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港漁業村村民委員會

廟港漁業村村民委員會

廟港漁業村村民委員會,由吳江縣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廟港漁業村村民委員會
  • 所在區域:江蘇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Miàogǎngyúyè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地名含義,歷史沿革,

地名含義

從事漁業人員的聚居地,故名。

歷史沿革

清代時,廟港沿太湖港口早有專業捕撈,漁民常年在湖區和內河作業,以船為家,繁衍生息,所獲太湖水產品均在當地集市銷售。漁民祖輩大多來自太湖周邊和陽澄淀泖地區水域。全國解放前,聚集在廟港一帶湖區捕撈漁民有102條船,總人口約500人,其中有31戶在太湖張兜捕魚,較有固定水域生產,兜船大多停泊在沿湖雙板港、陸家港、更樓港、沈家港、莊港等太湖港口。漁民長期和岸上農民密切交往,風俗習慣融為一體,逢時過節互送農漁產品,互惠互利。有的漁民還在陸上置有少量田地,僱人耕種,收穫農產品改善生活。漁民組織由地方鄉鎮分管。解放後,人民政府組織漁民逐步走上集體化道路,1953年成立震澤縣第六區義港鄉,管理廟港至浙江義皋一帶漁民,並按居住地建立互助組。1956年由互助組合併成立榮星漁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為太湖公社榮星大隊,前後屬震澤縣、吳縣太湖人民公社。1967年由黎里公社漁業大隊遷來67戶、140人,組建成廟港公社新生大隊,在廟港內河湖盪開展漁業生產。時廟港境內有2個漁業大隊,其中榮星大隊屬吳縣太湖公社。1969年1月,榮星大隊劃歸廟港公社管轄。1970年新生大隊與榮星大隊合併為團結大隊。1983年體改後更名為廟港漁業村。2003年8月改制為廟港漁村社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