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姓

底氏屬全國分布姓氏,散見各種地方志和史跡。《中國姓氏大全》:西漢魯侯奚涓母為底氏;唐寧州有底氏;明有甘肅巡撫底蘊。底姓,也是回族姓氏之一。當代主要分布在西北等地區,河北和北京等地有所分布,尤以河北石家莊的高頭、談下、九門等村居住較多。(從明禮部對底蘊墓祭禮,考城底氏古墓藏,底蘊為漢人,後裔有信奉伊斯蘭教,改馬姓。由此可知,回族底姓應該與以上底姓無關)河南開封的韓湘坡也有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底姓
  • 拼音:dǐ
  • 注音:ㄉㄧˇ
  • 淵源:源於姬姓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淵源一,淵源二,淵源三,淵源四,淵源五,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底嘉慶,底 傑,底建平,底瑞君,底胤,底天休,

基本介紹

底[底,讀音作dǐ(ㄉㄧˇ)]
底姓

姓氏淵源

淵源一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王朝卿士尹吉甫,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毛詩崧高序鄭箋》中記載:“尹吉甫,周之卿士也。尹,官氏。”著名姓氏學家王符在《潛夫論·志氏姓》中記載:“尹吉甫相宣王者大功績,詩云,‘尹氏太師,維周之底’也。‘底’今作‘氐’。鐸按:此蓋魯詩。氐、底古通,毛詩用借字。”古代學者所述的“周之底”中的“底”,是指春秋時期西周王朝的氐山,即古蜀國湔氐山,今岷山。“尹氏太師,維周之底”,就是說尹吉甫一直把周王朝的國境控制保障到西南邊境的岷山一帶。岷山,為東周王朝的西南邊境,是岷江、涪江、嘉陵江上源白龍江和黃河支流白河、黑河的分水源地,介於川、甘邊境,南北逶迤五百多公里,故有“千里岷山”之說。甘肅境內為岷山北段,由花爾蓋山、光蓋山、迭山、古麻山等組成;四川境內為岷山中南段,有紅崗山、羊拱出、鷓鴣山、雪寶頂等,是岷山的主體部分,或認為龍門山和邛崍山是岷山余脈。岷山為強烈隆升的褶皺山地,山勢北段為北西向,南段轉為東北向,山脊海拔4000~4500米。主峰雪寶頂位於松潘縣城東二十餘公里,海拔5588米,是四川省境內著名山峰之一。千里岷山是古代蜀國的主要發祥地。
尹吉甫,是周宣王姬靜時期的執政卿士,對“宣王中興”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人物,是西周奴隸制王朝的一代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和哲學家,他的“天生丞民,有物有則”之說,同為儒家和道家所提及,成為儒家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初淵源和引用例證之一。尹吉甫的出身地,在歷史上有五種說法:一說是西周房州青峰人(今湖北十堰青峰),一說是西周封鉅人(今河北滄州南皮);一說是西周中都邑人(今山西平遙),一說是古蜀國江陽人(今四川瀘州石洞),一說是古蜀國湔氐山人(今四川岷山)。
周宣王姬靜初年(公元前820年),輔弼周宣王的大臣有尹吉甫、仲山甫、方叔、召伯虎等,其中的尹吉甫為朝政中樞的重臣。周宣王英明有道,“任賢使能”,使“周室赫然中興”,百姓安居樂業,這與尹吉甫輔佐的功勞分不開的。
周宣王五年六月(公元前823年4月),獫狁族遷居焦獲,進攻涇水北岸,危及東周,“宣王勵精求治,命吉甫北伐獫狁”。尹吉甫親率大軍反攻到太原,取得大勝,又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陽)主持徵收南淮夷等族的貢賦,功績卓著,深得周宣王器重。據史籍《東周列國志》記載:“宣王晚年病重彌留之際,召見老臣尹吉甫和召虎於榻前,曰:‘朕賴諸卿之力,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伐,四海安寧,不料一病不起!太子宮湟,年雖已長,性頗暗昧,卿等協力輔佐,勿替世業!’”周宣王逝世時,立其子周幽王,尹吉甫乃是佐命之臣,不久謝世。尹吉甫曾作《大雅·庶民》。“吉甫作頌,穆如清風”。還有《大雅·嵩高》、《大雅·江漢》、《大雅·韓奕》等詩篇。他的詩歌主要是歌頌和讚美周宣王的功績,但對周宣王疏遠賢臣等過失,也作了善意批評。如在《大雅·烝民》中記載:“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宣王君德有失也,仲山甫則能補之”。又如在《大雅·嵩高》一文中對周宣王含有諷意。他的詩歌真實地反映了周宣王的“功"與“過”,對其作了正確地評價。尹吉甫的詩對於歷代進步詩人影響較大。說尹吉甫是西周房州青峰人(今湖北十堰青峰)的依據:是周宣王曾命詩人李孫賦《詩經·小雅·六月》曰:“戍車既安,如輕如軒;四牡既佶,既佶且閒。蕁戍獫狁,至於太原,文武吉甫,萬邦為憲。”“言中興佐命之臣,炳炳麟集,而維武經文,內安外攘,舍吉甫更莫與竟,頌詩者心竊企慕焉。周室中興,蓋內史尹公勛居多”。在宋朝時期出土的尹吉甫珍貴遺物“兮甲盤”,也叫“兮伯吉父盤”,上銘文一百三十三字,記述了吉甫征伐獫狁和徵收南淮夷貢賦的事跡。尹吉甫死後,葬於十堰青峰山,今碑文尚存。明朝嘉靖間,知縣夏維寧為其專修一坊,曰:“忠孝故里”。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重修十堰房州縣城,曾石刻“忠孝名邦”四字鑲嵌東門城樓。清朝時期十堰地方志《鄖陽府志》中記載,說尹吉甫是湖北青峰人,留有歷史遺蹟在。而清朝貢生張開隱也有詠房州青峰佳景云:“記得房陵古號州,青峰更見景多幽。山為文峰巒環繞,寺有清泉水長流。同治年間仙佛在,尹公墓側斷碑留。”舒新城主編《辭海》中華書局1947年版載:“尹吉甫:周房陵人,宣王修文武大業,進迫京邑,奉命北伐,逐之太原而歸。”到如今還有《詩經》中的詩句在湖北青峰山盛傳,青峰流域曾是賀龍元帥率領紅三軍到達的地方,民間傳說,賀龍對湖北青峰的尹吉甫也有耳聞。
說尹吉甫是西周封鉅人(今河北滄州南皮)的依據是:尹吉甫在滄州南皮今碑文尚存。尹吉甫墓位於河北滄州南皮縣城東三公里處,現墓封土很小,墓碑現存於縣文保所。文武兼備,是周朝有名的“文以附眾,武以威敵”的賢臣,死後葬於此地。1982年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說尹吉甫是古蜀國江陽人(今四川瀘州石洞)的依據是:四川瀘州有尹吉甫撫琴台遺址。山西個別地方的地方志也記載說尹吉甫是四川瀘州人。而說古蜀國湔氐山人(今四川岷山),與前說大致相同。
說尹吉甫是西周中都邑人(今山西平遙)的依據是:山西平遙古城有尹吉甫點將台、墓和墓碑遺址。尹吉甫謝世後,就埋葬在這裡。他的墓冢坐北朝南,至今猶存。明朝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知縣周之度於墓前豎了通碑,上書《周卿士尹吉甫神道碑》。此碑曾一度埋沒,1983年在墓南一百米處出土後,才又重新豎立於原位。如今,在湖北、河北、四川、山西四省,都留有尹吉甫的歷史記載和遺蹟,尹吉甫在各自的地方都有歷史名望,都認為是各自地方的人,但沒有人爭論和從根本上論證尹吉甫的籍貫。尹吉甫的名望在中國軍事和哲學、文化領域影響較大,孔子、老子對尹吉甫都比較推崇,但是近代以來尹吉甫的名氣倒確實沒有諸葛亮大,例如湖北襄樊和河南南陽,就曾為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的“臥龍崗”何在而爭得不可開交,從市長、文化名人、官員、學者,到市井百姓,都爭的要打起架來,原因在於爭奪“名人文化資源”的經濟利益。但是湖北十堰、河北滄州、四川瀘州、山西平遙等,誰都沒有爭奪過“尹吉甫名人文化資源”。尹吉甫“天生丞民,有物有則”的思想,曾為北京大學著名哲學大師、學者張岱年研究和考證過,他認為是孔子、老子時代之前的哲學家,是中國“天人合一”思想最初起源。如若尹吉甫確然出身於古蜀國湔氐山,則鑒於“氐、底古通”,底氏的來源就有明確出處了。古蜀國氐山人,以居邑名稱為姓氏,稱底氏、或氐氏,就在情理當中了。
據典籍《中國姓氏詞典》中記載:“西漢魯侯奚涓之母為底氏;唐寧州有底氏;明有甘肅巡撫底蘊。

淵源二

源於回族,出自先民姓氏尾音,屬於以夷語讀音漢化為氏。據文獻《中國回族大辭典》中記載:底氏,回族姓氏之一。經中外史家研究,回族姓氏多源於西域各民族以及阿拉伯人常用人名的譯音。如泉州歷史上因蒲姓回回就以阿拉伯人原名abll為姓氏,漢音為“蒲”。阿拉伯人男子姓氏的尾音多有“den”音,漢音單讀為“底”或“尼”,或渾讀為“底尼”,字義為“宗教信仰”。以先民姓氏尾音漢化為姓氏,是回族姓氏中重要的來源之一。
回族底氏,便即源於先民姓氏尾音“底尼”,漢化為“底”,稱底氏,世代相傳至今。

淵源三

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族赫書氏部族將領禾速嘉·兀底,屬於以先族名字諧音漢化為氏,或避難改名為氏。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中記載,滿族赫書氏,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乃金國舊姓“和速嘉氏”,屬於以姓為氏。赫書氏部族世居葉赫、吉林烏拉,後多改為改漢字單姓為赫氏、書氏等。在金國末期的諸多將領中,有位著名的總帥叫禾速嘉·兀底。金哀宗完顏·寧甲速執政時期,歸德府(今河南商丘)知府石盞·女魯歡晉為樞密副使、權參知政事,後被蒲察·官奴所殺,禾速嘉·兀底便代石盞·女魯歡為金國總帥。後發生了兵變,蒲察·官奴使二兵召禾速嘉·兀底,並說明自己是善意的,不會加害之。禾速嘉·兀底聽了很高興,便給那兩個傳信的使者各金十星,一同去見蒲察·官奴。誰知這兩個小卒恐受金事泄,於路上乾脆將禾速嘉·兀底殺了。不久的宋理宗趙昀端平元年(金哀宗完顏·守緒天興三年,大蒙古國木亦堅汗孛兒只斤·窩闊台六年,公元1234年),蒙古汗國監國孛兒只斤·拖雷率軍聯喝宋軍攻金國,金哀宗自縊,金國滅亡。
金國滅亡之後,禾速嘉·兀底的子孫在分逃過程中,有一部分人取其先祖名字“兀底”為姓氏者,漢化稱底氏,以避蒙宋聯軍所害,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其他族人退入遼東,至明朝時期將和速嘉氏改稱赫書氏。

淵源四

源於官位,出自唐末五代時期官吏小底,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小底,是唐時期即有的內宮官職稱謂。其實,“小底”原來並非官職,而是專指凡供役使者,是帝王貴胄們的奴僕,後來逐漸形成內宮官職稱謂,全稱為“黃門小底”。例如,後晉高祖石敬瑭時期的皇城使劉承規,原來就是一名黃門小底,其在史籍《晉公談錄》中就有記載。
在小底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底氏,世代相傳至今。

淵源五

源於官位,出自唐末五代時期官吏底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底,在唐朝時期原來為政府核心公文的確稱,在典籍《春明退朝錄》中有記載:“公家文書稿,中書謂之草,樞密院謂之底,三司謂之檢。秘府有梁朝宣底二卷,卽貞明中崇政院書也。”底史,即負責編纂樞密院公文之小吏,類如今天中央檔案館的館員,隸屬於樞密院管轄。
在底史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底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底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古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八百十六位,以河南、遼東為郡望。
底氏是一個具有全國性分布的姓氏,散見於各種地方志和史跡,尤以河南省為多。今中國的西北地區,河南省的商丘市民權縣、漯河市、洛陽市,河北省的藁城,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和浩特市、湖南省的湘西地區,四川省的成都市雙流縣、洪雅市、眉山市,台灣省等地,均有底氏漢、回兩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底嘉慶

(公元1953~今),回族;陝西漢中人。著名集郵愛好者。主集郵票郵品;兼集火花、煙標。

底 傑

(公元1956~今),回族;河北蒿城人。著名公安幹警,刑事技術專家。高級工程師。
1986年畢業於河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現任張家口市刑事警察支隊支隊長,張家口市刑事技術研究所所長,中國醫科大學兼任付教授。二十餘年來,參與指揮一系列重特大刑事案件的偵破工作,先後領導組建張家口市刑事技術研究所,中國醫科大學法醫教學基地和法醫鑑定中心。
1992年與李克勤合作完成了BC25型痕跡比對測量儀的研製工作,同年獲河北省公安廳科學進步二等獎,申報國家專利,1993年獲公安部科學進步三等獎。主要著述有《電視機爆炸一例》、《兩種新型現場勘查檢驗新方法、新工具》、《發光粉顯現汗痕跡手印的探討》、《螢光粉末顯現手印方法及專用工具》等。

底建平

(公元1977~今),河北張家口人。目前在北京工作。

底瑞君

(公元1981~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人。著名報社編輯。

底胤

(不詳~今),北京人。著名托福/SAT教師,又名順哥。

底天休

(1874-1947),字友韓,號迂滯山人,民權縣王橋鄉底莊村人。少時受到良好的教育,光緒年間考中秀才,此後兩次鄉試皆不第。面對清廷腐敗,喪權辱國,他曾赴北京等地尋求救國之道,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中華民國成立後曾任睢縣公款局局長。民權建制後,任民權縣自治襄辦員、王橋區校董。任王橋校董時,曾率眾扒廟,創辦王橋高級國小。民權淪陷後,底天休卸任行醫,直至終老。作為一位舊時代的知識分子,底天休經歷了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戊戌維新、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五四”運動、北洋軍閥混戰、北伐戰爭、十年內戰和抗日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他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用詩詞的形式記錄下來,寫出了許多反映時代、抒發胸臆的詩篇,晚年匯集成冊,取名《靜默齋詩稿》。該詩稿經他的後輩整理,於2005年6月出版。除了寫作詩詞外,他還著有《瘟病條辯歌訣》(三冊)、《陳氏方歌補義》、《〈說文解字〉淺釋》、《易象哲學》、《佛經注釋》、《興興集》等。除《陳氏方歌補義》外,皆散失於“文革”期間。
相關資料:
史志記載
《民權縣誌》(1995年版):底天休簡介
傳世作品
底天休:《靜默齋詩稿》
今人評介
陶景軒:底天休和他的詩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