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腔秧歌

平腔秧歌

平腔秧歌實為混場秧歌,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舞蹈。它流行於太行山巔的陵川縣,發源城西北35里的東溝村,所以也叫東溝秧歌。據1963年版《陵川縣誌》記載:平腔秧歌是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在很早以前每逢春節、元宵節,人們且歌且舞、自唱自樂,於街頭巷尾、家戶院落的一種文藝形式,故又俗稱“地不輪”,即平腔秧歌的前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腔秧歌
  • 別名:東溝秧歌
  • 流行地區:太行山巔的陵川縣
  • 發源地區:城西北35里的東溝村
簡介,劇目,

簡介

平腔秧歌原先只在東溝本村演唱,因這裡藏煤豐富,開有小煤窯,常有不少外地人來做工,他們於空閒時間,也愛學幾段,久而久之,它就被外籍的窯工們帶到全縣各處,甚至更遠的地方。到明末清初,陵川全縣境內的近300個業餘秧歌劇團,差不多都會唱幾齣平腔秧歌折子戲。後來,不少專業上黨梆子劇團,也常選一些平腔秧歌折子戲演唱。不過,無論是別村業餘劇團,還是專業劇團,所唱的平腔秧歌都不及東溝人唱的地道,都沒有東溝人那種濃郁的鄉土風味。
平腔秧歌的音樂為徵調式,有七字、十字兩個板腔和專門的哭腔及五字念板。它雖是一個小劇種,但卻擁有生、旦、淨、醜各個行當。其特點是行腔運調時不鼓不鑼、不配弦樂,鑼鼓傢伙僅用於上下場和起送板。一個戲裡,只有唱詞,沒有道白,或者僅有一兩句念白。一般是四句或六句為一板,也有十幾句幾十句為一板的。有時每唱完一段,要混打一陣鑼鼓,這可能是該劇種又名“混場秧歌”的由來。雖然曲調比較簡單、狹窄,但樸素淳厚,別有風味,演唱起來,十分動聽。

劇目

平腔秧歌所演劇目,既有《空棺記》、《陰陽案》、《兄妹吵廳》等大型的傳統戲和連台本戲,也有《採桑》、《拜節》、《王小二趕集》等折子戲。其中大多數是表現家庭與婚姻愛情等方面的內容。唱詞通俗易懂,生活氣息濃厚,深受民眾歡迎。
平腔秧歌在歷史上沒有成立過專業劇團,到外地演出活動較少。因此,名老藝人也就不多。但在本縣境內與高平、長治、壺關等地,有幾個演員還是挺有聲望的,即禮義鎮的張蠻貨、義漢村的任拴柱等,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都是赫赫有名的好把式。如任拴柱,他原是一個唱澤州秧歌的名旦角,也兼唱平腔秧歌,吐字清楚,倍受民眾讚揚。他登台演唱時,經常脖子上掛著觀眾贈送的燒餅串。後來,他被調到陵川縣上黨梆子劇團改唱梆子戲,每到一地,民眾還仍要求他唱秧歌。於是劇團就排演出了平腔秧歌《採桑》等,不僅豐富了演出劇目,還提高了劇團的聲譽。
日偽統治陵川時期,平腔秧歌停止了。解放後,它又恢復起來,不僅整理了傳統劇目,還新編、排演了《王三參軍》、《秦富保放牛》、《招待所》等現代戲。此時,有的業餘秧歌劇團,還到河南焦作等地向部隊慰問演出。
1979年陵川縣化肥廠業餘文藝宣傳隊,還用平腔秧歌排演了反映現實生活的新編現代戲《雙訂婚》,並配上弦樂伴奏參加了晉東南地區舉辦的職工業餘文藝調演。在會上有姚秀珍、琚全娥二同志被評為優秀演員。後,又在城關、附城、椅掌等地演出,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雙訂婚》劇本還被選入《山西民眾文藝創作選·小戲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