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上冬棗

廟上冬棗

廟上冬棗享有“南荔枝,北冬棗”的盛名。在臨猗縣廟上鄉,各種棗的交易十分火爆。據不完全統計,該鄉有200多個棗交易場所,每天收購量達1000餘噸,交易額在1000萬元左右。有來自河北、湖南、北京、浙江、安徽、吉林等全國二十多個省市的200多個棗商每天在這裡收棗,當地有400多個經紀人活躍在各個交易場所。每天有100多輛大車裝著各種棗從廟上鄉源源不斷地發往全國各地,廟上鄉的棗成了金蛋蛋。 廟上鄉棗樹產業的大發展,是全縣農業產業化大發展的一個有力見證。廟上鄉是最大的幾個冬棗生產基地, 梨棗冬棗、紅冬棗等鮮果在全國都有了名氣,把這些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以水果產業化、農業產業化為龍頭,把農民增收提高到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廟上冬棗
  • 外文名:miaoshangdongzao
  • 平均單果重:17.5g
  • 最大單果重:25g
  • 盛 名:南荔枝,北冬棗
營養價值,種植情況,

營養價值

廟上冬棗是一種晚熟鮮食果品,10月上旬成熟(9月下旬以前成熟的均不是真正的霑化冬棗)。果皮赭紅光亮、香甜酥脆,營養豐富、品質極佳,可食率達93.8% 。經科學分析冬棗含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等19種人體必須的胺基酸,總含量為0.985mg/100 mg ,含蛋白質1.65%,膳食纖維2.3%,總糖17.3%,總黃酮0.26%,煙酸0.87mg/100mg, 胡蘿蔔素1.1 mg/Kg,維生素B10.1mg/Kg,維生素B2 2.2mg/Kg,維生素C的含量達1079.1mg/Kg,有“活維生素丸”之稱。另外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E,鉀、鈉、鐵、銅等微量元素,有營養價值為百果之王的美譽。
廟上冬棗營養豐富,含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等19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特別是其維生素C的含量為蘋果的70倍、梨的140倍,被稱為“活維生素丸”、“百果王”、“天下奇果”。此外,廟上冬棗中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維生素E以及鉀、鐵、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防癌功效,其營養價值為” 百果之冠”。美國俄勒崗州大學園藝農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主任鮑依爾教授在品嘗廟上冬棗後稱其為“世界第一果品”。
廟上冬棗雖然有較強的適應性,但尤喜土質較肥沃、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在這類土壤上生長的霑化冬棗樹冠高大,根系深而寬廣,產量高,品質好。霑化冬棗和其他棗樹一樣,屬於溫帶落葉果樹,其生長發育要求較高的溫度,所以萌芽晚,落葉較早。
冬棗主要是吃的新鮮,本身質脆皮薄,極易摔碎,輕放冷凍保存可以延長其新鮮度一段時間,但不易太久

種植情況

廟上光熱條件優越,晝夜溫差大,是我國紅冬棗最佳生產地。廟上將紅冬棗作為發展特色經濟的主導產業,不斷推動紅冬棗專業合作社發展。如今,全縣紅棗以每年兩萬多畝的速度遞增,面積已由21萬畝達到現今的42萬畝,其中冬棗面積達15萬畝。全縣紅棗栽培範圍也由原來沙苑9個鄉鎮擴大到18個鄉鎮,從事棗業生產的民眾達25萬人。現今,全縣紅棗產量達40萬噸,棗業總產值超過10億元。
廟上依託區域資源優勢,積極順應市場需求,調整最佳化果業結構,科學引導,板塊推進,集聚發展,到2011年,全縣紅棗面積42萬畝,建成以中部洛灌區和黃河灘區為主體的冬棗基地20萬畝,綠色認證11萬畝,年產8萬噸,產值3.5億元,占到全縣農業總產值的20%,人均棗業純收入1766元,占當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0%,棗業已成為拉動廟上經濟成長的強勁板塊,成為富民強縣的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
廟上光、熱、水資源充足,是紅冬棗生產的最佳區域,栽植歷史悠久。2001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廟上冬棗鄉”,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列為全國第三批紅棗生產標準化示範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