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雞村

廟雞村

廟雞村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縣第一個統一規劃建設的新村,於2003年開始建設,新村占地面積35.08畝,建築面積8956.64平方米,綠地面積39%;村內統一建設給排水系統、環村水泥路、花圃和垃圾池,同時在村周邊的桑園建魚池、安裝誘蟲燈,殺蟲養魚,減少農藥使用量,使廟雞村成為一個環保生態型的新農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廟雞村
  •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 面積:35.08畝
  • 人均收入:1505.6元左右
廟雞村發展,簡介,建設情況,農業發展,綜述,桑蠶業,發展趨勢,地圖信息,

廟雞村發展

簡介

新村每幢樓房占地面積140平方米,光二層半戶型為三面采別墅,集客廳、臥室、廚房、餐廳、衛生間、車(倉)庫、庭院、禽畜欄舍和沼氣池於一體;房屋設計圖紙統一、外牆裝飾材料統一、質量標準統一、高度統一;主體造價約為12萬元,裝修3萬元左右。

建設情況

目前已建好28幢別墅、4個文化宣傳欄、1個籃球場和1幢占地面積1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平方米的文化科技樓。該村在2005年被中國社會工作協會鄉鎮工作委員會評為“全國小康建設明星村”;2006年,又被列為縣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2007年6月23日,中央黨校的領導專家到該村調研新農村建設,並給予高度評價。

農業發展

綜述

廟雞村過去以種植水稻、玉米、黃豆等農作物為主,人均收入在1505.6元左右。從2000年開始,該村在縣、鄉農技部門的指導下,大力發展“蠶—沼—桑—燈—魚”生態型高產優質高效蠶桑生產,有效地開發和利用了資源。截至2006年,廟雞村建成沼氣池38個,桑園發展到715畝,戶均有桑7.01畝,年養蠶2314.75張,產繭1736.07擔,產值201.3萬元,村民的人均躍升到的4277.8元,比2000年多2772.2元,增長184.1%。

桑蠶業

在發展桑蠶業過程中,農業局還組織廟雞村民眾成立了桑蠶協會:由協會組織蠶農參加桑蠶技術培訓班、交流桑蠶生產經驗、建立覆蓋全村的蠶病綜合防治體系、統一全村的蠶繭質量標準(化蛹率在95%以上)。經過參加學習和培訓的廟雞村民,種桑養蠶水平迅速提高,鮮繭的質量等級均達到一級,產量也大幅度提高。該村桑蠶協會經常組織蠶農統一賣繭,每到蠶繭大批量上市的時候,總有繭站或是繅絲廠派人到村里收繭,而且繭價比同期市場上的價格高,真正是優質優價。

發展趨勢

廟雞村的變遷,是象州縣“以工業化促進和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實現農業生態良性循環發展的一個典型。近年來,象州縣積極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農業產業化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取得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財政增長、農業生態不斷發展的良好效果。桑蠶產業依託縣內的廣西華佳公司、浙江絲綢之路廣西公司等5家大型企業,在短短的6年時間裡,迅速發展成為新興支柱產業的。桑園面積從2000年的0.5萬畝增加到2006年底的20萬畝,鮮繭產量由1.81萬擔躍升到2006年的38.75萬擔。2006年,象州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65元,而桑蠶產業的貢獻達1630元,占53.1%,成為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
農業產業化是農業走向專業化、商品化、現代化的必然趨勢,是農民增收致富的必由之路,是繼家庭聯產承包之後的又一偉大創舉,它不僅使廟雞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必將深刻地改變該縣農村落後的面貌。

地圖信息

地址:來賓市象州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