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庫恩,T.S.
- 出生地:辛辛那提
- 出生日期:1922年7月18日
- 職業:美國科學史家
1952年開始講授科學史,1958~1959年在斯坦福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從事研究工作,60~70年代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979年在麻薩諸塞理工學院任教,1980年起參加該院“科學技術和社會計畫”的工作。庫恩從50年代轉向科學史、科學哲學的教學和研究,成為當代科學哲學中歷史-社會學派的主要代表。
庫恩在1962年發表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系統闡述了一種從西方看來十分新穎的科學觀,即把科學看作一定的“科學共同體”按照一套共有的“範式”所進行的專業活動,而不是一個不斷增長的龐大的知識堆。由此出發,他描述了一種常規時期和革命時期相互交替的科學發展模式。在他看來,科學首先是在“範式”支配下,為解決“範式”所提出的“疑點”的高度定向的研究活動,這是科學的常規活動;只有當已有的“範式”不足以應付新的問題的挑戰時,這個常規的發展才會暫時中斷,科學便因此陷入危機,最後導致新“範式”取代舊“範式”的科學革命。
庫恩所說的“範式”是指科學共同體的共有信念。一方面,這種信念決定著某種“形上學模型”即自然圖象以及某種價值標準,並由此形成各種不同的形式系統或符號系統(它體現著科學中的哲學或世界觀因素。“範式”的更替意味著世界觀的變革)。另一方面,這種信念又建立在具體的科學成就,主要是重大理論成就的基礎上,例如N.哥白尼的日心說(見地心說和日心說)、I.牛頓的經典力學、A.L.拉瓦錫的氧化學說(見燃素說與氧化說)、C.R.達爾文的進化論(見達爾文主義)和A.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等等。這些成就不僅提示了一種新的思路、新的思想框架,而且提供了一個可供模仿的具體範例,從而規定了一定時期中這門科學的發展道路和工作方式。庫恩後來建議把“範式”改稱為“專業母體”,就是為了突出它作為科學家開展專業活動的基礎的意義。由此庫恩強調,科學之所以為科學,就在於它能夠把自己聚焦到狹小範圍內的比較深奧的問題上。他認為科學雖然需要發散式思維或批判思維,以便及時地打破過時的範式,但卻更需要收斂式思維或教條思維,以維持一種傳統,從而保證科學的穩定發展。
庫恩的這種科學觀打破了把科學單純看作一個認識過程的傳統觀念,從而把科學置於一個廣闊的歷史發展背景上。他所提出的"範式"不同於作為認識結果的“理論”,而是科學發展的歷史形態,是科學共同體進行科學活動的工具;它也不是科學已有成就的記錄,而是科學未來活動的指南。在庫恩看來,科學發現和選擇的過程並不等於科學的邏輯論證過程。一種新的理論的提出和評價,首先取決於整個社會文化背景、科學共同體的偏好以至於科學家的個人癖性。因此他指出,科學發現和評價的過程首先是社會學和心理學問題,而不是邏輯問題。這樣,庫恩就在科學哲學中,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科學作為一種人的社會活動及其歷史發展過程這個側面,把科學從認識論範疇放大到社會歷史範疇。這種歷史主義有力地補充了科學哲學中傳統邏輯主義之不足。但是與此同時,庫恩又在一定程度上把科學的發展歷史同科學的邏輯論證對立起來,認為不同的“範式”只是應付不同問題的工具,它們在邏輯上是不可通約的。這就截斷了人類認識通過科學不斷地從低級趨於高級、從相對真理趨於絕對真理的連續發展過程,從而表現出某種相對主義和工具主義的傾向。80年代以來,庫恩比較注意科學語言的研究,試圖從語言方面找到擁有不同“範式”的不同科學共同體之間的區別和聯繫,藉以擺脫他割裂科學的歷史和邏輯所造成的困境。但是迄今未取得顯著的效果。
庫恩的主要著作,除《科學革命的結構》(1962)以外,還有:《哥白尼革命》(1957)、《必要的張力》(1977)、《黑體理論和量子不連續性,1894~1912》(197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