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分子生物學檢查

幽門螺桿菌分子生物學檢查是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如生物晶片檢測、原位雜交、聚合酶鏈反應(PCR)等進行幽門螺桿菌(Hp)感染檢測、菌株鑑別、耐藥性試驗及流行病學研究的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幽門螺桿菌分子生物學檢查
  • 查前準備:主要是獲取待檢標本
  • 臨床意義:對Hp感染檢測、菌株鑑別等
檢查前準備,操作方法,臨床意義,

檢查前準備

主要是獲取待檢標本。待檢標本可為胃或十二指腸黏膜活檢組織、胃液、牙菌斑、脫蠟後的組織切片或糞便。

操作方法

1.生物晶片技術
(1)HpDNA晶片技術:
①根據檢測目的進行探針設計:應注意:長度為40~60nt,避免內部髮夾結構,避免探針相互配對,避免和人基因組形成過多配對。
。探針的種植:將合成好的探針用自動點樣裝置點於硝酸纖維素支持膜上。
②雜交樣品準備:用PCR法擴增HpDNA,或用覆蓋探針的引物擴增HpDNA。
③雜交及檢測:樣品熱變性或鹼變性後直接加到晶片上進行雜交反應,清洗後加入雙鏈DNA特異結合螢光材料。
④基因晶片閱讀儀閱讀。
(2)Hp肽晶片技術
又稱Hp蛋白晶片技術。與DNA晶片技術相似,此技術將多種Hp蛋白成分或對應的抗體分別固定在晶片片基上,同步檢測多重Hp抗原或抗體成分。
2.原位雜交技術
(1)切片預處理:對切片進行復溫、PBS(磷酸鹽緩衝液)浸洗、乙酸酐醯化、鹽酸處理、蛋白酶K孵育、PBS復洗。
(2)預雜交和雜交:預雜交液孵育、封閉液阻斷、加熱變性、冰浴、滴加雜交液、孵育過夜(16~20小時)、SSC(標準檸檬酸鹽溶液)洗。
(3)顯色:ABC免疫組化法顯色。
3.聚合酶鏈技術
(1)製備模板DNA:樣本加入TE液混勻、SDS(十二烷基硫酸鈉)液及蛋白酶K液破壞細胞膜及結合於DNA上蛋白質、水浴、加入苯酚混勻離心、取上層水相,加入氯仿/異戊醇(24:1)混勻後離心、重複離心、取上層水相加入醋酸鈉及無水乙醇、-30℃放置1h、離心、棄上清、70%乙醇洗滌、加入TE、-20℃保存。
(2)擴增反應:加入去離子水、緩衝液、dNTP(硫代磷酸二乙基硝酸酯)混合液、引物1、引物2、礦物油、模板DNA,瞬時離心後預變形、降溫加入Taq(DNA聚合)酶、根據引物設定不同參數進行循環,結束後離心4℃保存備用。
(3)電泳凝膠分析:製備瓊脂糖凝膠、產物與緩衝液混合、置凝膠於TAE液中、100V電壓電泳30min、紫外燈下觀察。

臨床意義

1.生物晶片雜交技術中DNA晶片技術可對Hp的標識基因、毒力基因進行快速、大規模篩查,為菌種鑑定、基因分型、快速診斷提供高效、快捷的技術手段,在基因水平上對相關菌株特徵有更全面的了解;蛋白晶片技術可檢測Hp的毒素蛋白、耐藥相關蛋白、生物標誌物等,為評估Hp感染的危險性提供依據。
2.原位雜交技術可用於研究治療前後胃內Hp形態變異體的鑑定、細菌與胃黏膜的關係、明確Hp致病基因在胃上皮DNA中的整合情況等。
3.聚合酶鏈反應可用於Hp的分型並辨別其來源;臨床多用來進行治療後菌株復發和再感染的鑑別;檢測Hp對抗生素耐藥的突變位點;判斷Hp對克拉黴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四環素及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情況,提供抗生素選擇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