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港漁業村村民委員會,由吳江縣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廟港漁業村村民委員會
- 所在區域:江蘇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Miàogǎngyúyè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廟港漁業村村民委員會,由吳江縣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
廟港漁業村村民委員會,由吳江縣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地名含義從事漁業人員的聚居地,故名。歷史沿革清代時,廟港沿太湖港口早有專業捕撈,漁民常年在湖區和內河作業,以船為家,繁衍生息,所獲太湖水產品均在當地集市銷售。漁民祖輩...
漁業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設立,198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駐地而得名。歷史沿革 偽滿時期為鬼子河口,曾在此地建立開拓團蓋一些小窩堡,當時有幾戶居民。光復後建立了漁業隊。1956年合作化時漁民組織起來成立漁民社改為漁民大隊。198...
(8)太平橋、大圩田、月字圩、米古其合併成開明村,由於總面積過大(東角在內),將東西部盪白漾部分,大荷花灣、和金魚漾、盪白漾對岸的廟震路部分劃給當時最小的自然村民字浜大隊(當時仍位列第一) 2010年9月 (9)廟港地區...
勝利漁業村村民委員會是《平湖縣地名志》(1985年版)收錄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本村漁民以捕魚為生而得名。歷史沿革 1968年3月由原城關紅光社與本地漁業隊組合成紅太陽水產大隊;1977年10月更名為勝利水產大隊;1984年1月建為勝利鄉...
徐埭漁業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本村村民以水上捕魚為業,故名。歷史沿革 1962年成立平湖城關紅光漁業社;1968年劃歸徐埭公社管轄,名為徐埭公社水產大隊;1983年建為漁業村;2000年11月由林埭社區兼管。
桃源漁業村村民委員會 桃源漁業村村民委員會,由吳江縣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地名含義 由桃源鎮漁民組建而成的漁業村委會。歷史沿革 1983年成立桃源漁業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併入宅里橋村。
淡水漁業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民以捕撈養殖淡水漁業為主,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漁民隨船流動,在平湖一帶捕魚;1955年參加平湖城關漁業社;1962年下放到黃姑公社海塘河邊定居,1970年成立黃姑淡水漁業大隊;1983...
江海漁業村村民委員會,由太倉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命名。地名
蘆墟漁業村村民委員會 蘆墟漁業村村民委員會,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地名含義 因由漁民組織行成,故名。歷史沿革 50年代組織成立捕撈大隊,70年代初在北窯港附近建造房屋陸續定居。1983年改名漁業村。2003年撤銷。
望漁村村民委員會是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望亭地區漁民集中上岸居住形成的村落,故名為望亭漁業村,後簡稱“望漁村”。歷史沿革 1958年11月,望亭公社繁殖場與漁業隊合併為公社副業隊。1968年成立漁業生產隊,...
合群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劃入廟港,為廟港人民公社合群大隊。1983年體改後更名為合群村。地名含義 沈星社、合星社、劉星社、華星社4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合併,故稱“合群”。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五都。民國18年(1929年)屬第十區張廖...
陸漁村村民委員會是1985年9月,由吳縣人民政府命名。地名來歷 因該漁業村位於原陸慕鄉,1985年9月,由吳縣人民政府命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村民多為當地捕魚為生的農民,少數漁民來自無錫和常熟。1952年,參加黃埭區漁協分會。1956年,...
抹山漁業村村民委員會,以其標誌性地物及主要產業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村莊鄰近抹山,且村莊以漁業為主,故得名抹山漁業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原屬蘇巷鄉;1984年1月大隊改村,為抹山漁業村;1992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