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法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廖志敏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職業:法學學者
- 主要成就:華東政法大學 國際金融法律學院 副教授
哈佛大學亞洲中心Victor & William Fung 基金學者
上海市浦江人才計畫資助學者
研究領域,教育背景,工作經歷,主持課題,論文,國際學術會議報告,獎勵與榮譽,
研究領域
法律經濟學、法律制度的經驗研究、金融法、財產法、契約法
教育背景
2010.5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LL.M)
2009.12 美國科斯研究院(The Ronald Coase Institute),學員
2009.7 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國際經濟法學)
2003.7 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中國刑法學)
2000.7四川大學法學院,法學學士
2009.12 美國科斯研究院(The Ronald Coase Institute),學員
2009.7 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國際經濟法學)
2003.7 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中國刑法學)
2000.7四川大學法學院,法學學士
工作經歷
2010 —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 副教授
2009 —哈佛大學亞洲中心,Victor & William Fung Fellow
2006 — 2009 《北京大學學報》法學、經濟學編輯
2005 — 2006 北京大學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信息室副主任
2003 — 2005 北京大學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職員
2001 — 2003 《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編輯 (兼職)
2000 — 2003 《金融法苑》編輯(兼職)
2005 — 2006 北京大學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信息室副主任
2003 — 2005 北京大學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職員
2001 — 2003 《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編輯 (兼職)
2000 — 2003 《金融法苑》編輯(兼職)
主持課題
“準入歧視對企業信用的影響:基於江浙企業的經驗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012)
“民間高利貸管制政策研究”,上海市浦江人才計畫項目(2013)
論文
2012年
1,《“負地接”的成因與後果——兼評〈旅行社條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2012年第1期。
2011年
1,《制度變遷的經濟原因與困難》,《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
2, “Why the Entry Regulation of Mobile Phone Manufacturing Collapsed: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with Xiaofang Che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54. (forthcoming)
3,“No proper name, no proper conduct: Corporation Affiliation and Product Quality in Whenzhou”, in R.H. Coase edi. Understanding China’s Economic Refor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orthcoming)
2009年
1,“強制披露理論依據之批評”(第一作者),《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2009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 經濟法勞動法卷》2009年第12期轉載;
2,“新農合試行大病定額直補制的可行性”(第一作者),《政法論壇》2009年第6期;
2008年
1,“為什麼股權融資:與債權的比較”(第二作者),《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2008年第6期
2,“反傾銷法的經濟分析”(第二作者),《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年5期;
3,“中國農村信用社的產權結構”,《金融法苑》第76卷,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7年
1,“擔保的效率之謎:兼論法律經濟學方法”,《法學》2007年第1期;
2005年
1,“交易費用與金融契約的選擇”,《金融法苑》第69卷,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4年
1,“論銀行信息披露應該慎行”,載吳志攀主編《金融法的路徑》,北京大學出版社;
2,“刑法的嚴格責任:一個多視角的檢視”,載陳興良主編《刑事法評論》14卷;
3,《金融法典型案例解析(第二輯)》(合著),吳志攀主編,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3
1,“中國金融犯罪的刑事政策”,《金融法苑》60卷,中國金融出版社;
2,“中國金融監管的行政傾向”,《金融法苑》第58卷,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2年
1,“刑場上的國家、民眾與犯罪人”,《瀘州高等警官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2, “誘惑偵查與警察圈套研究”,《河北警察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3,“認識貸款詐欺犯罪:十案的考察”,載北京大學金融法研究中心編:《金融法制》,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1年
1,“金融訴訟中的證據問題”,《金融法苑》第42卷,法律出版社;
2,“歐亞公司訴新湖聯社案評析”,《金融法苑》第46卷,法律出版社;
3,“民事訴訟法中督促程式的效應”,《金融法苑》第46卷,法律出版社;
國際學術會議報告
1,2009年12月4日,在芝加哥大學“市場,企業與產權:羅納德·科斯學術成果研討會”上報告論文,題目為 “Entry Regulation into Mobile Phone Manufacturing in China: Why Did It End? ”(參加者包括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93年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斯、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加里·貝克爾,理察·波斯納等)。
2,2008年8月15日,在芝加哥大學“中國經濟轉型”研討會上報告論文。題目為:“No Proper Name, No Proper Conduct: Corporate Affiliation and Product Quality”.(參加者包括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99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蒙代爾、93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福格爾、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斯等)。
3,2008年12月14日,,, , 在美國科斯研究院“2008北京·制度分析工作室”報告論文。題目為“溫州企業準入政策對產品質量的影響”。
4,2007年12月8日,在“中國經濟解釋”研討會(張五常教授組織)上報告論文。題目為“為什麼假貨泛濫:政策歧視與產品質量”。
獎勵與榮譽
2009年 哈佛大學法學院LL.M項目全額獎學金
2009年 哈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Victor & William Fung 基金資助學者
2006年 北京大學五四獎學金
2002年 北京大學法學院“挑戰杯”法學論文比賽三等獎
2001年 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家拂士獎學金
2000年 四川大學2000屆優秀畢業生
2000年 四川川達律師事務所法學教育研究基金一等獎學金
2000年 中共成都市委政策研究室優秀調研成果一等獎
1999年 成都市檢察官協會第七屆理論研討會一等獎
1997年 四川大學東京銀行獎學金
1997年 四川大學一等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