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庫老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潞江鎮
- 電話區號:0875
- 郵政區碼:678028
- 地理位置:潞江鎮南邊
- 面積:11.65平方公里
- 人口:2511
- 方言:西南官話
- 機場:保山機場
- 車牌代碼:雲M
基礎設施,農村經濟,文化教育,人口衛生,村務公開,基層組織,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621戶通自來水,有621戶通電,有600戶通有電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井60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1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00戶。
該村到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截止2009年底,該村距離最近的車站5公里;建有集貿市場5個。全村共擁有汽車16輛,拖拉機100輛,機車50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444.276畝,有效灌溉率為8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6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9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63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3戶。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00戶住土木結構住房,還有6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6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86萬元,占總收入的67%;畜牧業收入19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955頭,肉牛55頭);工資性收入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62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2人(占勞動力的5.99%),在雲南省內務工42人,到雲南省外務工30人。
文化教育
截止2009年底,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988平方米,擁有教師8人,在校學生152人,距離新城鎮中學2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3人,其中小學生152人,中學生31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人口衛生
截止2009年底,該村有農戶621戶,共有鄉村人口2511人,其中男性1314人,女性1197人。其中農業人口2508人,勞動力1540人,該村以漢、傈僳族、傣族族為主(是漢族、傈僳族、傣族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713人,傈僳族359人,傣族423人、彝族1人、白族7人、景頗族2人。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350人,參合率94%;享受低保11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3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2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379.937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00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政務公開、財務公開。
基層組織
截止2009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4人,黨員人數中男黨員63人、女黨員11人,其中少數民族黨員30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該村建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0人。
新農村建設
2009年後,按照雲南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人畜飲水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堅果、香料煙等特色產業,發展養殖業,發展勞務經濟。
地圖信息
地址:保山市隆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