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流氣飲(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平肝流氣飲,中醫方劑名。出自《萬病回春》卷五。主治脅痛,及小腹至繞臍並疝氣內外疼者。

基本介紹

  • 名稱:平肝流氣飲
  • 出處:《萬病回春》卷五
  • 功用:疏肝理氣,養血活血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附註,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當歸(酒洗)一錢(3g),白芍(酒炒)四分(1.2g),川芎六分(1.8),橘皮(鹽湯洗)一錢(3g),茯苓(去皮)一錢(3g),半夏(姜制)、青皮(醋炒)六分(1.8g),黃連(酒炒)八分(2.4g),柴胡七分(2.1g),香附(童便浸,炒)八分(2.4g),厚朴(薑汁炒)七分(2.1g),梔子(鹽水拌炒)八分(2.4g),甘草(炙,去皮)四分(1.2g),吳茱萸(煮三次,去水,炒)四分(1.2g)。

用法用量

上銼一劑。加生薑三片,水煎,空心熱服。

功用

疏肝理氣,養血活血。

主治

脅痛,及小腹至繞臍並疝氣內外疼者。

方義

當歸、芍藥、川芎補血活血;柴胡、梔子、黃連清熱消炎;香附、青皮、橘皮理氣止痛;厚朴、吳萸健胃止痛;半夏祛痰,治痰飲症,茯苓利水;乾薑溫中健胃,甘草調理諸藥。

附註

病人為一中年婦女,右脅作痛,食納量下降已半年多,伴白細胞減少,肝大肋下2公分,脈沉,舌少苔質暗紅,右上腹右季肋部壓痛,局部肌緊張,肝大肋下2—3公分,中等硬度。腹水症。診斷為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要求中醫藥治療。給予平肝流氣飲,一周后,兩脅作痛減輕。一月後,兩脅痛消失,食納量增加。再服半月,體重增加3公斤,一般情況良好。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萬病回春》:“平肝流氣飲。治脅痛及小腹至繞,臍並疝氣內外疼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