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法大橋之戰,又稱浮橋之戰,發生於634年8月,是阿拉伯大征服中的一場大敗績。由於哈立德在攻克希拉之後被調往西線,其副手穆桑納·哈里斯(al-Muthanna)採取了收縮戰略。哈里發歐麥爾派阿布-奧拜德率軍6000-10000前往東線,接過指揮權,與波斯大將巴曼在庫法大橋以東發生激戰,結果被波斯人所用的戰象擊敗,阿布-奧拜德及其兩個兒子都戰死,阿拉伯人損失數千人,穆桑納僥倖逃脫。
基本介紹
- 名稱:庫法大橋之戰
- 發生時間:634年8月
- 結果:阿拉伯軍勝利
- 別名:浮橋之戰
事件背景,經過,結果,
事件背景
與此同時,開啟這場曠世鏖戰的艾卜·伯克爾因病去世,將哈里發之位留給了繼任者歐麥爾。遠在泰西封的波斯國王伊嗣俟三世,也要求手下的將領們嘗試展開反擊。只是苦於先前的損失規模太大,只得暫時停留在幼發拉底河東岸聚集兵力。這些動作自然難逃阿拉伯斥候們的縝密監視,並因此引來了新任哈里發的高度警惕。他很快就派阿布-奧拜德到東線戰場督軍,增援原來的哈立德副手穆桑納·哈里斯,並調撥給他一支約有6000-10000人規模的新募部隊。
在薩珊方面,此前因滯留首都而錯過烏萊之戰的巴曼,繼續被國王委以領兵重任。由於邊境上的阿拉伯基督徒盟軍已基本消耗完畢,他此時只能更加依賴那些從帝國各東部省份趕來的援軍。其中,主要靠印度人駕馭的戰象分隊,還是首次被投入到反擊穆斯林的戰爭中來。但至關重要的騎兵力量依舊匱乏,迫使這位波斯大將只能尋求單純的防守反擊策略。在預判到對手會繼續向北征伐後,又把主營地設到位於兩河中游的庫法城附近。因為那裡有一座可以直接過河的大橋,所以對參戰雙方而言都非常重要。
經過
公元634年8月,阿布-奧拜德和他的穆斯林遠征軍抵達庫法附近,發現波斯人的營地已穩固豎立在幼發拉底河對岸。但這位新上任的東部戰區統帥,卻根本不把對手放在眼裡,覺得能輕而易舉地將對方全部消滅。加之薩珊王師也的確沒有在橋頭位置布防,進一步誘使全體阿拉伯人的大膽渡河。特別是具有貴族身份的騎兵,直接策馬從大橋上踏過。期間也沒有遇到敵方部隊的任何阻攔,直到全軍都安然登上河流的東岸。
值得一提的是,波斯大將巴曼的副手,居然擁有希臘式的名字--加里努斯。如果不是在早年戰爭中叛逃東方的拜占庭舊將,也極有可能是被薩珊騎兵擄到兩河流域的羅馬後裔。考慮到當時的薩珊王家武裝,對步兵的依賴程度日益加深。應該是企圖效仿老對手羅馬,組建起更有戰鬥力的重裝分隊。加之兩河流域的中游,也的確存在幾個安置西方戰俘後裔的城鎮,足見穆斯林入侵給波斯造成的重大壓力。畢竟,類似事情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怪局。
不過,輕敵冒進還是給穆斯林陣營造成不小的麻煩。由於大部分阿拉伯人都不曾見識過大象,因而在遭遇薩珊軍隊的鐵騎+戰象組合後,立即因缺乏經驗而顯得手足無措。這對慣於採取兩翼包夾戰術的他們而言,無疑是非常要命的事情。在中路嚴陣以待的波斯步兵,同樣沒有給剛剛渡河的阿拉伯人以太多機會。他們繼續用厚實的密集陣佇列,將對方限制在大橋附近的極其有限空間內,盡最大努力的為側翼重兵爭取時間。
很快,阿拉伯騎兵就因胯下戰駒的驚慌而陷入被動。阿布-奧拜德為扭轉頹勢,強行策馬上前,攻擊一頭全身呈白色的顯眼大象。然而,還沒來得及用手中的利劍砍傷對方,就被憤怒的大象用鼻子拉扯墜馬。這位有勇無謀的前敵大將,也因這次糟糕的進攻選擇而被直接踩扁腦袋。波斯人則乘勢在兩翼發起反撲,逐步將失去銳氣的穆斯林武士們向戰場中線位置擠壓。原本還戰意盎然的阿拉伯步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讓恐慌情緒開始在軍中瀰漫開來。阿布的兩個兒子先後站出來接過指揮大權,卻根本沒法止住混亂,自己也在漸漸縮小的包圍圈中斃命。
結果
眼看沒有任何獲勝希望,向來以不要命打法著稱的穆斯林士兵,也終於出現了士氣崩潰情況。於是,一位名叫阿里的首領主動站出來,帶著部分志願者掩護所有人向幼發拉底河西岸撤退。也正是依靠這些勇敢者的拚死抗爭,讓不少阿拉伯人得以通過大橋撤退至安全地帶,其中就包括哈立德調走後一度負責東線戰事的穆桑納·哈里斯和他的少數親衛。然而,不可控的混亂局面,還是讓不少倒霉蛋被自己人擠入水中淹死。
步步緊逼的薩珊士兵,也不願放過任何實施報復的虐殺機會。僅僅是因為本方的騎兵數量太少,才沒有繼續展開渡河追擊。但他們利用戰象所帶來的不對稱優勢,已經讓至少3000-4000名敵軍折戟沉沙。從而獲得了自穆斯林陣營入侵以來,對阿拉伯軍方面的最大勝利。
對於這個早就暮氣沉沉的老大帝國而言,無異於徹底偃旗息鼓前的最後一劑強心劑量。雙方也將不約而同的在繼續展開增兵行動,直到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卡迪西亞戰役中分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