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實施方案》獲省二等獎
| | 體育組
|
2
| 論文《學校聘用制度實施的實踐與體會》獲省三等獎
| | 王錫元、袁虎
|
3
| 課題《示範高中特色校園文化的構建研究》獲市一等獎
| | 王錫元、伍孝龍、袁虎、游順利、賀永林
|
4
| 課題《思想品德活動課教學模式的探究和實踐》獲市二等獎
| | 袁虎、伍孝龍、毛一平
|
5
| 課題《新課程條件下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獲市三等獎
| 廣安市教育體育局
| 王錫元、伍孝龍、毛一平
|
6
| 四川省第七屆音樂美術教師基本功比賽一等獎
| 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
| 李自勇
|
7
| 四川省第七屆音樂美術教師基本功比賽二等獎
| 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
| 徐小敏
|
8
| 廣安市2011年高中物理教學競賽一等獎
| 廣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 陳銳
|
9
| 廣安市2011年國中歷史優質課展評一等獎
| 廣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 鄧澤燕
|
10
| 廣安市2011年高中語文學科教學競賽一等獎
| 廣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 易俊陶
|
11
| 廣安市2011年高中生物競教一等獎
| 廣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 李婧
|
12
| 廣安市2011年國中英語優質課展評活動二等獎
| 廣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 譚廣瓊
|
13
| 廣安市2011年高中地理優質課展評活動二等獎
| 廣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 鄧欽宴
|
14
| 廣安市國中英語教學基本功競賽二等獎
| 廣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 蘭靚
|
(備註:以上為部分教師獲獎)
學校榮譽
學校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國家高水平舉重後備人才培訓基地、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四川省綠化示範學校、四川省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先進職工之家、四川省教育系統模範職工之家、四川省校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學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四川省五四紅旗團委、四川省民盟盟員教育基地、四川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四川省田徑、摔跤後備人才基地、四川省業餘體育訓練基地、成都軍區國防生源基地、廣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鄧小平故里青少年紅色旅遊助我成長精品線路”等諸多殊榮。
文化傳統
校徽
四川省廣安中學徽標誌是雙圓套圓形徽標,以深紅色為標準色。雙圓之間上方是
鄧墾同志校名題字“廣安中學”、下方是學校英文名“GUAUANG‘AN MIDDLE SCHOOL”,內圓正中是“廣安中學”的“安”字的變形。圖形寓意廣安中學學子
鯉魚跳龍門,
學業有成。圖像標誌下方是“1912”字樣,代表學校創建年份。
校訓
勤、誠、儉、靜
現任領導
(備註:以上資料來源於四川省廣安中學官網)
知名校友
鄧小平 | 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集體核心人物 |
| 原中國國家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主席 |
| 原中共河南省委軍委書記 |
| 原中共廣東省委書記 |
| 原地質部副部長 |
| 原文化部副部長 |
| 原湖北省副省長,重慶師範大學校長 |
| 原雲南省委秘書長,雲南大學副校長 |
| 原安徽省副省長,安徽大學校長 |
| 原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 原四川省政協副主席 |
| 原國民革命軍第十兵團司令,陸軍中將(追贈上將) |
| 原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湖南大學副校長 |
| 原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常委,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 原中央編辦副主任 |
譚吐 | 原人民出版社副總編、副書記 |
| 原國立北平大學農學院院長,中國農業化學學科的先驅 |
| 原重慶大學副校長,重慶科協主席、四川科協副主席 |
呂重九 | 原華西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四川大學黨委副書記 |
| 原重慶市文聯副主席、重慶書畫藝術院副院長 |
| 原中國音樂史學會副會長、東方音樂學會副會長 |
|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 |
| 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長江學者 |
| 四川省作協主席團委員,南充市作協主席,川北醫學院教授。 |
(備註:以上為部分知名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