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幣核算制亦稱“本票制”、“流通券核算制”,是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採用廠幣(亦稱流通券)的形式進行相互結算,以控制成本支出和流動資金占用量的一種管理制度。這裡的本票是指填有金額,憑以在企業內部開支費用、領取材料的一種內部專用憑證。它由企業自製,並由財務科負責投放和回收。廠幣制起源於五十年代,當時一些工業企業為了加強成本管理推行本票的形式(稱為本票制)作為控制成本費用的手段。到七十年代末期,有的企業則全面用於內部各單位之間相互結算的支付手段,故稱之為“流通券核算制”或“廠幣制”。
企業全面實行廠幣制,是企業各單位之間的經濟往來視同商品交換,用廠幣作為貨幣進行結算。對於各車間由厂部核定其周轉金、發給廠幣,車間如轉移其半成品或產品,必須收取廠幣,作為其領用材料,支付工資費用之用。收支差額即為其利潤或虧損。對於無收入的費用支出單位,由財務科按其費用預算發給廠 幣。實行廠幣 (本票)制,有利於促進節約,降低產品成本,但在實行過程中要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和產品質量檢查,並需注意內部各部門間的協作和配合,以防本位主義的滋生,影響產品質量和本票(廠幣)的丟 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