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文化的歷史與解讀

廈門大學文化的歷史與解讀

廈門大學文化的歷史與解讀》內容簡介:大學文化研究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學術界至今關注較多的是它的一般的抽象的理論探討,而作為文化研究的特色和獨具魅力的個案研究還未得到足夠重視。本論題來源於“中國大學文化百年研究”的子課題,即“中國大學文化百年研究的廈門大學個案”。作為本研究個案的廈門大學文化有其厚重的歷史感和鮮明的個性,不但對傳承和創新廈門大學文化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能為中國特色大學文化的研究提供一個典型個案,同時廈門大學文化作為廈門文化的“名片”之一,能夠從一個角度讓人們感受到廈門文化的魅力。

本研究中的大學文化是指以大學為載體,通過歷屆師生的傳承和創造,為大學所積累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大學環境文化大學精神文化、大學制度文化、大學行為文化。在此概念基礎上,綜合運用敘事研究方法、個案分析法、歷史文獻法、訪談法比較研究法對廈門大學文化進行了解讀,其內容主要包括:

第一章,廈門大學文化的歷史沿革。論述廈門大學環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縱向追溯廈門大學文化的淵源和歷史沿革,透視80多年的文化線索。

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別闡述廈門大學環境文化、廈門大學精神文化、廈門大學制度文化和廈門大學行為文化

基本介紹

  • 書名:廈門大學文化的歷史與解讀
  • 作者:鄭宏
  • ISBN:9787561534533
  • 頁數:387
  • 定價:30元
  • 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6-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 版次:1
  • 叢書:2009廈門社科叢書
  •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序言,後記,

內容簡介

第六章,廈門大學文化的主要特徵。在前面有關論述的基礎上,總結嘉庚文化是廈門大學文化最鮮明的特色;而廈門大學文化的核心則是“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廈門大學文化的歷史與解讀》是2009廈門社科叢書。

作者簡介

鄭宏,女,民革黨員,1969年4月生;1994一年從廈門大學高教所畢業.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師從潘懋元教授。1994年到2007年在廈門廣播電視報社擔任記者,2004.年取得主任記者資格,采編作品多次獲得國家政府獎。2005年9月再次求學於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繼續跟隨潘懋元教授進行大學文化的研究,2008年.獲得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到廈門大學軍事教研室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先後在《中國廣播電視學刊》、《高等教育研究》、《江西社會科學》等國家級和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總序
摘要
引論
第一章 廈門大學文化的歷史沿革
第二章 廈門大學環境文化
第一節 中西合璧的嘉庚風格建築
第二節 寓意深刻的校舍命名
第三節 中國最美的大學之一·鳳凰花
第四節 提供精神洗禮的圖書館
第五節 積澱歷史文化的人文建築
第三章 廈門大學精神文化
第四章 廈門大學制度文化
第五章 廈門大學行為文化
第六章 廈門大學文化的主要特徵
結語
文化自覺意識建設廈大文化
參考文獻
後記

序言

社會科學是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以闡述和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促進人與人、個人與社會、人類與自然界諸關係和諧發展為目的的一門科學。社會科學的優秀研究成果,是先進文化的靈魂和支柱,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和主導成分,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2009年度《廈門社科叢書》包括3部申報入選專著和11部定向約稿專著。3部申報入選專著堅持理論研究與廈門實踐有機結合,收編了《危機解釋與廈門突圍》、《新形勢下兩岸金融合作發展先行先試政策研究——廈門建設兩岸金融合作中心的戰略構想》和《廈門大學文化的歷史與解讀》等3部具有較強時代特點和廈門地方特色,富有較高學術價值和套用價值的社科文集。11部定向約稿專著在堅持地方性、套用性特色的前提下,努力對廈門歷史文化與社會發展進行深度的發掘與研究,它們是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和廈門解放60周年組織編寫的《口述歷史:親歷廈門解放》以及由《閩南民系與文化》、《閩南方言與諺語》、《閩南飲食》、《閩南先賢》、《閩南民俗》、《閩南建築》、《閩南民間信仰》、《閩南民間工藝》、《閩南民間器物》、《閩南民間表演藝術》等10部專著組成的《廈門社科叢書——閩南文化系列》。整套叢書具有較高的質量和水平,充分展現了廈門地方性、套用性社會科學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後記

本書是在我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我何其有幸,成為廈門大學的一名特殊的讀者。
閱讀廈門大學文化的歷史,感覺如此厚重;閱讀廈門大學的環境,感覺如此陶醉;閱讀廈門大學的精神,感覺如此震撼;閱讀廈門大學的校長和大師們,我成為最大的受益者——解讀他們,感知他們,領悟他們,他們那持久而溫馨的星光,沐浴我的全身,在那樣的一種洗禮中,我膚淺的心靈也有幸得到了清潔和提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對於這些傑出人物的“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我受益的不僅是學術思想,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淨化和人生的感悟。
當然,在所有的大師中,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導師潘懋元教授。回想我1994年碩士畢業,沒有選擇留在高校,而是從事新聞工作,成為一名記者,但是我從未與高教所脫離聯繫,她似乎是我的娘家,偶爾我回來看看,陪那些回廈門的學友一起看望先生,我的心中似乎有一種感覺,我還會回來的,回到這個大家庭。十幾年從事新聞工作,我有幸接觸了各式各樣的人,這份工作開拓了我的視野,提升了我的觀察和溝通能力,但是總覺得心漸漸浮躁,找不到方向。這時,與我差不多同時期畢業的一些師兄、師妹們,又紛紛回到高教所繼續深造,我想,也許是時候了。我非常慎重地給潘先生寫了一封信,表示我想繼續求學的決心和擔憂,畢竟,我離開高校和研究領域14年了。就在我給潘先生寫信的第三天,他給我打電話,簡單的一句話:“鄭宏,歡迎你回來。”勝過千言萬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