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池甩手揖

廟池甩手揖,中國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傳統舞蹈,重慶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廟池甩手揖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舞蹈
  • 起源時間:清朝時期
  • 認證時間:2009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廟池甩手揖(俗稱踩戲)為土家擺手舞的雛形,是青年男女結婚、老人壽辰或祭奠亡靈活動中的一種舞蹈形式。廟池甩手揖是在拱手作揖的人生禮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舞蹈,是諸佛鄉獨有的禮儀習俗、文化現象,一般用於慶典、祈福等,也有用作祭祀活動的。主要分為陰陽兩類,“陽性”甩手揖用於婚禮、壽誕等喜慶場合,“陰性”甩手揖用於“坐夜”祭其亡靈。

歷史淵源

廟池甩手揖起源於何時,又由什麼人創造均已無資料可考。據93歲的任遠萬介紹,廟池甩手揖至少在清朝時期就已經有了,最先出現在廟池村,現在紅門村的活動比廟池更活躍。廟池甩手揖廣泛滲入當地社會生活,成為各族人民表達思想感情的有效載體,對杜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廟池甩手揖經過一定的加工,已成為彭水乃至渝東南地區發展旅遊的文化資源。

基本內容

諸佛甩手揖分為陰陽兩類。“陽性”甩手揖用於婚禮、壽誕等喜慶場合。表演時,將人員分成兩隊,由l人或2人領著眾人跳,另加8個小孩(俗稱“搞亂棒”)扮演各種角色嬉戲。在單調的鼓點和鈸聲中,此進彼退,此側彼斜,一張一弛,配合默契。其表演的內容有比腳大腳小、黃鶯展翅、母豬爬背、黃牛擦背等。民族舞蹈工作者在挖掘中認為廟池甩手揖是土家擺手舞的雛形,將其舞蹈語彙歸納為揖擺、抖擺、牽手擺、端手擺、牛捺背擺等。“陰性”甩手揖用於“坐夜”祭其亡靈。一是由法師進門途中,以類似鈸的“345”敲擊特殊的“3、4、5”音樂,配合甩手作揖的動作,表示對亡靈的尊重。二是在辦道場的中途,由掌壇師一手持司刀、一手持令牌,幫壇師一手持火爐、一手持符咒幡,帶領眾人舉行甩手作揖表演。舞蹈的時候,陽性甩手揖用鼓、鈸伴奏,開場鼓用“麼二三”(即大鼓為“麼”,中鼓為“二”,小鼓為“三”),行進中只用“麼二三”中的“二鼓”。陰性甩手揖用“345”鈸伴奏。

基本特徵

(1)廟池甩手揖是在拱手作揖的人生禮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舞蹈。一般用於慶典、祈福等,也有用作祭祀活動的。是諸佛鄉獨有的禮儀習俗文化現象。
(2)廟池甩手揖為多人對跳的集體舞蹈。慶典、祈福的甩手揖,進場時氣氛熱烈而活潑,進行時舞蹈者舉手投足間模擬黃鶯展翅、母豬爬背、黃牛擦背等動作。祭奠時的甩手揖莊嚴肅穆,動作謙恭,充分表達對死者的尊重與哀悼。
(3)諸佛甩手揖用於慶典、祈福的部分,開場時由領隊喊開場白,每個動作的銜接恰到好處,還會報出下一個動作的名稱。在開場時相互打拱作揖後,開始規定動作的比劃,以手上動作為主,通過佇列變化、旋轉等,表現要模擬的動物動作形態。

主要價值

(1)廟池甩手揖涉及人類學、歷史學、民族學、民俗學、文學、藝術學、音樂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2)甩手揖是擺手舞的雛形,在文化比較及其研究中,是比較原始的珍貴資料。甩手揖是研究古代文化,特別是研究渝東南民族地區禮儀習俗文化,弘揚民族文化傳統,進行民族文化研究、民族文藝創作的極好素材;
(3)甩手揖廣泛滲入當地社會生活,成為各族人民表達思想感情的有效載體,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甩手揖經過一定的加工,已成為彭水乃至渝東南地區發展旅遊的文化資源。

瀕危狀況

廟池甩手揖基本靠師派傳承,由於現代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和受到外來強勢文化的衝擊,特別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後年輕人大量外出務工,年輕人不再願意涉足,隨著老一輩藝人的衰老和去世,甩手揖逐漸步入瀕危的境地。目前,廟池甩手揖亟需保護的內容有:
(1)保護廟池甩手揖中用於喜慶部分的全部套路性舞蹈動作和祭奠中的“345”動作;
(2)保護廟池甩手揖所用樂器“123”鼓和“345”鈸。

保護措施

(1)收集用於各種場合的甩手揖的全部內容,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要求進行資料整理工作;
(2)整理廟池甩手揖中的精華部分進行再創作,形成彭水民間舞蹈精華,搬上舞台並推廣到廣場舞中去;
(3)對保護內容進行政策性保護,並申報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列入重慶市保護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