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臍疝的症狀與治療,如果氣鼓起的小包包在5厘米以下,那么家長不用特別擔心。臍疝氣可隨寶寶年齡的增長,腹壁肌肉的加強而自然痊癒,之後也沒有什麼不良影響。約有80%的寶寶在1歲以前痊癒,90%的寶寶會在2歲以前痊癒。
基本介紹
- 別稱:新生兒臍疝
- 多發群體:新生兒
- 常見發病部位:臍部
- 傳染性:無臍部鼓起呈球狀或半球狀的腫物
臍疝氣
症狀
首先,寶寶臍疝氣鼓出的這個寶寶摸上去非常柔軟。看上去外表呈一球形或半球形,像核桃大小的腫物。其次,寶寶哭鬧得越厲害,腹壓就越高,臍疝氣也就鼓得更大更明顯,安靜或臥床時可消失。
如果寶寶臍疝氣鼓起的小包包在5厘米以下,那么家長不用特別擔心。臍疝氣可隨寶寶年齡的增長,腹壁肌肉的加強而自然痊癒,之後也沒有什麼不良影響。約有80%的寶寶在1歲以前痊癒,90%的寶寶會在2歲以前痊癒。
但是,寶寶在2歲後仍有臍疝氣的話,媽媽就應格外注意了,需請醫生診治。
治療
若2歲以上幼兒仍見有臍疝,直徑超過2厘米者,應去醫院手術修補。如無手術條件,可試用貼上法:用2條4厘米寬膠布,其中一條開一橫行小孔,將另一膠布一端剪窄,使其能正好穿過小孔。用75%醫用酒精消毒局部皮膚後,將膠布粘牢固定,使臍部下陷,兩側缺損緣相接觸。注意局部清潔,一周后更換膠布。
原因
寶寶的肚臍雖小,但如果護理不當,就會出現一些疾病。“生病”了的肚臍被尿布或是衣褲摩擦,不但很疼,還會引發寶寶全身感染,甚至會危及生命。因此,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大意小肚臍的大問題。
新生兒臍炎
症狀
治療
2局部換藥:用3%雙氧水沖洗局部2~3次後用碘酊消毒,酒精脫碘。
3抗生素治療:一般新生兒時期首選青黴素,加氨苄青黴素效佳。對已形成膿腫者,及時切開引流換藥。已形成慢性肉芽腫者要用10%硝酸銀,或硝酸銀棒局部燒灼,如肉芽較大不易燒灼者,應給予手術切除。
護理
消毒時,媽媽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把寶寶的臍孔張開,右手用蘸有藥水的棉簽自內向外螺旋形的把藥水塗在寶寶臍部,範圍大概是直徑約3厘米的圓圈。臍部消毒之後,媽媽再用乾淨的紗布把寶寶裸露的臍部蓋起來,防止感染。
如果寶寶臍部感染的狀況還在持續,建議媽媽帶寶寶去醫院就疹,請醫生檢查一下寶寶的肚臍是否和膀胱或直腸相連。
臍肉芽腫
症狀
2臍肉芽腫也可引起流膿、出血等症狀。
3當媽媽用手指碰到時,寶寶往往會疼得哇哇大哭。
治療
但是肉芽長得比較大的話,就需要將肉芽整個先切掉。具體操作是:用線將肉芽根部繫緊,由於血液流通被切斷了,數日後肉芽就會自行脫落。之後,再用10%硝酸銀溶液對患部進行消毒、處理,數日後就可以痊癒了。
臍帶護理步驟
但切忌往臍部撒“消炎藥粉”,以防引起感染。如果臍窩有膿性分泌,其周圍皮膚有紅、腫、熱、且小兒出現厭食、嘔吐、發熱或體溫不升(肛表溫度低於35℃),提示有臍炎,應立即去醫院診治。
注意事項
2新生兒洗澡後塗用爽身粉時應注意不要落到臍部,以免長期刺激形成慢性臍炎。
3新生兒臍帶未脫落前,洗澡時只能擦浴,不能將新生兒放在水盆中,因為將臍帶浸濕後會導致延期脫落且易致感染。臍部要保持乾燥,應選擇質地柔軟的衣褲減少局部摩擦。
4尿布不宜過長,避免尿濕後污染傷口。有條件可用消毒敷料覆蓋保護臍部。同時可用75%酒精擦臍部,每日4~6次,促進臍帶及早乾燥脫落。
結語
新生兒一旦降臨人世間,與母體相連的臍帶即失去其特有的功能。當臍帶結紮後供血中斷,存留體表的殘端形成創面,如不能給予恰當護理則將成為感染的“門戶”,值得年輕父母引起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