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彩三國人物故事紋棒槌瓶

康熙五彩三國人物故事紋棒槌瓶

康熙年間,景德鎮瓷藝工匠在嘉萬彩瓷的基礎上發明了釉上藍彩和光亮如漆的墨彩,使釉上五彩,取代了青花五彩,成為彩瓷的主流產品,將歷代典籍的人物故事搬上瓷器的畫面之上,也是康熙瓷器的特色之一。

【類別】五彩瓷
【名稱】棒槌瓶
【年代】清康熙年間
【產地】景德鎮
【現狀】流傳於世
康熙年間,景德鎮瓷藝工匠在嘉萬彩瓷的基礎上發明了釉上藍彩和光亮如漆的墨彩,使釉上五彩,取代了青花五彩,成為彩瓷的主流產品,將歷代典籍的人物故事搬上瓷器的畫面之上,也是康熙瓷器的特色之一。“三國人故事紋棒槌瓶” 高22.5cm盤口徑6.1cm淺足徑5.9cm 器形如截筒,斜肩,直長頸,頸中部凸出一道弦筋,瓶肩至底以微小弧度,近似垂直而下,與棒槌極為相似。瓶肩,頸根,瓶根折角處均描青花弦紋,器肩面繪四組博古綬帶雜寶紋,瓶頸出筋處上下有捲雲紋、高低城垛彩條紋裝飾,器底雙圈內書青花六字楷書款“大清康熙年制”,款識字跡雋永古拙,“頂天立地”,屬康熙本朝款。整器胎體細膩,包漿溫潤自然,以亮青釉為地釉,器面圖紋先以黑彩勾繪,再以棗紅、萌黃、青紫、赭褐、雪青、墨綠、嫩綠等色彩搭配填色,人物面部為黑紅兩彩描繪,故眉目清晰,惟妙惟肖,映現出明末清初的畫風,給人以絢麗清雅的感受。本品屬康熙棒槌瓶中的小器,內容精彩,主題畫面恢宏壯觀,以《三國志》第廿一回“曹操獻刀”章節中“卓引操出閣看馬,操謝曰:願借試一騎,卓就教與鞍轡……”一段的描述為藍本,以圖紋的形式還原成書中的場景。曹操、董卓、呂布及錦衣侍衛等八個古人為場景人物。董卓的丞相府前,天上紅雲漂浮,青松翠柏與五彩山石交相輝映,寶傘映帶迎風飄揚,著戴盔甲戎裝的董卓、曹操、呂布,還有牽西涼馬,執七星寶刀,撐寶傘,給董卓持執長柄瓜錘,給呂布持執方天畫戟的錦衣衛數人躍然畫面;董卓的義子呂布明知曹操心懷殺機,但不宜在董卓目前戳穿他,故惟命將董卓給曹操的西涼馬挑選好,等其取之。畫面上頭戴發冠,桀驁不馴的呂布以叉腰,抬足踏石的姿態表露出對曹操的藐視與不滿;上了鞍轡的西涼馬踏足刨地,咴鼻嘶鳴,急不可耐;與刺董未遂,表面故作鎮靜,內心惶遽,尋機脫身的曹操相呼應;那柄從王司徒那裡借來刺殺董卓,後又急中生智獻於董卓的七星寶刀,也有董卓的錦衣衛擎持於胸前,整個場景均圍繞後成為一代梟雄的曹操而展開,足見奸雄董卓在沒有確認曹操圖謀刺其之前,曹在他心中的位置與分量。古代繪瓷藝人以其清麗精湛的繪畫技藝,在有限的器面上展現了歷史典籍中奸雄鬥智鬥勇的場景,且布局疏密有致,故事情節表達完美,屬古彩瓷器的精品力作之一。
康熙五彩三國人物故事紋棒槌瓶底圖及款識康熙五彩三國人物故事紋棒槌瓶底圖及款識
康熙五彩三國人物故事紋棒槌瓶側面圖2康熙五彩三國人物故事紋棒槌瓶側面圖2
(龔燕蟒原創)壬辰重陽於滬上“去閒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