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幾社,幾社六子,陳子龍,夏允彝,杜麟征,徐孚遠,周立勛,彭賓,最後命運,
幾社
他們的文學主張頗受前後七子的影響,反對"公安""竟陵"。但他們是站在現實政治的基點上尊古復古的,作品對時政的混濁,民生的疾苦有所揭露。明亡後的作品表達了對故國的懷念。清兵南下時,夏允彝、陳子龍等人曾起兵抗清。
崇禎元年(1628年),張溥、周鐘以選貢生入都,杜麟征和夏允彝也來到京師,並相互結識。他們“目擊醜類猖狂,絕緒衰息,慨然深結,計樹百年。”於是杜麟徵等約同在京師的28人結燕台十子之盟,主要有:杜麟徵、米壽都、陳肇公、楊廷樞、羅萬藻、艾南英、章世純、朱健、朱薇、張采、宋存楠(後改名宋征璧)、夏允彝、王崇簡等。當時東林人士受到閹黨的沉重打擊,在朝中的勢力極弱,只有黃道周、鄭鄤等人在位。燕台十子之盟的成員與他們“深相接納,時一過從,借文章欣賞通達聲情,冀得一日遇合,翻已覆之局,扶不絕之線。”燕台十子之盟,從一開始就確立了繼承東林的事業,參與政治,與閹黨鬥爭的宗旨。
因為久試不第的關係,杜麟征和夏允彝便謀求以文會的方式聯合松江的士人,共同鑽研製藝。在天啟七年(1627年)到崇禎元年(1628年)之際,太學生楊廷樞上書言魏忠賢配享文廟一事,幾墮不測。戊辰會試,蘇松地區只有張采和杜麟征等三人得中,燕台十子的大部分都落第。諸人南下之時,“相訂分任社事,昌明涇陽之學,振起東林之緒,以仰副去邪崇正之新主。”崇禎二年(1629年),復社和幾社成立,分別有《國表》之刻和《幾社六子會義》之刻。張溥是復社的創始人,陳子龍、夏允彝等人則是幾社的創始人。
幾社命名的由來,據杜登春《社事始末》,“幾者,絕學有再興之機,而得知其神之義也。”姚希孟《壬申文選序》亦云:“近有雲間六、七君子,心古人之心,學古人之學,糾集同好,約法三章。”可見幾社的建立,也旨在“心古人之心,學古人之學”。這一主張在陳子龍的《壬申文選凡例》得到集中的體現。
按照《社事本末》的記載,幾社倡立的元老是“幾社六子”:杜麟征、夏允彝、周立勛、徐孚遠、彭賓、陳子龍。實際上,應該是“幾社七子”,另外一個是李雯。可能因為李雯在鼎革後仕於新朝,杜登春才有意將他的名字抹掉。在幾社剛一成立時,只有六個人。這年陳子龍二十歲,“聞是舉也,奮然來歸。”諸人為他“精通經史,落紙驚人”的才學嘆服,於是成七子之數。他們鼓吹:“絕學有再興之幾,而得知幾神之義”(杜春登《社事始末》),故名“幾社”。他們的文學主張頗受前後七子的影響,反對“公安”、“竟陵”。但他們是站在現實政治的基點上尊古復古的,作品對時政的混濁,民生的疾苦有所揭露。明亡後的作品表達了對故國的懷念。清兵南下時,夏允彝、陳子龍等人曾起兵抗清最終壯烈殉國。
自從崇禎元年(1628年)的燕台十子之盟以來,一直到福台新詠社,幾社存在了近半個世紀。從崇禎二年(1629年)幾社正式成立到崇禎十五年(1642年)幾社正式分出求社和景風社,是幾社最穩定興盛的時期。由於幾社七子的努力,這個時期確定了松江社局的宗旨,奠定了松江社局的學術基礎和聲望,也造就了鼎革後推動松江社局繼續發展的人才。所以這十年當是幾社發展最重要的階段,幾社的經世之學和文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奠定了幾社的學術文化基礎。鼎革後,幾社及其分支一再分化,雖然派別很多,但仍逃不出幾社的範圍,象原社和春藻堂,就是想依循幾社,恢復幾社(1629-1642)的局面。但時代的變遷,決定了他們的願望不可實現。鼎革後松江三十餘年的社局,可以說是鼎革前幾社的延續。幾社的骨幹顧開雍和杜登春在這幾十年里與松江的社局相始終,正說明了這一點。儘管鼎革後松江社局中幾社之名漸微,但它的影響卻漸增。可見松江的社集,其原原本本,都在幾社。
幾社六子
陳子龍
陳子龍(1608-1647),字臥子,號大樽,松江華亭人。陳子龍是“幾社六子”之一,雖然在加入時最年輕,但是很快以其傑出的詩文才能成為幾社的領袖,與夏允彝被世人合稱為“陳夏”。陳子龍詩、詞、文、賦兼工,詩歌方面,被譽為明代最後一位大詩人,朱東潤和施蟄存等人更是認為其詩歌代表明代詩歌最高成就,詞方面,陳子龍被公認為“明代第一詞人”;並對清代詞的復興造成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陳子龍策論散文別具一格,吳偉業認為其散文可媲美蘇軾、蘇轍兄弟(吳偉業《梅村詩話 陳子龍》:“其四六跨徐、庾,論策視二蘇,詩特高華雄渾,睥睨一世。”);陳子龍駢賦深得戰國和漢代駢賦名家之妙,留存篇目雖少,但是精品卻不少,被一些人推許為“明代駢文第一”。陳子龍崇禎十年中進士,官至兵科給事中,明亡後,堅持抗清,被捕,被押途中趁守卒不備跳水自殺殉國,年僅39歲。
陳子龍因為抗清而死,他的作品在死後一百多年一直是禁書,不能公開流傳出版,導致一些珍貴的明末別集刻本漸漸散佚甚至絕版,直到乾隆年間,乾隆表彰明代忠烈,陳子龍等26人獲得級別最高的“專謚”,諡號“忠裕”,他的作品才開始公開流傳,民間熱心人士和他的文學思想追隨者開始蒐集刊刻他的全集。經過王昶等人的長年累月的努力,陳子龍生前所寫的各種體裁的作品,多數被收集在清嘉慶八年(1803)刊行的《陳忠裕公全集》中,另外一部分文章收錄於《安雅堂稿》。《安雅堂稿》是明末刻本,為陳子龍自選文集,王昶等人發現這個珍貴刻本時,《陳忠裕公全集》已經刊刻完成且將付印,因此只好不將《安雅堂稿》收入,因此《陳忠裕公全集》是“非足本”,並非真的“全集”。即使如此,《陳忠裕公全集》的出版仍然具有重大意義,表明一代文學宗師的作品終於基本上被收齊出版。
陳子龍詩文集有《屬玉堂集》、《平露堂集》、《陳李倡和集》(與李雯的詩歌合集)《湘真閣稿》、《三子新詩合稿》(與李雯、宋征輿的詩歌合集)、《焚餘草》(明亡後陳子龍學生王澐蒐集的詩詞遺稿)諸稿;詞集有《江蘺檻》、《湘真閣存稿》。這些詩詞文在嘉慶年間被收入《陳忠裕公全集》。
夏允彝
夏允彝(1596~1645),字彝仲,號瑗公,松江華亭(今屬上海松江)人,夏完淳之父。萬曆四十六年(1618)舉人,崇禎初年,與同郡陳子龍、徐孚遠等人結成“幾社”,為“幾社六子”之一。崇禎十年(1637)進士,任福建長樂縣知縣,能體恤民情,革除弊俗。7年後,李自成攻陷北京,明室福王在南京監國,任命他為吏部考功司主事。次年,清兵進攻江南,他與陳子龍等起兵抗清,兵敗,於同年九月十七日投水殉節,時年50歲,死後謚“忠節”。著有《夏文忠公集》、《私制策》、《倖存錄》等。夏允彝文學造詣和民族氣節,和陳子龍齊名,世稱“陳、夏”。
杜麟征
杜麟征,生卒年不詳,明朝人。畿社六子之一。杜麟征為崇禎四年(1631年)進士。崇禎二年(1629年),夏允彝、杜麟征二人以“老困公車,不得一二時髦新采,共為薰陶,恐舉業無動人處”,與夏允彝、周立勛、彭賓、徐孚遠、陳子龍等六人,在松江成立“幾社”,社名的含義:“絕學有再興之幾,而得知幾其神之義也”。稱為“幾社六子”。有一子杜登春。
徐孚遠
徐孚遠(1599—1665),字闇公,晚號復齋,江蘇華亭(今屬上海松江)人,為萬曆首輔徐階小弟徐陟的曾孫,明末詩人。崇禎二年(1629)陳子龍、夏允彝、徐孚遠、彭賓、杜麟徵、周立勛六人組成文社“幾社”,以道義文章名於時。與陳子龍、夏允彝交厚,為“幾社”創始人之一,並加入“復社”。崇禎十五年(1642)舉人。時民變迭起,天下大亂,乃研習兵法,有救國利民之志。曾與陳子龍主編《皇明經世文編》。 明亡後曾起兵抗清,後追隨鄭成功到台灣。著有《釣璜堂集》、《幾社會義集》等。
周立勛
周立勛,字勒卣,茂源從子,與同里陳子龍、夏允彝齊名,為“雲間五子”、“幾社六子”之一。以太學生屢試不第,留滯南雍,未幾客死金陵(南京),年四十三卒。幾社同人中,朱灝最長,立勛次之。
彭賓
彭賓,字燕又,一字穆如,江蘇華亭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清世祖順治初前後在世,明崇禎三年(公元一六三O年)舉人。入清,官汝寧府推官。彭賓與夏允彝、陳子龍友善,而文章則各成一格。彭賓去世後,遺稿散佚,康熙末其孫士超掇拾殘剩,為《搜遺稿》四卷,凡文三卷,詩一卷,《四庫總目》始傳於世。
最後命運
徐孚遠少時,嘗與陳子龍、夏允彝言志,慷慨流涕說:“百折不回,死而後已。”夏允彝說:“吾僅安於無用,守其不奪。”子龍說:“我無闇公之才,而志則過於彝仲,顧成敗則不計也。”後三人皆如其言。夏允彝在抗清失敗後,為避免再次受失敗的打擊,殉國;陳子龍繼續抗爭,最後被捕,在押往南京受審途中跳水自殺,英勇殉國,徐孚遠漂流海外,繼續抗爭。這三人是幾社中最有氣節者。
至於杜麟征和周立勛均在明朝滅亡前病逝,彭賓後來當了清朝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