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相與實相》是2019年4月1日妙高峰上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印] 冉吉特·馬哈拉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幻相與實相
- 作者:[印] 冉吉特·馬哈拉吉
- 出版社:妙高峰上
- 出版時間:2019年4月1日
- ISBN:9789869746908
《幻相與實相》是2019年4月1日妙高峰上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印] 冉吉特·馬哈拉吉。
《幻相與實相》是2019年4月1日妙高峰上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印] 冉吉特·馬哈拉吉。內容簡介一千年前,你若錯過了禪宗,那麼現在,不要再錯過冉吉特‧馬哈拉吉。◎作者冉吉特·馬哈拉吉為印度不二論大師尼薩迦達塔·馬哈拉吉的同...
《超靈七號2·穿梭幻相實相》是2012年賽斯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JaneRoberts。內容介紹 生命是什麼?自己又是什麼?超靈七號系列可以讓你找到圓滿的答案!這是超靈七號在他的老師指導之下、練習自由進出自己四個人身的故事。進出四個人身,就等於進出四個時空。不同的人身,有不同的生命問題。所以,進出...
《超靈七號系列-穿梭實相幻相》是1998年方智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JANEROBERTS廖世德譯。作品信息 本書內容是透過主角人物可任意的穿梭在各次元空間,且可任意變換成四個不同性別、年代的男女。例如西元前3500年的一個原始女黑人、十七世紀的一個年輕畫家、二十世紀的一個老女詩人,及西元2300年住在未來太空城市...
(十一) 在幻相與實相中間,尋找平衡..48 (十二) 覺醒中,情有何用?..52 (十三) 不要分離靈修與實際生活..56 (十四) 清空頭腦的觀想..58 (十五) 服務你的真我,就是為基督服務..60 (十六) 拒絕覺醒,因為害怕孤獨..62 (十七) 靈性新時代?..64 (十八) 因為你,天堂在人間..66 第二...
此外,皮蘭德婁更借著父親之口,說出劇中角色比演員更真實,因為對角色而言“幻相和實相是一體的”,更可視為劇作家自己對藝術本質的詮釋。《六個尋找劇作家的角色》的“戲中戲”結構揭示了一個對立系統,這個對立系統既是兩大人物集團的對立,也是兩種藝術形態的對立。此外,還映射著生活現象與生活本質的分歧與...
第六章幻相與實相 從幻相中解脫 看見實相 時間 神性的漠然?特殊關係 幻相的深度 第七章活在當下 留在此刻 準備好 目標與期待 作決定 安心於未知中 過去世 分離的矛盾 充滿創造力的當下 第八章物質體驗 身體健康 治癒 死亡和這個身體 試管嬰兒 自殺 衰老 老年失憶 老年痴呆症 愛滋病 癌症 同性戀 靈魂伴侶 ...
影片講述了大學女生葉夢茵(陳臨溪飾)在與男友蕭然(孫崇澤飾)的情感中深陷自我猜疑的糾葛,與室友慕月妍(呂逸嬌飾)、蘇若楠(王曉彤飾),好友莫琰臻(李銘晨飾)共同陷入一個由實相與幻相交織而成的死循環中難以逃脫,最終在心理老師流瑟(鄧芸兮飾)抽絲剝繭的指引下,葉夢茵看清了現實與幻境的邊界,戰勝...
《一劍封喉(之二):趨勢通道平台戰法》是2020年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希望《一劍封喉(之二):趨勢通道平台戰法》成為您頓悟股道的“點燈人”。不悟股道,難以證道。大道無門,千差有路,透得此關,乾坤獨步。目錄 緒論 一、參究:股市幻相與實相 二、操盤要義:市場的主要矛盾——情緒 (...
五法:相、名、覺想、正智、真如。以上是說眾生之心不離相(我相、定相、法相)、名(一切法相之名稱)、覺想(無語言文字之了知及有語言文字之分別),但是五法除了以上三法之外,尚有正智與真如。正智——如理作意的智慧、真實的智慧;也就是經由相、名、覺想之觀行,明白世間六塵乃至六根六識皆非實相...
《一劍封喉(之二):趨勢平台戰法》是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內容簡介 股票投資書籍。論述股票投資的趨勢演化以及投資策略。圖書目錄 001 緒 論 003 一、參究:股市幻相與實相 008 二、操盤要義:市場的主要矛盾——情緒 008 (一)炒股賺錢為什麼這么難 011 (二)股市財富是寶藏 012 (三)操盤的真相...
003一、參究:股市幻相與實相 008二、操盤要義:市場的主要矛盾———情緒 008 (一)炒股賺錢為什麼這么難 011 (二)股市財富是寶藏 012 (三)操盤的真相是什麼 016三、炒股賺錢秘訣:穩定盈利與控制風險 023部 技術基礎 025一、波段在當下賺錢的重要性 025 (一)打板與波段須懂指數與通道 027 (二)徹底認識中國...
實相:不是寓言,不是魔術,不會致命 89 領帶與情緒的圈套 90 佛陀的教法:佛法作為安慰劑 93 明了的利益:續集 97 第四章 涅超越概念 103 天堂:終極的假期? 106 快樂不是目標 109 快樂的陷阱 111 希望以及本初清淨 115 穿過黑暗風暴的一束光 117 什麼樣的感覺? 119 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好處 122 沒有分別...
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應作一句讀之。總以明依照如義,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則是也。長老之意,蓋謂觀不同見。心中作三十二相觀時,本是無相之相。如來現三十二相,亦是相即非相。今了其無相之相而作觀。則既非取相,亦非滅相。正與實相無相無不相之義合。亦即與諸法如義合。亦即與如來合。故曰:...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
就是說,恰恰是因為世界是幻相的,所以一切因果才會穿越時間與空間,就像同時發生的那樣得以發生。那么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是這樣的?這種“非邏輯性”的“非常識”的、不顛倒的認識究竟是什麼?本書即將抓住你的手去觸摸因果報應是如何發生的?觸摸生命宇宙的真相(實相)到底是什麼?觸摸那個讓你不得不去...
由於肉眼只能看到稍縱即逝的‘光’,把‘光’所成現的東西當作事物的實相,而一切事物的存在是不需要‘光’來證明的,所以佛教裡面說肉眼虛而不實,是六根之首,六賊之首,無明之本。天眼 通常我們都說只有天上的神或女神才有天眼,然而按照佛教的義理,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因為我們人類也能得到天眼,有兩個...
既登大徹之堂,夏人留雲之室,洞明向上一竅,直通末後牢關。於是禪後課餘,另開方便之門;筆下毫端,盡其廣長之舌。或畫佛像人物,以及山水花草,意之所寄,一一無非以畫說法。使人觸目會心,便能由幻相而悟實相,依世法而入佛法。是亦善巧利生,隨機接掖。其稿本刊行於世,自可盡未來際,而作佛事耳...
實相:不是寓言,不是魔術,不會致命 領帶與情緒的圈套 佛陀的教法:佛法作為安慰劑 明了的利益:續集 第四章 涅盤超越概念(涅盤寂靜)天堂:終極的假期?快樂不是目標 快樂的陷阱 希望以及本初清淨 穿過黑暗風暴的一束光 什麼樣的感覺?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好處 沒有分別,沒有概念,沒有牽絆 出離心:虛空是盡頭 ...
分別精粗“精粗”,指凡與聖、分段與變易等的精粗之相。疏決真偽“疏”疏通。“決”,決擇。“真偽”,聖道及外道之真偽。因果相酬謂觀世間一切皆為因果相酬。唯求感應“感應”,真感實應,此謂於修證中,求速得證於實際,速出三界。背清淨道“背”,違背。“清淨道”,指一乘實相、究竟清淨之道。居滅...
經中所說(大正17·914a):‘遠離一切幻化虛妄,(中略)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中略)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普賢章〉),(大正17·915c)‘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金剛藏章〉)、(大正17·917a)‘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
”22.先生起行征思田,德洪與汝中追送嚴灘,汝中舉佛家實相幻相之說。先生曰:“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幻。”汝中曰:“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是本體上說工夫: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幻,是工夫上說本體。”先生然其言。洪於是時尚未了達,數年用功,始信本體、工夫合一...
《法華經》上又講“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並不一定說脫離人世間,脫離家庭,跑到深山冷廟裡專修,才是佛法。治生產業就是大家謀生!或做生意等,各種生活的方式,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同那個基本的形而上道,並沒有違背,並沒有兩樣。這是法華經上的要點,名言。所以法華經成為佛法的一乘法門,...
(6)第一義空,在諸法之外,無有所謂實相之自性,亦作勝義空、真實空、真境空。語出舍利弗阿毗曇論卷十六。(五)七空:(1)相空,謂諸法之自相與共相均空,又作自相空。(2)性自性空,謂諸法之自性即空,又作自性空。(3)行空,謂五蘊遠離我及我所,而由因緣所生。(4)無行空,謂五蘊...
《法華》一稱,悉證諸法實相。最勝方便之行,馬鳴示於《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龍樹闡於《婆沙》。釋迦後身之智者,說《十疑論》而專志西方。彌陀示現之永明,著《四料簡》而終身念佛。匯三乘五性[4],總(全部,皆)證真常[5]。導上聖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鹹歸,十方共贊,千經並闡,萬論均...
’行者如能慣巧於三摩地之安止境者,當於其已具之了知上,更加真空實相之認證。謂當如實觀察所有一切法,如生死涅槃等,初似有其兩邊對待者,究其實際,當體即空。故當兩邊無著,融為一道真空,無二無異。凡所有顯表之一切義諦,終不外正三摩地所勘破之幻法而已。能善了知於此實相,注念不移,持定不失,...
嘉察仁波切:這個「大手印」它指的就是我們的自心,我們說「心」的實相跟本質就被稱為是「大手印」,同時我們說萬法的本質,也就是萬法實相的本質,也被稱為是「大手印」。一般說輪迴的眾生(我們)在輪迴當中,被幻相所蒙蔽而產生非常多的分別跟妄念,但是實際上來講這一切的幻相與分別念,都沒有離開它的本質...
23.“幻相”從來就不是“實相”076 24.何必擔憂與眾不同079 25.人生,也該有輕重緩急083 26.專業藏在細節里086 27.扣扣子哲學089 28.誰比較成功?092 29.馴服大象的秘訣095 30.你對,不代表他錯098 31.兩個梨子101 32.眼界,決定你的境界104 33.數到三才打108 34.唯有經歷苦難,才能免於苦難111 35....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③,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
菩薩修一切善法,以慈悲利眾生、以善美飾國土,使佛國莊嚴美妙,但菩薩已悟般若實相之理,心不住相,無所執著,視一切為虛妄幻有。所以,身行萬行而實無所行,普度眾生而實無所度,莊嚴佛土而不見莊嚴之跡象。因此,所謂的莊嚴並非真實可辨的莊嚴,而只是莊嚴的外在名相罷了。”佛對須菩提的回答非常滿意,便接...
例如生理病,雖與外在因素有關,但往往好與眾生的貪嗔痴有關,如不良情緒不良生活行為所導致的疾病也與眾生迷昧實相,起貪嗔痴,妄想執著有關。如人好美食、飲醇酒、貪淫色、而致壽夭傷身,心態因貪慾的實現而亢奮,因求而不得而產生憤怒低落也會影響身體,如興奮導致血壓升高,有的人打麻將,摸了一張好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