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廖可斌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南安鄉
- 出生日期:1961年12月
- 職業:大學教授
- 畢業院校:杭州大學
- 主要成就: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 代表作品:《廣西石刻總集輯校》的文獻價值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人物成就,學術活動,著作論文,
人物經歷
1982年1月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留系任教。1986年6月在該系獲碩士學位,留系任教。1989年12月畢業於杭州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留系任教。1992年晉升副教授,1994年晉升教授,1996年增列為博士生導師。
1995年任杭州大學中文系總支書記,1997年任杭州大學研究生部主任。
1997年10月至1998年6月在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做訪問學者。
1998年任浙江大學研究生院培養處處長,1999年7月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兼任中國明代文學研究會(籌)副會長,浙江省文學學會會長,浙江省學位委員會委員,浙江省社聯理事,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學術委員。
2002年2月至3月在義大利特倫托大學做訪問學者,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在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做訪問學者。2009年調入北京大學中文系任教。
2012年11月起任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中國俗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副會長、中國明代文學研究會(籌)副會長。
人物成就
廖可斌是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人員,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017年4月,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名稱:中國古典文獻學。
研究專長為中國古代文學。曾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明代文學思潮研究》和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項目《元明中篇言情小說研究》,主持全國高校古委會重點項目《稀見明代戲曲整理研究》,參加《古本小說集成》、《袁枚全集》等全國高校古委會重點項目。
專著《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1998年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作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項目《基於博雅專精、明體達用理念,構建按大類培養人文學人才的新模式》2009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學術活動
參加國家社科基金招標重大項目《六朝石刻匯校集注》開題報告會
2019年4月6日,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廖可斌教授參加由廣西師範大學杜海軍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招標重大項目《六朝石刻匯校集注》開題報告會。
著作論文
一、 專著及論文集
1,《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上、下冊),台灣文津出版社1994年。
2,《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商務印書館2008年。
3,《詩稗鱗爪》,浙江大學出版社1999年。
4,《理學與文學論集》,東方出版社2015年7月。
5,《明代文學思潮史》,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4月。
6,《文學史的維度》,孔學堂書局2016年6月。
7,《壓抑與躁動—明代文學論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8月。
二、隨筆集
1,《呼喚時代風雷—龔自珍》,浙江少兒出版社1995年。
2,《明史隨筆》,浙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三、編選及校點
1,《金庸小說論爭集》(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
2,《奎壁之光—慶祝徐朔方教授從事教學科研55周年論文集》(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年。
3,《明代文學論集》(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
4,《白圭志》(校點及前言),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年。
5,《新經濟條件下的生存環境與中華文化》(副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年。
6,《文化與社會轉型》(合作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英文版《Cul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Edited ByCao Tianyu,Zhong Xueping and LiaoKebin , Brill,Leiden.Boston ,2010.
7,《文化與社會轉型:理論框架與中國語境》(合作主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英文版《Cul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Chinese Context》,Edited ByCao Tianyu,Zhong Xueping,LiaoKebin and Ban Wang,Brill,Leiden.Boston 2013.
8,《毛澤東欣賞的古典散文》(合作注釋),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3月。
9,《知識分子與中國歷史發展》(參加編寫),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
10,《中國歷代美學文庫》(參加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11,《袁枚全集》(參加校點),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11月。
12,《龔自珍研究文集》(參加編寫),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11月。
13,《宋濂研究論文集》(參加編寫),杭州大學出版社1995年6月。
14,《古本小說集成》(參加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993年。
15,《中國古代山水詩史》(參加編寫),鳳凰出版社2004年。
四、論文
1,《雙重悲劇與〈紅樓夢〉的主題》,《紅樓夢學刊》1985年4期。
2,《金聖歎<西廂記>評點的矛盾心理》,《中國文學研究》1986年1期。
3,《談明人對<琵琶記>的評改》,《杭州大學學報》1988年4期。
4,《談竇娥的埋怨天地及其它》,《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989年1期。
5,《論台閣體》,《中華文史論叢》1990年1期。
6,《<水滸>與明代的“<水滸>熱”》,《浙江學刊》1990年1期。
7,《古典審美理想的解體與中唐文學發展動向》,《浙江大學學報》1990年2期。
8,《說<長亭送別>的“戲”》,《福建藝術》1990年4期。
9,《談詞調與曲調的關係》,《中國文學研究》1990年3期。
10,《論<水滸>金評的時代主題》,《明清小說研究》1991年1期。
11,《關於李夢陽“晚年自悔”問題》,《文藝理論研究》1991年2期。
12,《論茶陵派》,《求索》1991年2期。
13,《論元末明初的吳中派》,《蘇州大學學報》1991年4期。
14,《論景泰至弘治中期的文學思潮》,《杭州大學學報》1991年3期。
15,《論龔自珍藝術思維的潛意識特徵》,《浙江大學學報》1992年1期。
16,《李何之爭——學古主張的二律背反》,《中國文學研究》1992年1期。
17,《論浙東派》,《浙江學刊》1992年2期。
18,《前七子復古運動的發展過程》,《文學論叢》,杭州大學出版社1992年。
19,《地域文人集團的興替與元末明初文學思潮的變遷》,《社會科學戰線》1993年4期。
20,《理學的二重性及其對文學影響的複雜性》,《文藝理論研究》1993年4期。
21,《嚴嵩與嘉靖中後期文壇》,《文史知識》1993年7期。
22,《<白牡丹>作者辨誤》,《明清小說研究》1994年2期。
23,《關公崇拜與近代民族心理》,《炎黃世界》1995年1期。
24,《論宋濂前後期思想的變化及其它》,《中國文學研究》1995年3期。
25,《中國古典小說的諧俗傾向》,《浙江社會科學》1996年1期。
26,《三寶太監下西洋記主人公金碧峰本事考》,《文獻》1996年1期。
27,《唐宋派與陽明心學》,《文學遺產》1996年3期。
28,《晚明浪漫文學思潮審美理想的三個層次》,《浙江社會科學》1999年2期。
29,《新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呼喚人文科學的昌盛》,《浙江社會科學》2001年2期。
30,《科學與人文--超載的話題》,《中國學者心中的科學·人文》,雲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31,《元明中篇傳奇與中國古典小說的發展軌跡》,《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究論文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
32,《儒學人文主義三論》,《錢江學術》第一集,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3年10月。
33,《思想的基本形態、可能形態和現實形態—對理學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價值的思考》,《文化與社會轉型》,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英文版《The Basic Form,Actual Form and Potential Form of Neo-Confucianism》,《Cul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in Reform Era China》,Brill 2010。
34,《研究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的潛在意義》,《河北學刊》2006年5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7年2期。
35,《走向縱深的明代文學研究》(會議綜述,合作),《文學評論》2007年2期。
36,《于謙的政治品格與他的悲劇命運》,《于謙研究》,杭州出版社2007年8月。
37,《夢中來復少年身—讀金庸小說<月雲>》,《西南大學學報》2010年5期。
38,《陳寅恪<論再生緣>、<柳如是別傳>的研究旨趣》,《中國文化研究》2011年3期。
39,《古代文學研究的國際化》,《文學遺產》2011年6期。
40,《中國大學文化轉型:歷史、現狀與路徑》,《文化與社會轉型:理論框架與
中國語境》,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41,《晚明文學生態簡論》,《湯顯祖和晚明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42,《中國大學文化轉型:歷史、現狀與路徑》,《浙江社會科學》2013年2期, 《複印報刊資料》“高等教育”2013年第5期全文複印;英文版《Cul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Edited ByCao Tianyu,Zhong Xueping,Liao Kebin and Ban Wang,Brill,Leiden.Boston 2013.11。
43,《萬曆為文學盛世說》,《文學評論》2013年5期,《複印報刊資料》“中國
古代、近代文學”2013年第12期全文複印。
44,《回歸生活史與心靈史的古代文學研究》,《文學遺產》2014年2期,複印報
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14年6期。
45,《關於中國古代文學中的非古典傳統》,《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1期。
46,《<征播奏捷傳>的成書方式與思想傾向》,《文學遺產》2015年1期。
47,《楊家將與<楊家將演義>的成書》(第二作者),《明清小說研究》2015年1
期。
48,《文本邏輯的闡釋力度》,《江淮論壇》2015年2期,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15年5期轉載;
49,《方國珍的行為方式與路橋地域文化之關係》,《寧波大學學報》2015年5期。
50,《十七世紀前期東北亞文化交流中的“三國演義”——以林羅山為中心的考察》,
《文化中華》2015年創刊號。
51,《湯顯祖的文學史觀與文體選擇》,《文學遺產》2016年3期。
52,《挖掘“關學”寶貴資源,弘揚中華人文理想》,《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6
年3期。
53,《“文以載道”的兩種語境》,《光明日報》2016年7月15日。
54,《關於明代文學與清代文學的關係——以詩學為中心的考察》,《文學評論》
2016年5期。
55,《文學思潮史的寫法—以明代文學思潮史為例》,《北京大學學報》2016年5
期。
56,《向後、向下、向外—關於古典戲曲研究的重心轉移》,《文學遺產》2016年
6期。
五、序跋、書評、隨筆
1,《感天動地的竇娥形象》,《古典文學知識》1988年3期。
2,《說“狗吠深巷中”》,《古典文學知識》1991年1期。
3,《理學的兩面》,《讀書》1991年9期。
4,《借鑑的法則》,《讀書》1993年7期。
5,《讀<明人絕句三十家賞評>想到的》,《江淮論壇》1992年3期。
6,《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賞析》,《文史知識》1996年10期。
7,《<剿闖小說>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8,《<皇明英武傳>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9,《<白牡丹傳>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0,《<征播奏捷傳>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1,《<青樓夢>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2,《<花陣綺言>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3,《<三寶太監下西洋記通俗演義>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4,《古代短篇白話小說鑑賞集》(參加編寫),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1月。
15,《柳宗元詩文賞析集》(參加編寫),巴蜀書社1989年3月。
16,《歷代文學名篇辭典》(參加編寫),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
17,《閱微草堂筆記》全譯(參加編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
18,《田汝成》、《王文祿》(合作),《中國文言小說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19,《獨立不倚精益求精—徐朔方教授的學術道路》,《文教資料》1996年6期
20,《從師散記》,《文教資料》1996年6期。
21,《學者與公眾——懷念徐朔方先生》,《錢江晚報》2007年2月27日。
22,《馬積高先生<風雨樓晚年詩抄>跋》,嶽麓書社 2007年4月。
23,《懷想如白雲》,《馬積高先生紀念文集》,嶽麓書社2008年10月。
24,《吳梅村生平創作考論》序,重慶出版社,2003年9月。
25,《歸有光研究》序,商務印書館2008年8月。
26,《于謙年譜》序,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10月。
27,《陶宗儀研究論文集》序,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28,《海寧查氏家族文化研究》序,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
29,《路福紀事》序,大眾文藝出版社2004年10月。
30,《卯時》序,中國檔案出版社2006年7月。
31,《我在美國讀國小》序,杭州出版社2010年4月。
32,《書坊主作家陸雲龍兄弟文學研究》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33,《祁彪佳研究》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34,《清代乾嘉駢文研究》序,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
35,《和而不同》,《中華讀書報》2000年7月16日。
36,《如何開掘儒學的當代功用》,《錢江晚報》2006年9月26日。
37,《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誤解有多深》,《浙江人文大講堂》,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12月。
38,《人文精神與人文素質》,《風則江大講堂》第一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39,《關於中國歷史文化的幾個重要問題》,《省身講堂演講錄》,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40,《今天我們應塑造怎樣的民族文化性格》,《浙江人文大講堂》,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3月。
41,《人生絕唱,駢體傑作—王勃<滕王閣序>賞析》,《名作欣賞》2010年6期。
42,《先進文化與傳統文化》,《炎黃春秋》2011年12期。
43,《楊循吉研究》序,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4月。
44,《時空感、山水癖與生命意識—<蘭亭集序>賞析》《名作欣賞》2012年9期。
45,《敦煌小說合集:展現唐代小說的真實圖景》《光明日報》2012年5月6日。
46,《稗史文心》序,上海三聯書店2013年4月。
47,《讀書三力:願力、眼力、精力》,收入《北大中文系第一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6月。
48,《給燕子留個門》序,浙江文藝出版社2013年。
49,《儒學巨大的潛在積極意義》,《國學茶座》2014年3期。
50,《淡定守護民族的精神家園》,《文學遺產六十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9月。
51,《追陪雜記》,收入《鄉蹤俠影——金庸在浙江》,紅旗出版社2015年4月。
52,“經典重讀與書香社會的構建”筆談,《中國文化研究》2015年夏之卷。
53,《關學整體面貌的第一次完整呈現》,《中華讀書報》2016年1月27日23版。
54,《搜盡奇文,體物寫志-《歷代辭賦總匯》評介》,《光明日報》2016年6月7日。
55,《中國古代文才思想論》序,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
56,《廣西石刻總集輯校》的文獻價值,《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