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里村(陝西長武縣地掌鄉庵里村)

庵里村(陝西長武縣地掌鄉庵里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庵里村,位於地掌鎮鎮政府駐地以西北10公里處。東鄰東升、半坡、武家溝村,西至曹公溝流域以水為界,南接馬寨、西坡村,北鄰司家河村,縣村司馬路縱穿南北而過。南距馬寨街道約1.5公里,北距甘肅省寧縣長慶橋鎮約7公里,故有陝甘(長武至甘肅西峰)通商要道之稱。

有兩個個自然村落,即庵里、羅家坡。轄5個村民小組,203戶,716人,農業人口702人。全村面積20平方公里,耕地1822畝,果園1350畝,以蘋果、小麥、玉米為主導產業。2012年,人均收入7965元。

庵里村是陝西省鹹陽市長武縣地掌鄉,是該縣蘋果優質高效生產技術推廣示範村,也是該縣重點建設的果業“一村一品”示範村。全村193戶、703口人,蘋果面積720畝,2006年總產量276萬斤,總產值240萬元,蘋果收入超過萬元的戶突破了130戶,占到了全村果農戶數的8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庵里村
  • 別名:庵里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陝西長武縣地掌鄉
地圖信息,
庵里,古名為菴李,古時侯,曾有一座尼姑庵和一座寺院,對此,民間有兩種傳說。一是,尼姑庵最後一位尼姑姓羅,寺院最後一位和尚姓李,二人便結為夫妻,生子留後,是為菴李。二是,甘肅省平涼一李姓男子游至此地,成為庵堂施主,一來二往,便與羅姓尼姑產生愛慕之情,不久便同居留後,菴李由此而得。關於村名,另有一說,相傳,唐代今曹公村有一規模比較大的寺院,由於寺院住持飛雲和尚和副主持安謐和尚離經叛道,劣跡敗露後,被官兵搗毀。飛雲和尚與安謐和尚僥倖逃脫,後飛雲和尚在鶉觚塬西部建了一個佛寺,取名飛雲寺,即今涇川縣飛雲鎮所在地。安謐和尚在鶉觚塬東部建了一個佛寺,取名安謐寺,誤叫安里寺。明洪武年間建村時,就依安里寺取做村名,將安誤為庵。二坪村因地處塬面和涇河川道之間的兩個坪地間而得名。
庵里村姓氏較雜,有李、陳、徐、馬、薛、楊、郭、崔、曹、鐘、何、剡、魚、周、惠、羅、申、王、趙、師等二十個姓氏組成。
上世紀人民公社時為庵里大隊,現為一個行政村,轄二坪自然村。
2007年以來,在“一村一品”建設工作中,縣果業局按照市、縣的總體安排,突出重點,狠抓落實,示範村建設工作進展順利。一是加大技術服務力度。果業局確定了一名領導和兩名技術員包抓示範村建設,在管理上積極推行有機果品生產,強力推廣“四項關鍵”技術,重點實施大改形、強拉枝,大改形整村推進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2007年還為村示範園全部進行了種草,發放了補貼套袋,安裝了黑光燈和誘蟲帶,修通了果園操作通道,提高了果園整體管理水平。二是組建了蘋果專業合作社,制定了章程,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統一製作了噴繪版面掛牌上牆,合作社對果用農資進行統購經銷,規範運作,提高果農組織化程度。三是加強人才培養和技術培訓。制定了人才培養計畫,成立了果農培訓學校,聘請了授課教師。2007年,組織村幹部先後參加了市、縣“一村一品”工作培訓班,縣果業局還分三次對全村所有果農進行了培訓,贈發了1000多份技術資料。四是加大扶持力度。果業局“百、千、萬”活動中,為了加快“一村一品”建設,為該村贈送了200瓶防治腐爛病農藥、100本科技書籍、1500份技術資料,並為范園購買了三葉草籽,為果農果園安裝了誘蟲燈、誘蟲帶。促進了示範村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庵里村“一村一品”建設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廣泛關注,省果業局、市農業局等都對示範村建設給予了充分肯定,也成為該村在發展“一村一品”工作的新動力。

地圖信息

地址:鹹陽市長武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