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型的文化與數學型的文化》是牟宗三所著作品,出自於《牟宗三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編者是王興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幾何型的文化與數學型的文化
- 作者:牟宗三
- 作品出處:牟宗三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 編者:王興國
作者簡介,編者簡介,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牟宗三(1909—1995),哲學家及哲學史家、教育家,大學教授,當代新儒家的精神領袖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山東棲霞人,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1949年去台灣;曾獲台灣“行政院”文化獎,香港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一生志業在“哲學地建立中國哲學”,復興與光大中國文化,其研究幾乎遍及與涵蓋哲學的所有領域並均有重要建樹;其著作具有廣泛的影響,其寫作被認為開創了一種獨特文體——“牟宗三體”;其教學思想深刻,教學藝術一流,被譽為“說法第一”的大宗師,對學生影響至深至巨,桃李滿天下。牟宗三哲學是中國哲學的重要典範,代表了中國哲學發展至現當代的巔峰;牟宗三被認為是自朱熹和王守仁以來足以代表中國哲學水準的最偉大的中國哲學家。
編者簡介
王興國,哲學博士,深圳大學國學研究所與哲學系教授、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編輯部主任兼常務副主編,香港國際場有哲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從事中國哲學及中國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長於中國儒家哲學及佛教哲學與茶道,尤其以對牟宗三哲學的研究聞名於世,享譽海內外;發表論文近百篇,出版的學術專著有《契接中西哲學之主流——牟宗三哲學思想淵源探要》、《牟宗三哲學思想研究——從邏輯思辨到哲學架構》、《牟宗三》等。
作品原文
關於這兩個名詞,我不能從字面上去解析,也不能從這兩個名詞的分析研究上去抽繹本文所指謂的思想。這兩個名詞純系象徵語的用法。但讀者若於中西文化有根本上的認識,必可知這兩個名詞是最恰當不過的。
我將說中國的文化是幾何型的文化,西方的文化是數學型的文化。普通都知幾何學是研究空間之學,但數學卻不是研究時間的,然而每一個哲學家卻都知道數學是與時間有相當關係的。如是,我們從幾何型與數學型這兩個名詞,可以轉而說中國文化是空間型的,西方文化是時間型的。這種名詞的用法,可以指謂生活之全體,亦即由之可以總觀生活之全相,而不流於偏執或邊見。如普通所謂精神的與物質的,科學的與道德的,動的與靜的,此種種對比皆不無所見,然皆流於邊見而不能總持。故每起誤會,易生無謂之爭論。如說中國是精神的,西方是物質的。但他人即可這樣反駁:第一、精神與物質分不開;第二、西方才是真正精神的。當然,這種反對是沒有什麼道理的。因為中國是精神的,此中“精神”一詞,其意義絕不同於與物質分不開的精神,也更不同於西方才是真正精神的中的精神。關此,我們可不必深究。但是有一點,即縱然我們真正契會了“精神的”一詞之函義,而精神與物質的分法也是不能把握著中西文化生活之底蘊的。至於科學與道德之分,更不恰當,可不深辨。動的與靜的亦不甚宜。如不能指出西方是怎樣的動法,中國是怎樣的靜法,徒說動靜之分,是很無頭腦的。黑格爾說中國文化是沒有自覺自我的文化。這也是只見其表,不見其里。我們若抓住文化生活之底蘊,這些說法統是不對的。若能從全體上抓住其根本點,則這些說法亦未始不可予以適當之地位。文化是一個總體,它代表生活之全面。若從全面中執其一以推其他,無不掩埋真相而浸至於乖錯。全體的東西,要從全體去看它。我不能從字面上去解析幾何型與數學型這兩個名詞,就是因為這兩個名詞是象徵生活之全面的。我們須默中西文化生活之整全的動態,然後可以了解這兩個名詞的函義。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