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南杜鵑

廣南杜鵑

廣南杜鵑(Rhododendron guangnanense R. C. Fang)是杜鵑花科杜鵑花屬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米。幼枝褐色,疏生鱗片。葉卵形,頂端短漸尖,具小短尖頭,基部寬楔形至鈍圓,沿中脈有微柔毛,下面鱗片等大,沿中脈被短柔毛,側脈纖細,葉柄細,被鱗片。花序頂生,短總狀,花芽鱗遲落,寬倒卵形,外面密被白色短絹毛和鱗片,邊緣密生白色短纖毛;花梗細,被小鱗片;花萼小,不發育,花冠寬漏斗狀,白色,裂片長圓形,外面疏生細小鱗片;雄蕊不等長,子房密被鱗片,花柱略伸出花冠,潔淨。3月開花。

分布於中國雲南東南部。生於海拔1 550米的石山。

(概述圖參考來源:植物標本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南杜鵑
  • 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guangnanense R. C. Fang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杜鵑花目
  • 杜鵑花科
  • 杜鵑花屬
  • :廣南杜鵑
  • 保護級別:極危(IUCN標準)、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極危 )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主要價值,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8-10米。幼枝褐色,疏生鱗片。葉卵形,長2.5-5.5厘米,長1-2.3厘米,頂端短漸尖,具小短尖頭,基部寬楔形至鈍圓,上面疏生鱗片,不久脫落,沿中脈有微柔毛,下面鱗片等大,相距為其直徑的1-3倍,沿中脈被短柔毛,側脈纖細,約7對,在上面平坦不顯,在下面稍突起;葉柄細,長5-7毫米,被鱗片。花序頂生,短總狀,約4朵花;花芽鱗遲落,寬倒卵形,外面密被白色短絹毛和鱗片,邊緣密生白色短纖毛;花序軸長約3毫米;花梗細,長3-6毫米,被小鱗片;花萼小,不發育,波狀5裂或環狀,外被鱗片,無緣毛;花冠寬漏斗狀,長1.5-1.8厘米,白色,5裂至中部,裂片長圓形,外面疏生細小鱗片;雄蕊10,不等長,長雄蕊不超出花冠,花絲基部被短柔毛;子房密被鱗片,花柱略伸出花冠,潔淨。蒴果未見。花期3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雲南東南部。生於海拔1550米的石山。性喜溫暖、半陰、涼爽、通風、濕潤的環境,好生於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偏酸性土壤;最適生長溫度12-25℃,氣溫超過30℃或低於5℃則生長停滯,進入休眠狀態;生長期需保持60-70%的空氣相對濕度;耐修剪,隱芽受刺激後極易萌發,可藉此控制樹形。

繁殖方法

壓條:4-5月選用植株中部的健壯枝,在分枝點6-7厘米處環狀剝皮3-4厘米,以傷及木質部為度。用塑膠薄膜包紮呈口袋狀,袋內填充培養土,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一般到10-11月便可切割移植。
扦插:6-7月進行嫩枝扦插。選當年粗壯、節間短的枝,剪成3-5厘米長的插條,頂部留葉2-3片,扦插在疏鬆而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中,插後保持溫度25-30℃,並蓋簾遮蔽陽光,經1個月左右生根。幼苗在次年春天移植上盆,第3年即可開花。此法成活率頗高。
播種:多在培育新品種時採用。開花時進行人工授粉,收穫種子。常綠樹種當年及時播於溫室,落葉樹種可貯藏到春季進行播種。播種的土壤以杜鵑生長地的山泥為最好,也可用酸性腐葉土和壤土各半混合後使用。因種子細小,要仔細播種在溫床上或花盆內,保持18-20℃,約半個月後發芽,培養5-6個月即可移植。
嫁接:嫁接法主要用來繁殖名貴品種,成活率可達90%以上。一般在4-8月用2年生粗品杜鵑作砧木,採用嫩枝劈接。嫁接後40-50天即可成活,約60天剪離母體。冬季移入室內陽光充足處養護,1-2年就能開花。

主要價值

杜鵑花(Rhododendron)又名映山紅,是我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有“花中西施”之美譽。其栽培歷史悠久,園藝品種極其豐富。由於它枝葉稠密、四季蒼翠、花色繁多、鮮艷奪目,以之布置園林無處不可,用作盆栽隨處相宜,極具觀賞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白居易讚譽:“閒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是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極危(CR)。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