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康斯坦丁內斯庫)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

康斯坦丁內斯庫一般指本詞條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Miron Constantinescu,1917年12月13日,基希納烏,—1974年7月18日,布加勒斯特),前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務和國務活動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記者、教授、羅馬尼亞科學院院士。羅馬尼亞工人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務委員會副主席、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大國民議會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
  • 外文名:Miron Constantinescu
  • 別名:康斯坦丁·米隆內斯庫
  • 國籍羅馬尼亞
  • 民族:羅馬尼亞人
  • 出生日期:1917年12月13日
  • 逝世日期:1974年7月18日
  • 畢業院校布加勒斯特大學
  • 職業: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學者記者
  • 主要成就:重建羅馬尼亞共青團
    主導經濟恢復和發展
  • 出生地:俄羅斯帝國比薩拉比亞基希納烏
  • 代表作品:《青年的社會融合:當代社會學研究》、《監獄的回憶》、《卡戎的船》
  • 黨職: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
  • 公職:羅馬尼亞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
  • 榮譽稱號:社會主義勞動英雄
  • 學術稱號:羅馬尼亞科學院院士
  • 學位:社會學博士
  • 政黨:羅馬尼亞共產黨
  • 職稱:大學教授
人物傳記,家庭情況,所獲榮譽,主要作品,

人物傳記

社會學者
1917年12月13日生於俄羅斯帝國比薩拉比亞省的基希訥烏,但據他的同鄉兼同事亞歷山德魯·伯爾勒迪亞努稱,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生於敖德薩,史學界普遍認為他是羅馬尼亞著名地質學家、布加勒斯特東南歐研究所創始人、羅馬尼亞科學院院士格奧爾基·蒙特亞努-穆爾戈奇(1872年—1925年)的私生子。1918年,比薩拉比亞與羅馬尼亞合併後,康斯坦丁內斯庫隨家人移居阿拉德市。1938年畢業於布加勒斯特大學文學和哲學院,成為著名社會學家德米特里·古斯蒂的學生,1939年—1940年任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並在布加勒斯特大學攻讀博士生。1939年開始在《羅馬尼亞社會學》雜誌撰文發表文章,1940年完成了他的大學博士論文《論霍里亞起義的社會根源》,其中內容涉及阿拉德州霍里亞市的社會騷亂,獲社會學博士學位。
參加革命
1935年,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加入羅馬尼亞共產主義青年聯盟(UTC),與亞歷山德魯·伯爾勒迪亞努、格雷戈里·普雷奧蒂亞薩、格奧爾基·勒杜列斯庫、康斯坦察·克雷丘等進步學生領袖創建反法西斯運動青年統一戰線組織“民主學生聯盟”,積極開展革命進步活動。1936年,羅馬尼亞共產主義青年聯盟解散後,康斯坦丁內斯庫作為為數不多的成員之一,加入羅馬尼亞共產黨(1948年—1965年稱工人黨),繼續開展政治活動。1938年國王卡羅爾二世下令取締全國所有政黨、工會及民眾團體,建立單一御用政治組織“民族復興陣線”,親德的法西斯組織“鐵衛隊”趁機公開活動,圖謀建立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模式的法西斯專政統治,遭到羅馬尼亞國內各階層(國王、資產階級、共產黨人)的一致反對。根據羅共中央的指示,康斯坦丁內斯庫受命重建共產主義青年聯盟。在當時,他是羅共高層的少數高級知識分子之一。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
1945年10月羅馬尼亞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
被捕入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馬尼亞的揚·安東內斯庫政權與納粹德國締結同盟,並參加了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1941年4月,康斯坦丁內斯庫以其左翼政治觀點,被法西斯反動當局扣上“充當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NKVD)的代理人”的罪名逮捕入獄,判處十年監禁,先後被關押在特爾古日烏集中營和卡蘭塞貝什監獄。和普雷奧蒂亞薩一樣,康斯坦丁內斯庫在政治上原本傾向盧克雷奇烏·帕特勒什卡努的“國內派”,但在關押期間,通過與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埃米爾·波德納拉希等“監獄派”接觸,轉而支持他們反對並廢黜總書記斯特凡·福里什。康斯坦丁內斯庫被捕後成為監獄當局關注的重點,他經常尋找時機撰寫信件向外界傳遞訊息(一旦被發現就立即將寫信的捲菸紙吞下去)。後來,監獄為了便於管理,將共產黨政治犯分為兩組,康斯坦丁內斯庫等人被轉移到盧戈日監獄關押。
少年得志
1944年“八·二三武裝起義”(“八·二三”革命)勝利後,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獲釋出獄。1945年,年僅28歲的康斯坦丁內斯庫被任命為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機關報《火花報》總編輯,以康斯坦丁內斯庫為首的記者編輯班子樹立史達林主義的指導方針,鼓動圍繞喬治烏-德治的個人崇拜並為其樹碑立傳。主持黨報期間,他批閱檔案和撰寫文章,每天工作多達14到16個小時。1945年2月,羅共領導進步陣營與尼古拉·勒德斯庫政府爆發激烈衝突,《火花報》揭露反動派企圖將它的編輯列為暗殺目標。
1945年3月,米隆·康斯坦丁內斯任羅共布加勒斯特市委書記。1945年10月16日至22日,羅馬尼亞共產黨召開全國代表會議,整合“國內派”、“監獄派”和“莫斯科局”,實現黨組織的統一,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在黨的代表會議上當選為羅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是政治局中最年輕的成員。1946年11月19日當選為羅馬尼亞國民議會議員(科沃盧伊選區),1946年11月—1948年4月任國民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1947年7月15日—1948年7月2日任穩定和恢復國民經濟委員會秘書長。1947年12月30日—1948年4月14日任國民教育部副國務秘書。1947年,康斯坦丁內斯庫發表社論,對民主聯合政府中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代表進行攻擊和揭露,將矛頭直指外交部長格奧爾基·塔塔內斯庫和他所領導的羅馬尼亞國家自由黨,同時批評政府的經濟和社會政策。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康斯坦丁內斯庫)
羅馬尼亞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主席團
黨和國家領導人
1948年2月在羅馬尼亞工人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羅共“六大”)上,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當選為工人黨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48年3月28日當選為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大國民議會代表,1948年至1957年為東加拉茨選區代表,1957年至1961年和1970年至1974年為大學-醫院選區代表。1948年4月15日起為羅馬尼亞新聞工作者協會成員。1948年開始,康斯坦丁內斯庫在布加勒斯特大學擔任講師,講授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1950年任布加勒斯特大學哲學史教授。
1948年4月8日任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最高委員會主席。1948年4月15日—1949年4月23日任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礦業和石油部長。1949年4月23日—1955年10月4日任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國家計畫委員會主席,領導構建羅馬尼亞計畫經濟框架的工作。1952年5月27日—1954年4月20日任羅馬尼亞工人黨中央書記處書記。1952年9月任武裝部隊最高軍事委員會委員。1954年4月21日—1955年10月4日任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部長會議副主席,1955年10月4日—1957年3月28日任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分管教育、科學和文化,是意識形態領域的主要負責人。1956年11月24日—1957年7月16日兼任教育部長。1955年12月在羅馬尼亞工人黨第二次代表大會(羅共“七大”)上當選為工人黨中央政治局委員。1957年3月28日—1957年7月16日任部長會議副主席。
安娜·波克爾的“莫斯科局”和喬治烏-德治的“監獄派”之間爆發衝突後,康斯坦丁內斯庫保持低調,游離於兩派之間,直到喬治烏-德治占據上風,他才打破沉默。1952年2月在工人黨中央全會上,他率先指責瓦西列·盧卡是“右傾機會主義者”和“嚴重偏離社會主義路線”,“反對工人階級專政”,“破壞國民經濟發展”。同年在工人黨中央五月全會(中央擴大會議)上,參與了對“莫斯科局”三駕馬車的集體攻擊。
1956年2月作為羅馬尼亞工人黨代表團主要成員參加了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對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雪夫所作的《反對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和去史達林化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就這一問題和義大利共產黨總書記帕爾米羅·陶里亞蒂進行探討。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期間,他作為中央代表,被派到盧戈日地區,嚴密控制當地的匈牙利族人。
反對喬治烏-德治
赫魯雪夫的“秘密報告”譴責了“史達林的個人崇拜及其罪行”,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認為這是削除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權力的大好時機。1956年3月至4月,持親蘇立場的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和約瑟夫·基希涅夫斯基向喬治烏-德治發難,他們提出要找“羅黨內的史達林”,贊同“各國黨的第一書記都是史達林分子”的說法,要求公開赫魯雪夫的報告。
康斯坦丁內斯庫察覺到赫魯雪夫和喬治烏-德治之間日益敵對的關係,最終決定在公開場合揭露和批判喬治烏-德治,將其與史達林掛鈎,抖出他的史達林主義面目並濫用秘密警察政治暴力的老底,圖謀廢黜喬治烏-德治(幕後可能有赫魯雪夫撐腰),並試圖策反亞歷山德魯·莫吉奧羅什(後者出賣了他們),結果只有康斯坦丁·珀爾伏列斯庫支持他們,由此可見喬治烏-德治的強勢地位並擁有眾多支持者。1957年6月,羅馬尼亞工人黨中央全會批判揭發了“基希涅夫斯基—康斯坦丁內斯庫分裂主義集團”,1957年7月4日,康斯坦丁內斯庫被解除中央政治局委員職務,保留中央委員資格。1960年6月羅馬尼亞工人黨第三次代表大會(羅共“八大”)後未能進入黨中央委員會。
1961年10月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後,再次掀起反對個人崇拜的高潮,蘇共中央決定將史達林的遺體遷出列寧墓。羅馬尼亞則在其黨內再度批判波克爾—盧卡和基希涅夫斯基—康斯坦丁內斯庫兩個反黨集團。1961年11月,羅工人黨中央全會對波克爾—盧卡集團、基希涅夫斯基—康斯坦丁內斯庫集團的“反黨宗派活動”進行了譴責和批判,並指出這些人的反黨罪行曾得到蘇聯的支持。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康斯坦丁內斯庫)
康斯坦丁內斯庫和基希涅夫斯基在莫斯科
孤傲、倔強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是一個不妥協的史達林主義者,曾是安娜·波克爾的忠實副手。在1949年至1950年間負責教學審查工作十分嚴苛,在國家計委主席任內以鐵腕主導、推進五年計畫的實施。他與喬治烏-德治的關係表面親切,其實一直很緊張。據喬治烏-德治的兒子的回憶,他並不像約瑟夫·基希涅夫斯基、格奧爾基·阿波斯托爾、基伏·斯托伊卡、彼得·博里勒等中央領導人那樣經常被邀請去斯納戈夫的別墅參加晚宴和游泳。
喬治烏·德治受不了知識分子,除非那些完全服從者(如:阿塔納謝·約婭、揚·格奧爾基·毛雷爾、格奧爾基·加斯頓-馬林、米哈伊爾·弗洛雷斯庫,科爾內留·曼內斯庫、米哈伊·列文特、亞歷山德魯·伯爾勒迪亞努、瓦西列·馬林斯基、瓦爾特·羅曼、格奧爾基·勒杜列斯庫),這樣就可以控制,特別是考慮到對於一個鐵路工人的兒子的崇拜。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太自大、太驕傲、太以自我為中心地發揮了一個棋子的作用。他作為參加蘇共二十大的羅共代表團核心成員,被《秘密報告》所揭露的”真相“震驚了,他經過盤算,認為似乎還有時間”下船“並且有機會取代喬治烏-德治的地位,他與基希涅夫斯基達成妥協和同盟:兩個人彼此同情,並基於各自的野心和利益。結果功虧一簣,在1957年6月中央全會上被揭批,1958年6月從黨中央領導層被除名。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在政治上被邊緣化後,從事高等教育和學術研究工作。1957年7月16日任羅馬尼亞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羅馬尼亞工人黨中央社會歷史研究所所長,1958年任布加勒斯特大學經濟政策和歷史學教授。1962年3月31日任布加勒斯特“尼古拉·約爾加”歷史研究所所長、布加勒斯特師範教育學院歷史學教授。1965年9月27日任國家教育部副部長。1969年1月30日任布加勒斯特大學藝術學院歷史學教授。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康斯坦丁內斯庫)
喬治烏-德治、康斯坦丁內斯庫接見工人代表
平反和復出
1965年3月,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逝世,尼古拉·齊奧塞斯庫上台,隨之掀起一波平反冤假錯案的浪潮。1968年4月,羅共中央為基希涅夫斯基和康斯坦丁內斯庫恢復名譽,康斯坦丁內斯庫恢復黨內生活,在政治上復出,1969年8月19日——1970年11月25日任教育部長。1969年8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羅共中央委員,1970年3月被增選為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1970年11月25日—1973年1月1日任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斯特凡·喬治烏”社會政治經濟教育學院院長。1972年10月—1973年1月任羅馬尼亞社會和政治科學院院長。1972年10月18日任國務委員會附屬機構—經濟委員會主席。1972年11月24日—1974年3月30日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務委員會副主席,1972年11月21日—1974年7月18日任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書記,1972年12月30日—1974年3月30日兼任中央經濟和社會活動工人監督委員會主席。1974年3月1日當選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科學院院士。1974年3月30日當選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大國民議會主席,接替斯特凡·沃伊捷克,後者擔任這一職務已13年。康斯坦丁內斯庫在擔任議會議長近三個半月後去世,由尼古拉·喬桑繼任。
康斯坦丁內斯庫的復出得益於齊奧塞斯庫,因此他不得不違心地讓齊奧塞斯庫分享他在1938年重建共產主義青年聯盟的歷史功績和榮譽,而實際上,康斯坦丁內斯庫才是此項任務的組織者和執行者。
1974年7月18日,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央書記、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大國民議會主席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病逝於布加勒斯特,終年57歲。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康斯坦丁內斯庫)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

家庭情況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的妻子蘇拉米塔,娘家姓氏布洛赫,也曾是羅馬尼亞共產黨的活動家。康斯坦丁內斯庫的家庭是不幸的。1968年,蘇拉米塔去世,據稱是被小女兒莉娜攻擊致死,康斯坦丁內斯庫的小女兒被診斷患有精神分裂症,並在坎皮納療養院治療。
康斯坦丁內斯庫的兩個兒子,都以霍里亞命名,都英年早逝,一個在接受闌尾手術時死亡,另一個在布切吉山登山旅行時遇難。
康斯坦丁內斯庫和蘇拉米塔還有一個大女兒安娜。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康斯坦丁內斯庫)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中)

所獲榮譽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曾榮獲多項功勳獎章和榮譽稱號,1947年被授予羅馬尼亞王冠勳章(大司令官勛位),1948年被授予“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之星”一級勳章,1949年先後被授予一級文化功勳勳章、一級勞動勳章和一級保衛祖國勳章,1971年被授予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和“鐮刀和鐵錘”金星勳章。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康斯坦丁內斯庫)
康斯坦丁內斯庫在共和國宮的授勳典禮上

主要作品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著有《霍里亞起義的社會根源》(1940年);《帕特里亞和愛國主義》(1946年);《萊昂·布魯姆的路》(1947年);《人民民主制度下法律的價值作用》(1950年);《歷史上的特蘭西瓦尼亞》(三部曲)(1959年~1963年);《奧匈帝國帝制的瓦解:1900年—1918年》(1964年);《當代社會學研究》(1966年);《資本,為何要政治經學批判?》(1967年);《發展社會學。埃維昂隨筆》(1968年);《檔案和證詞,1918年》(1968年);《普通社會學。問題,分支,方向》(1968年);《羅馬尼亞民族國家的完美統一:特蘭西瓦尼亞與古羅馬尼亞的聯盟》(合著)(1968年);《青年的社會融合:當代社會學研究》(合著)(1969年);《社會學的研究:1938年—1971年》(1970年);《完善的羅馬尼亞民族國家》(1971年);《羅馬尼亞教育史》(1971年);《監獄的回憶》(回憶錄和自傳)(合著)(1972年);《羅馬尼亞通史簡編》(上、中、下)(合著)(1971年~1974年)等。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以康斯坦丁·米隆內斯庫為筆名撰寫了半自傳體小說《倫特亞·路易·卡隆》(《卡戎的船》)(上、下部),該書受盧西恩·布拉加的影響,這部書在他死後才出版。
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在卡蘭塞貝什監獄的經歷和以後的研究成為羅馬尼亞共產黨官方宣傳的主題。1981年的羅馬尼亞電影《護航》,著名導演米爾恰·穆雷尚和演員揚·貝索尤、埃米爾·霍蘇以及科斯特爾·康斯坦丁等人對事件進行了浪漫的描繪和演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