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新歲作

《幽州新歲作》是唐代詩人張說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的前二聯寫作者被遷幽州後而感歲序之變,末二聯寫作者在幽州而想念京城;全詩隱隱透露出作者時時思欲回到京都,獻壽於君側,希望重新得到君王信任的思想。全詩充滿樂觀氣氛,結句卻不免落於俗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幽州新歲作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張說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幽州新歲作1
去歲荊南梅似雪2,今年薊北雪如梅3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華去復來。
邊鎮戍歌連夜動4,京城燎火徹明開5
遙遙西向長安日6,願上南山壽一杯。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幽州:唐代州名,治所在今薊縣(位於北京市西南)。
2.荊南:唐代方鎮名,治所在荊州(今湖北省江陵縣)。
3.薊:即指幽州。
4.邊鎮:指幽州。戍歌:守衛戰士唱的歌。連夜:一作“連日”。
5.京城:即長安。燎火:庭燎,庭中用以照明的火炬。徹明:入夜到天明。開:開放。此引申為大放光明。
6.日:喻指皇帝。

白話譯文

去年在荊南時,梅花盛開如雪一樣;今年到了薊北,漫天的雪花又如盛開的梅花一般。
昨南今北,多令人嘆息人事的變化無定;只有時光去了又復來,不失常度,所以使人感到高興。
守衛邊鎮士兵的歌聲連夜不息,京城的燭火徹夜大放光明。
向西遙望長安,希望回到朝廷,獻酒於君王,祝他壽比南山。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玄宗開元七年(719)正月。前一年春由荊州大都督府長史受命為右羽林將軍、幽州都督、河北節度使,在任數月,“禁暴豐財,安人戢兵”,政績頗可觀。遇此新歲,心情喜悅,這詩是作者遷為幽州都督時因歲序之改有感而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聯寫去年荊州梅花遍地開放如同漫天飄飛的雪花,今年幽州雪花漫天飄飛宛若遍地盛開的梅花,通過去歲今年同期所見,一是江南春色,一是北國冬景,體現詩人時此時彼的仕途遭遇,其中飽和著對冷暖寒暑,苦辣酸辛的感觸。然而,字句卻十分秀雅,未露絲毫傷感痕跡,可見詩人運筆手法之高妙。
頷聯說,昨南今北,轉徙如蓬,嘆息人事的變化不定。只有舊歲去了新年來,周而復始,不失常度,才使人感到歡欣。這是緊承上聯發的感慨。出句抒發了一種世事茫茫難自料的深沉情感。對句則是無可奈何的自我寬慰,骨子裡卻潛藏著一種時光蹉跎的複雜心理。
後二聯詩人滿懷深情地說,他身在邊鎮,心在京城,耳聽著戍卒唱出的通宵不絕的歌聲,眼卻遙望著朝廷燃起的徹夜不息的燭火,殷切期盼儘快回到長安,值此新春之際,舉杯獻酒,敬祝皇上壽比南山。於此詩人引頸急待,幾欲插翅歸去的情態,企望重新來到君主身邊,再次受到信任的思想,表現得傳神盡相、淋漓盡致。
這首詩緊扣題中“新年”發感慨,表心愿,娓娓道來,意脈相聯,輕鬆自如。當然,像尾聯這樣的文字也多少存在為官君側心過切而不惜媚上之嫌。

名家點評

明代學者凌宏憲《唐詩廣選》:次聯接得流走。
明代學者李攀龍、葉羲昂《唐詩直解》:前半真切,不厭其淺。上壽近俗,但君王不得不爾。
明代學者李攀龍《唐詩訓解》:首四句氣格好。
明代學者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風神氣韻,為盛唐立準。周珽曰:南多梅,北多雪,風氣既殊;昨荊南,今薊北,人事莫定。宦遊感此,得不愴然,況當新歲之候,戍歌燎火,京城邊鎮,景象頓別耶?通篇淡雅超脫,結以新歲,用上壽語恰當,且志切慕君,不失風雅正體。
清代學者金聖歎《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筆態扶疏磊落,讀之疑其非複韻語(首四句下)。
清代學者譚宗《近體秋陽》:常調爾,顧但見其老,而不嫌其俗,以其氣清語真也。
清代學者方東樹《昭昧詹言》:起句襯一筆,次句點本題,而以梅、雪為興象,乃不枯質。三四忽將首二句兜里成一氣,而情詞流轉極圓美,誦之愜心不厭。五六實寫幽州新歲,題中正位。收切新歲,頌聖得體,親切不膚。古人詩文,只是恰好如題便無事,不節外生枝,為客氣溢語。

作者簡介

張說(667—730年),唐文學家。字道濟,一字說之,洛陽人。武后時授太子校書,曾流放欽州。唐中宗時任黃門侍郎等職。唐玄宗時任中書令,封燕國公。除作詩外,又擅長文辭,與當時蘇頲(襲封許國公)齊名,並稱為“燕許大手筆”。著作有《張燕公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