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普蘭之墓》是拉威爾為紀念十八世紀的法國作曲家庫普蘭而作,包括前奏曲、賦格、佛蘭舞曲、里戈頓舞曲、小步舞曲、托卡塔,分別獻給他的六位在一戰中犧牲的友人,“墓”的實質是“碑”。原曲為鋼琴組曲,後改編成管弦樂曲,改編時捨棄了賦格和托卡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庫普蘭之墓
- 外文名:Le Tombeau de Couperin
- 作者:Maurice Ravel
- 類型:樂曲
樂曲分析,第一首《前奏曲》,第二首《賦格》,第三首《福蘭納舞曲》,第四首《利戈東舞曲》,第五首《小步舞曲》,第六首《托卡塔》,特點,
樂曲分析
這組鋼琴套曲作品一共有六個樂章,每個樂章都是以一種巴洛克鍵盤舞曲體裁為藍本而作,分別獻給他犧牲的七位戰友(其中第四首是同時獻給一對兄弟)。
第一首《前奏曲》
(Prélude)里流暢靈動的三連音長流不息,雙手的旋律互相模仿,仿佛是一個混合了多種色彩的聲音漩渦,帶來令人舒暢無比的流動感。
第二首《賦格》
(Fugue)雖然是用了複雜精密的三聲部自由復調手法寫作,卻單純地散發著簡潔無暇的悽美色彩和絲絲冷靜的高貴氣質。
第三首《福蘭納舞曲》
(Forlane)的體裁來自一種古老的義大利民間舞曲,曾被庫普蘭多次採用於他的重奏組曲內。這個樂章也是整個套曲中最能明顯突出拉威爾標誌性寫作特點之一,就是如何把古老典雅的傳統舞曲格調與尖銳創新的二十世紀和聲混合出超然獨特的味道。
第四首《利戈東舞曲》
(Rigaudon)是來自法國普羅旺斯古老的舞曲。這個樂章共有三大段落,每段旋律開端雖然都採用了同樣的迴轉音型動機,卻展開了鮮明有趣的對比。第一段落是一首C大調輕快而典雅的舞曲,第二段是一首略帶傷感的田園詩般親切的C小調歌曲,而第三段落是第一段落的再現。
第五首《小步舞曲》
(Menuet)瀰漫著一種超凡脫俗的思古幽情,仿佛是一段對往事漫不經意的敘述,當中卻經歷了希冀、等待、焦慮、激動、失望、無奈、自憐等情感變化。這個慢樂章所營造出的高貴而悲涼之情美得讓人心碎。
第六首《托卡塔》
(Toccata)是全曲技巧最難的樂章,活躍的主題由無窮動韻律式的短音符裝飾而成,中間也不缺偶爾的抒情變化。樂章的結尾仿佛是要把整首套曲一直醞釀著的激情毫無保留的釋放出來,在無限動感和熱情中結束全曲。
特點
拉威爾對舞曲形式有特殊偏愛。一般的舞曲作品多通俗而輕快,拉威爾的舞曲卻處理得典雅精緻、明晰優美,在紛繁的配器、搖弋的色彩後散發的是絲絲冷靜的高雅,即使非常活潑的舞曲也是如此。這部作品吸引我之處是音樂中所瀰漫的超然物外的思古美感,特別是小步舞曲所營造的悲傷高雅之情境實在美得讓人心痛。
雖然拉威爾非常迷戀古老樂風,《庫普蘭之墓》採用的也都是早期的音樂體裁,但大量的和聲卻以現代手法來處理,這在佛蘭舞曲中特別明顯,尖銳的現代和聲與典雅穩重的古典舞曲格調形成有趣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