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胃地榆湯

平胃地榆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衛生寶鑑》卷十六。具有溫中散寒,除濕和胃的功效。主治結陰便血。

基本介紹

  • 名稱:平胃地榆湯
  • 別名:平補地榆湯(《仁術便覽》卷三)
  •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六
  • 組成:蒼朮、升麻、黑附子、地榆、陳皮、厚朴、白朮、乾薑、白茯苓、葛根、甘草、益智仁、人參、當歸、曲、白芍藥
  • 功用:溫中散寒,除濕和胃
  • 主治:結陰便血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使用注意,附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歌訣

平胃地榆參芍當,術苓升床葛根姜,附子益智並神曲,升降脾胃也助陽。

組成

蒼朮一錢(3g),升麻一錢(3g),黑附子(炮)一錢(3g),地榆七分(2.1g),陳皮、厚朴、白朮、乾薑、白茯苓、葛根各半錢(1.5g),甘草(炙)、益智仁、人參、當歸、曲(炒)、白芍藥各三分(0.9g)。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盞,加生薑三片,棗子二個,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功用

溫中散寒,除濕和胃。

主治

結陰便血。

方義

此方用平胃散,異功散,附予理中湯,升麻葛根湯,四方合成,而加地榆、當歸、神曲、益智數品,總使脾胃補消兼受,升陷有權,附烈氣止血,溫通運和諸法,無所不備。

使用注意

慎言浯,節飲食。

附註

本方能燥濕健脾,降逆止嘔,溫中散寒,益氣補血,溫脾止瀉,涼血止北血。

附方

名稱:平胃地榆湯
組成:蒼朮(炒)、陳皮、厚朴(姜炒)、甘草、地榆
用法:生薑為引,水煎服
主治:便血。濕盛腹不痛者
出處:《金鑒》卷五十五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 衛生寶鑑》:“真定總管史侯男十哥,年四十有二,肢體本瘦弱,於至元辛已,因收秋租,佃人致酒,味酸不欲飲,勉飲三兩杯,少時腹痛,次傳泄瀉無度,日十餘行。越十日,便後見血,紅紫之類,腸鳴腹痛,求醫治之。日:諸見血皆以為熱,用芍藥柏皮丸治之,不愈。仍不欲食,食則嘔酸,形體愈瘦,面色青黃不澤,心下痞,惡冷物,口乾,時有煩躁,不得安臥,請予治之,具說其由。診得脈弦細而微遲,手足稍冷。《內經》雲: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經雲: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陰脈不和,則血留之。結陰之病,陰氣內結,不得外行,無所稟,滲入腸間,故便血也。宜以平胃地榆湯治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