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山

幸山

幸山,原名“杏山”,位居今商丘古城南三里。

北宋時期,南京留守王勝之在山上建有妙峰亭蘇軾題榜,並在此作《南都妙峰亭》詩。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五月初一,宋高宗趙構於南京應天府(今商丘)舉行登基大典即位於此而得名,是見證南宋王朝的第一山。

宋高宗趙構於幸山登基即皇帝位,使得商丘當時的應天府、陪都南京的地位進一步攀升,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宋朝首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幸山
  • 別稱:杏山(原名)
  • 地理位置: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古城南三里
  • 景點妙峰亭、含風灣、觀音堂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

地理位置

幸山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南三里。

歷史沿革

宋高宗趙構在南京商丘即位之前,“幸山”名為“杏山”。
元豐八年(1085年)二月,蘇軾到達南都應天府(商丘),在商丘停留三個月。在商丘停留期間,蘇軾為商丘名勝妙峰亭題榜(匾額),題榜時作有《南都妙峰亭》詩一首。詩云:“千尋掛雲闕,十頃含風灣。開門弄清泚,照見雙銅鈽。池台半禾黍,桃李余榛菅。無人肯回首,日暮車班班。史君非世人,心與古佛閒。時邀聲利客,來洗塵埃顏。新亭在東阜,飛宇臨通闤。古甃磨翠壁,霜林散煙鬟。孤雲抱商丘,芳草連杏山。俯仰盡法界,逍遙寄人寰。亭亭妙高峰,了了蓬艾間。五老壓彭蠡,三峰照潼關。均為拳石小,配此一掬慳。煩公為標指,免使勤躋攀。”從詩句中可以看出,風景秀美的杏山,高高聳立在閼伯台附近,其上有妙峰亭,其下有“十頃含風灣”和新亭。詩人站在“古甃磨翠壁”的妙峰亭上,舉目四望,美景盡收,心似閒雲,流連忘返。其“俯仰盡法界”“心與古佛閒”“無人肯回首,日暮車班班”就是真實寫照。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春,金兵第一次包圍宋朝東京開封府時,趙構曾以親王身份在金營中短期為人質。當年冬,金兵再次南侵,他奉命出使金營求和,在河北磁州被守臣宗澤勸阻留下,得以免遭金兵俘虜。金兵再次包圍開封時,他受命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宋史·本紀》稱趙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宋廷令其率河北宋兵救援京師,但他移屯大名府(今屬河北),又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正月轉移到東平府(今屬山東),以避敵鋒。這時,宋徽宗和欽宗為金兵俘虜北去。靖康二年“三月丁酉,金人立張邦昌為帝,稱大楚”;四月“癸亥,(張)邦昌尊元祐皇后為宋太后,遣人至濟州(今屬山東)訪康王趙構,又遣吏部尚書謝克家來迎”,勸趙構在濟州即皇帝位。後經元祐皇后和朝中多位大臣數次相勸,認為南京應天府為藝祖龍興之地,距四方位置適中,漕運發達。於是趙構在四月十七日從濟州出發,途經單州、虞城縣,癸未(二十日)至南京應天府,“命有司築壇府門之左”,而後於五月初一在南京(今商丘)城南杏山“登壇受命,禮畢慟哭,遙謝二帝,即位於府治。改元建炎”,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
自此,因高宗趙構皇帝在杏山即位,後遂名“幸山”。趙構即位之前的“杏山”與其即皇帝位之後的“幸山”,一字之差,更彰顯了一種文化。
明嘉靖二十四年《歸德志》載:“幸山,南關外,舊傳宋高宗即位之所……俗訛為杏山,睢陽八景題曰‘杏山春意’。”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在這裡,“杏山”成了“俗訛為”。言外之意,只有“幸山”才是正名。
也許,會有人疑問,地處豫東平原的商丘,除芒碭山外,方圓百里之內,哪還來什麼山?對此,明嘉靖《歸德志.卷之一》云:“舜典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蓋於每州封表一山,以為之鎮,故志家重山川尚矣。吾宋為豫州之域,其在境內者,土壤平夷,無山可表,而岡阜之高起者則皆山之謂也。胡可遺也志之。”“幸山,南關外,舊傳宋高宗即位之所,後人尊之以為山也……建炎元年,高宗自濟州趨幸應天,命築壇於府門之左,五月庚寅朔,登壇受命即皇帝位。所謂山者,疑即壇也,基址猶存,今建觀音堂於上。”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縣誌》載:“幸山,在城南三里,宋靖康元年,高宗自濟州趨應天府,命築台於府門之左,受命即皇帝位於此。”
幸山,並不孤獨,有亭台樓閣遍布上下。如前所述,趙構南京登基之前,幸山之上,就有妙峰亭,幸山之東有新亭。明嘉靖《歸德志》載:“新亭有十二,王勝之建,在城外堤上。”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縣誌》卷三《古蹟》說:“妙峰亭:在舊城內,宋留守王勝之建,蘇軾題榜。又有新亭十二,皆勝之建。又有觀光亭、望雲亭,亦俱在舊城內。”
如此看來,幸山及其周圍,原本就是一亭台林立的景區,不但有妙峰亭、十二新亭,還有觀光亭、望雲亭。趙構在幸山築壇登基即皇帝位,也許就是看中了這一勝景之地。到了明嘉靖年間,在趙構登基所築之壇上,又建了觀音堂。回望歷史,幸山,確是商丘一處極為壯觀的園林。
關於妙峰亭、十二新亭和觀光亭、望雲亭的位置,明嘉靖《歸德志》記載“在城外堤上”,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縣誌》記載“在舊城內”。兩者是否相左?回答是否定的。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縣誌》所說的“舊城”,指的是明正德六年(1511)建的商丘古城之前的城。成書於明嘉靖二十四年(即公元1545年)的《歸德志》,時間上晚於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記載為“在城外堤上”也是符合實際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