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學報

《廈大學報》1931年12月在廈門創辦,1937年前該刊刊名為《廈門大學學報》,1937年因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該刊遂於炮火聲中內遷(福建)長汀。現該刊能見到是1943年1月第1期至1944年6月第3期的部分。該刊由廈門大學學報編輯部編輯,國立廈門大學主辦出版。1931年至1935年為年刊,1935年11月至1944年6月為半年刊,屬於學校刊物。主要撰稿人有郭宣霖、徐師大、黃開祿、葉國慶、李培囿及周辨明等人,主要欄目包括論著、研究、譯述、及書評四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廈大學報
  • 主辦單位:國立廈門大學
  • 編輯單位:廈門大學學報編輯部
  • 創刊時間:1931年12月
辦刊宗旨,刊登內容,

辦刊宗旨

該刊以介紹世界學術、發表研究結果為宗旨。

刊登內容

該刊在內遷長汀之後主要刊登文、法、商各部門的論文,探討關於推進文化的各種問題。載有陳景磐的《教育視導思想的演變》、葉國慶的《十才女與徐震》、吳士棟的《論理學內畫圖法之獨立》、周辨明的《中國古今方言注意記調實用字母調符的研究》及黃開祿的《書評:馬超俊著〈中國勞工運動史〉》等文章。
其中郭宣霖的《董仲舒的政治思想》一文首先闡明董仲舒在中國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繼而探求董仲舒思想產生的淵源,其中包括儒家思想的“義”、墨家思想的“法”、陰陽五行說的“理”等方面;董仲舒經過對上面幾種思想的融合才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思想。吳士棟的《間接推論的兩種新方法》一文認為舊論理學的內容早已確定化,新論理學的內容學者意見尚未統一,作者所指的間接推論是利用八卦符號的倫理系統,新的系統可有多種,但八卦符號既非傳統倫理之一,所以稱它為新理論應是毫無問題的;作者所提出的兩種方法是標準傳達法與中詞□詞法,並從數量上比較了新舊方法的力量。
該刊對研究近代學術的發展及廈門大學的校史都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