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油畫名稱:平瀏農民赤衛隊
- 作者:李騫、項爾躬
油畫信息,油畫背景,油畫內容,油畫特色,油畫作者,
油畫信息
油畫名稱 | 平瀏農民赤衛隊 | 創作年份 | 1957年 |
油畫作者 | 李騫、項爾躬 | 油畫尺寸 | 181×105厘米 |
現藏場館 |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 油畫材質 | 布上油畫 |
油畫背景
平瀏農民赤衛隊,即湖南平江縣和瀏陽縣工農義勇隊。1927年“八七會議”後,毛澤東以中央特派員身分回湖南傳達會議精神,改組省委,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9月初,毛澤東到達湘贛邊界的安源、銅鼓地區組織部隊,將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和平江、瀏陽工農義勇隊等武裝力量合編成工農革命軍第一師,下轄3個團,共約5000人。9日,在毛澤東的領導、指揮下,震動全國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油畫《平瀏農民赤衛隊》,反映在秋收起義中,平、瀏工農義勇隊作為起義的主要武裝力量之一,他們不畏艱險,不怕犧牲,手持大刀、長矛等土製武器,奮勇當先,殺向敵人的情景。
油畫內容
作品反映了在“秋收起義”中,平瀏農民赤衛隊不畏艱險,不怕犧牲手持大刀、長矛等土製武器,奮勇當先,衝鋒陷陣的戰鬥情景。作品以一個極富動感的情節,展現了農民赤衛隊的英姿和鬥志。畫面質樸率真,充滿激情。整體效果極富陽剛之氣,視覺效果非常強烈。
油畫特色
油畫《平瀏農民赤衛隊》以一個極富動感的情節,展現了農民赤衛隊的英姿和鬥志。作者將農民赤衛隊安排在增援的途中,起義軍的傷員已被抬下,增援的隊伍正在沖向前線。畫面左上方兩個簡括的人物,將敵人來自何方、農民赤衛隊是何任務交代得一目了然。前景一字排開的隊伍是作者重點刻畫的對象。雖然他們身著各色服裝,拿著土槍、土炮、梭鏢、農具等劣質武器,但是,他們奮不顧身奔赴前線的勃勃英姿,充滿英雄的豪情和堅忍不拔的鬥志。沖在最前的壯漢,赤膊上陣,他手持砍刀,飛身前行;與之並行的農友,臂戴紅袖章,肩扛土槍,緊隨其後……在陽光的照射下,他們古銅色皮膚上的高光發出刺眼光亮,投射在紅土地上的濃重身影,襯托著急行軍的隊伍更加生動,氣勢更加雄渾。橫“V”字形的構圖,即使畫面具有明確的方向感和衝擊力,又使隊伍有了藏與露的對比與節奏。油畫語言質樸率真,充滿激情。雖然有些地方的處理略顯粗糙,但整體效果充滿陽剛之氣,視覺效果非常強烈。
油畫作者
項爾躬(1932—1999):安徽人。擅長油畫。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班。主要作品《雙豐收》、《穿山透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