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積過程中,地殼運動使沉積區上升,受到剝蝕,沉積作用間斷,後來又下沉接受沉積,故其間缺失部分地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行不整合
- 屬於:地層接觸關係
- 類型:不整合
- 特點:反映長期沉積間斷和風化剝蝕
在沉積過程中,地殼運動使沉積區上升,受到剝蝕,沉積作用間斷,後來又下沉接受沉積,故其間缺失部分地層。
不整合類型,針對不整合的形態及形成機制將其分成7種類型:平行不整合、削截不整合、超覆不整合、褶皺不整合、斷褶不整合、伸展不整合和生長不整合。不整合附近的...
地層接觸關係平行不整合又稱假整合。其特點是,上、下兩套地層的產狀基本保持平行,但兩套地層的時代不連續,其間有反映長期沉積間斷和風化剝蝕的剝蝕面存在。平行不...
不整合,地層序列中兩套地層之間的一種不協調的地層接觸關係。它意味著不整合面下的地層形成之後和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層沉積開始時所經歷的沉積中斷,下盤發生褶皺、...
斜交不整合是指(Oblique unconformity)新老岩層間有一個沉積間斷的接觸關係,上下兩套地層間不僅有地層缺失,而且產狀不同的地質現象。...
假整合又稱“平行不整合”。指同一地區新老兩套地層間有沉積間斷面相隔但產狀基本一致的接觸關係。上下岩層時代、岩性和古生物特徵均不連續,說明下伏岩層沉積以後...
當不整合面上下兩套地層以微小的角度相交,在露頭上難以覺察,只有在大範圍內可以發現不整合面上新地層的底部在不同地方相繼與不整合面下的不同層相接觸,這種現象...
地層不整合(stratigraphic unconformity)是指上下兩套不同時代地層之間出現過沉積間斷或地層缺失的地層接觸關係。地層不連續,古生物演化順序也是不連續的,由此確定岩層的...
由於地殼運動,往往使沉積中斷,形成時代不相連續的岩層,這種關係稱不整合接觸。根據兩套岩層中間的不整合面上下岩層的產狀及其所反映的地殼運動過程,可分為平行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或不整合伏於木座組之下;整合覆於桂花橋溝組(陽壩組)之上。厚327-1828米以上。隸屬碧口(岩)群。中文名 陰平組 外文名 Yinping Fm 地層單位...
平行不整合於志留紀地層的不同層位之上,整合於黃家磴組或平行不整合於大埔組、黃龍組之下。產植物化石。分布:黔東北、湘西北、鄂西、鄂西北一帶。:備註:本組...
與下伏玉爾吐斯組呈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觸;和上覆阿瓦塔格組為整合。厚12-247米。 [1] 中文名 肖爾布拉克組 時代 ∈1 命名 張振華、高振家、魏鼎新 ...
與上覆饅頭組及下伏景兒峪組均為平行不整合接觸。層型剖面厚52米,區域厚13-110米。昌平組同物異名 編輯 豹皮灰岩、府君山組(福金山組)、鹼廠組、老莊戶...
四川省地質局第一區域地質測量大隊,1960年命名;1967年介紹,剖面位於四川甘洛縣涼紅車站附近的列古六寨。下與開建橋組、上與觀音崖組均呈平行不整合接觸,含微古...
地層缺失(lacuna)簡稱“缺失”,指地史時期中地層記錄的比較大的明顯的中斷,一般指由於假整合或不整合的產生而構成的地層缺失。如由於不整合而造成的地層缺失,從...
與下伏白土山組平行不整合接觸;與上覆綽爾河組整合接觸,或平行不整合於渾河口組之上。厚度小於5米。年齡為0.8-0.6Ma。[1] ...
厚100—400米,與下伏威寧組或黃龍組一般呈整合接觸,馬平組頂部與上伏梁山組之間的平行不整合代表一次重要的海平面下降,可能是岡瓦納冰蓋的極盛期相當。本組大致...
底界與青白口系景兒峪組頂部古風化殼(為典型的原地型風暴礫岩層)為平行不整合;頂界亦是一個極不平整的起伏面,常見薄層狀褐鐵礦紅色黏土層。厚5米。[1] ...
地層接觸關係(contact relationship of strata)是指新老地層或岩石在空間上的相互疊置狀態。最基本的地層的接觸關係通常有:整合接觸、假整合(平行不整合)、不整合(...
特徵:為整合、平行不整合覆於大坑組或超覆於其它老地層之上的含煤碎屑岩沉積。下段灰白色石英砂岩、含礫砂岩夾粉砂岩、碳質泥岩及煤線;上段灰黑色碳質粉砂岩、...
與下伏瓦窯堡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厚2-165米以上。[1] 中文名 鄜縣組 年代 J1 命名人 李德生 厚度 2-165米以上 目錄 1 年代 2 命名 鄜縣組年代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