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街道

平邑街道

平邑街道,是中國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山東平邑縣平邑街道,駐地平邑縣城,面積220平方公里,耕地11萬,轄99個行政(居),19萬人。交通便利,兗石鐵路、日東高速公路、327國道橫貫東西,新棗公路、滕蒙公路縱貫南北。2000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2.63億元, 財政收入1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70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平邑街道
  • 外文名稱:Pingyi Jiedao
  • 別名:平邑鎮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臨沂市
  • 下轄地區:城中社區、蓮花山社區、西城社區、金城社區等
  • 電話區號:0539
  • 郵政區碼:273300
  • 地理位置:蒙山山腳下
  • 人口:19萬人
  • 方言:山東魯南片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性氣候
  • 機場:臨沂機場
  • 火車站:平邑站
  • 車牌代碼:魯Q
行政區劃,經濟發展,城市建設,農業工作,歷史古蹟,雷澤湖,東陽古城,漢代石闕三通,章和石闕,清真寺,

行政區劃

平邑街道下轄以下地區:
城中社區、蓮花山社區、西城社區、金城社區、西苑社區、興水社區、板橋社區、蒙陽社區、北苑社區、東苑社區、新城社區、河灣村、大南泉村、小南泉村、顓臾一村、顓臾二村、顓臾三村、顓臾四村、毛家窪村、浚東村、西張莊一村、西張莊二村、西張莊三村、東張莊村、小三陽村、龐居莊村、民居莊村、利國莊村、八埠莊村、同台莊村、石崮莊村、仁德莊村、新建莊村、朝陽村、高泉村、牛山後村、白馬莊村、新安村、毛家莊村、舜帝廟村、鳳凰莊村、能家莊村、高山峪村、老邱峪村、東賀莊村、西賀莊村、大殿汪村、盛泉莊村、德化莊村、蘆家莊村、吳家莊村、胡同村、柴山後村、才家莊村、茄山頭村、白龍泉村、劉家宅村、西王莊村、講理村、王付嶺村、奎山村、蔡莊村、趙莊村、白莊村、竇家莊村、大東陽村、陽頂莊村、東陽店子村、保定莊村、永唐村、小井村、大井一村、大井二村、大井三村、大井四村、劉家村、孫家村、南城子村、紅峪村、晗哺莊村、黃草村、西旺溝村、東旺溝村、紅泉村、潘家井村、石盆村、南陽村、龍石村、四平村、常山村。
平邑街道

經濟發展

近年來,平邑街道堅持“圍繞一個中心(經濟建設),突出五項工作 (寬領域招商、工業經濟、城市建設、個體私營經濟、農業產業化),加強三項建設(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實現三個目標(保穩定,保發展,保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的工作思路,求實務實,大幹苦幹,促進了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工業和民營經濟以招商引資為總抓手,大搞園區建設,構築招商平台,以招商增後勁,實現了跳躍式發展。現已建成“兩城一園”:被確定為“省級鄉鎮示範園區”的、 全省最大的石材市場----沂蒙石材城, 經營面積40000平方米的中華名吃城,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的平邑工業園。其中平邑工業園由省市專家規劃了“一個中心,兩條軸線,三橫、四縱道路框架,五個工業組團”的總體結構。 通過政府投資、 社會融資和招商引資,投資3800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園內水、電、氣、暖、通訊、排污已全部開通,實現了“六通一平”。已落戶企業68家,項目總投資8900萬元,其中工業項目占90%, 外資占投資額的67%,投資過千萬元以上的項目4家。平邑工業園成為平邑縣開發潛力最大、環境最寬鬆,功能配套最齊全、企業發展集約化的“園林式”工業基地

城市建設

城市建設突出重點,建好亮點,實現了新突破。以沿路開發、小區建設和舊村改造為重點,舉全社會之力大拆大建促大變,三年投入1.3億元,完成拆遷面積8.6萬平方米,新開發建設面積26萬餘平方米。其中完成了板橋路南段開發建設, 開發面積2.4萬平方米;實施了縣城四大出口改造工程;西環一路北通工程八埠莊村拆遷民房216戶、 2.1萬平方米,安置建設面積3.6萬平方米; 建成1萬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區有蒙陽小區、康樂小區、西苑小區等。建管並重,成立專門隊伍狠抓縣城文明衛生綜合整治,改善了投資和居住環境,縣城面貌煥然一新。

農業工作

農業工作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立足區域優勢,實行區域種植、養殖,抓好示範服務,形成了主導產業,促進了農民增收。投資800餘萬元,建成占地600畝的農業科技園,為全鎮高效農業生產提供示範服務。形成了西部山區的8000畝生薑種植基地, 南部和西部山區的5000畝優質水果基地,中西部丘陵地區5000畝西瓜種植基地, 中北部沿河地區3.5萬畝省級無公害土豆種植基地。 各類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了6萬畝,全鎮糧經比例達到4:6。豬、牛、羊、雞、兔等養殖小區達到32個,建成宏達食品廠等10大肉食加工廠、山東金籃子菇菜產業有限公司等10大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為廣大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歷史古蹟

平邑因春秋時為魯國大夫季平子食邑而名,歷史悠久。

雷澤湖

在平邑街道西北方向,因其有“雷吼電激、盪雲沃日、砏汃輣軋之狀”而被稱之為“雷澤湖”。《齊乘》載“澤有五穴”(另有三穴之說)。“澤中之穴,怪石嶙峋,外險中虛,容數十百人”(清光緒《費縣志》)。霜降後湖水便從石穴中漏掉,隆隆水聲在四五公里外都能聽到,因此又名“漏澤湖”。在湖區平邑鎮境內有舜帝廟,鎮西泗水縣境內有歷山。歷山、舜帝廟、雷澤湖自西向東弧線型排開,與《史記》“舜耕歷山,漁雷澤”記載相符。傳說當年舜帝在歷山東麓泉子山耕田時,耕牛發“妖”,拉著犁向東北方向狂奔。跑到今仲村鎮境內,舜帝見犁鏵鬆動,便拉緊韁繩使牛沉下頭來,乘隙給犁加了個“寨兒”(方言,即塞子),後立村取諧音為“陳家寨”。到了今仲村、武台、保太3鎮交界處,犁“落”了,後來建立的3個村莊,分別取“落”犁的諧音稱東樂里、西樂里、南樂里;被耕出來這條溝稱之為“妖牛溝”。舜帝在雷澤湖畔受蜘蛛織網啟示發明了魚網,誕生了中國最早的漁民。為不忘舜帝功德,後人在此建立了“舜帝廟”,因護廟人不斷繁衍形成村落,取名舜帝廟村。舜帝廟已毀於“文化大革命”,今僅存舜王橋。

東陽古城

在平邑鎮南3公里處。《春秋 哀公八年》:“吳伐我,從武城克東陽而進。”春秋戰國時期稱東陽邑。《後漢書 郡國志》:“南城有東陽城。”今遺址尚存,在東陽店子村境內。

漢代石闕三通

原立於平邑北部蓮花山上。1931年遷至第三國小。1956年建闕屋保存。1979年12月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收藏於平邑縣博物館。其中元和石闕有二,銘文有東漢章帝劉炟的“元和”年號。又因銘文“皇聖卿冢”,也稱“皇聖卿闕”。二闕形制相同,均由灰青色石灰石加工而成,高2.10米、寬0.75米、厚0.59米,正、側、背面各分5層。闕頂刻四注式瓦頂,闕頂底部刻檐椽一排,闕頂下面施石一層,四角各雕斗拱一朵,斗拱下面為闕身,闕身四面有石刻畫像。畫像有的已模糊不可辨,有的略有遺存。如有加冠女子,左、右手各攬一人身蛇尾者;有車馬,車頂及四周覆蓋幃縵;有歌舞場面,人物或彈琴、或橫吹、或手持道具舞蹈;有手持兵器、身著胄甲的武士打鬥場面;有表演摔跤、射獵飛鳥的場面;有獸身人面像;還有隸書殘存銘文“南武陽平邑皇聖卿冢”“之大門卿以元和三年”等。元和石闕是國內發現的漢闕當中時代較早的2通,時間僅晚於四川綿陽的李業闕,但比李業闕完整,承載的文化蘊涵更為豐富。

章和石闕

亦稱功曹闕,因銘文中有“章和”和“功曹”而得名。闕高2.10米,寬0.72米,厚0.95米。分闕基、闕身、闕頂4層。闕身圖案為馬拉車,前後有人跟隨;模糊不清的鳥獸圖案及銘文等。“章和”為東漢章帝的年號,由此確定章和石闕為漢闕。

清真寺

在文化路中段東側(原平邑街道西北門內),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初擴建為現規模。占地2668平方米,有房屋34間,其中禮拜堂6間,南、北講堂各3間。禮拜堂及南、北講堂均為磚木結構,屋面用小瓦構築,造型古樸,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內有左寶貴書寫橫匾1塊。該寺自興建以來,幾經戰亂,年久失修,加之“文革”期間破壞,禮拜堂及南、北講堂明顯位移。經多次修繕,已基本恢復了昔日風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