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碗礁1號

平潭碗礁1號

東海平潭碗礁1號沉船遺址是2005年一項重要的考古發現,並且由於出水了大批清代康熙時期景德鎮生產的外銷瓷器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發掘表明,沉船承載物主要以瓷器為主,瓷器為清代康熙中期景德鎮民窯產品,累計出水17000餘件。主要器型有將軍罐、大盤、花觚、尊、香爐、罐、碗、深腹杯、中盤、器蓋、淺腹碗、小盤、小碗、小杯、粉盒、筆筒、小瓶、小盞、洗等,另外還發現有石質硯台、銅錢和銅鎖等。因沉船遺址埋藏較淺,發現之初遭到的大規模盜掘,使船體本身同樣遭受嚴重破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潭碗礁1號
  • 發現時間:2005年
  • 類型:沉船遺址
  • 地處:傳統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
出土現場,意義,碗礁 的由來,考古,四大迷團,謎團一,謎團二,謎團三,謎團四,相關連結,

出土現場

下午1點多,鐵船上出現了身穿密閉潛水服的4名考古隊員以及水下攝影師、水下記者,他們先後下水。
下午3點多,一陣刺耳的警笛聲突然響起。兩艘邊防官兵的快艇從遠處疾速駛來,開始在沉船區域巡邏、警戒。
13:40左右,水下作業正式開始,包括水下勘測和文物發掘兩部分。第一位考古人員身著潛水衣下水,很快就浮出水面,用力點了點頭,表示水下情況一切正常。接著另一位考古人員下水。船邊垂著一條繩子,這是入水繩,起引導作用。水下人員可以順著繩子找到要探尋的目標,如果水下遺址面積大,入水繩也會相應增加。
昨日碗礁水域情況並不理想,風浪很大,浪頭近1米高,水溫約22攝氏度,水流速度大約每秒55厘米。流水帶來大量泥沙,水下懸浮物多,又適逢陰天,水下光線減弱,水下能見度不夠理想,對水下考古造成一定影響。
據隨考古人員下水的央視記者范伊然介紹,由於水流很快,這使她下水十分艱難,必須緊緊抓住入水繩才能,眼前就是一片漆黑,即使使用特製的水下照明工具,能見度也只有15厘米左右,主要靠感覺和手摸來尋找目標,同時還要注意身上各種纜繩不要糾纏在一起。
下水之後,考古人員首先報告了所在位置———海底12米,隨即對沉船進行繪製,用不同顏色的線描繪探方位置,並且開始發掘沉船上的瓷器。水下泥沙鬆軟,瓷器可以輕巧地取出。完成工作後,考古人員用一個塑膠籃子將部分瓷器帶上岸。
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栗建安介紹說,從水底上升到水面也存在危險,由於壓力在不斷變化,因此在不同深度都要稍作停留,逐漸浮出水面。下水的考古人員表示,這次除了下水比較費力外,出水文物立即清理編號
水下瓷器一出水,立即被逐個放入淡水中清洗,去除其中的泥沙,隨後給瓷器貼上小標籤,註明出水的位置和時間,然後分類裝箱。運到陸地上在室內進行脫鹽處理。

意義

碗礁1號沉船遺址地處傳統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北至長江流域和北方各港口,南達泉州廣州等貿易港口遠至東南亞地區,是南北海上貿易的必經之路,仍是5000噸級以下船舶的通行航線。碗礁1號出水的文物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對這一重要的沉船遺址開展水下考古工作,對於進一步推動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以及古代造船史、古陶瓷史等相關學科的研究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碗礁 的由來

“為什麼會叫碗礁,就是因為很久以前載著瓷器的船沉在這裡,漁民在打魚時曾意外‘撈上’一些碗。”昨天下午,一名上了年紀的老漁民告訴記者。
這位老漁民說,當地一直流傳著一個關於沉船的傳說:上百年前,這裡是一條商船往來頻繁的航道。因為暗礁眾多、海流變化莫測,一些商船沉沒於此。根據沉船上的貨物,當地人依次把這裡的海域叫碗礁、白糖礁、銀珠礁。

考古

碗礁1號沉船遺址位於福州市平潭縣嶼頭鄉北側五州群礁的中心——碗礁附近。遺物以瓷器占絕大多數,多為遠銷海外之商品。有青花罐和五彩罐及香爐、碗、盤、碟、杯等小件器物,基本為景德鎮民窯產品。依據瓷器的造型、釉色、紋飾圖案特徵,可推定碗礁一號沉船的年代為清代康熙中期。
沉船點表明,瓷器很可能由贛東南進入閩江水系、順江而下出閩江入海口,其所行的路線,是景德鎮瓷外銷的一條重要的傳統線路。
碗礁1號出水的文物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此次發掘,對於中國航海史、海外交通史、古陶瓷的外銷、造船技藝等方面課題的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大迷團

“碗礁一號”水下考古有了重大發現:考古人員在東4艙發現大量高價值的大型瓷罐。就在大家興奮不已的時候,另一個巨大的謎團又讓考古人員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300多年前的清代沉船,但艙內一件器物上的“雙龍”兩字,竟是建國後才有的簡體字!
漁民在碗礁海域無意中發現沉船以來,這艘清代沉船就一直被一層神秘的面紗籠罩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隨著考古的深入,它的謎團卻越來越多,種種猜測讓真相撲朔迷離。

謎團一

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栗建安介紹說,“碗礁一號”出水的瓷器,按照製作工藝術判斷,絕大多數是清康熙中期,由景德鎮製造的外銷瓷。
但有意思的是,一些瓷器卻明顯為清康熙早期的,為何同批貨物中會有不同年代的瓷器?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陳華莎認為,這需要專家進一步研究才能揭開謎底。
陳華莎表示,瓷器採用的是高質量的高嶺土燒制而成,工藝水平並不亞於官窯。能用被稱為“御土”“官土”的高質量的高嶺土燒制民窯,陳華莎認為這可以說明當時為出口而開禁“御土”的使用,一個繪著和官窯相似龍紋的瓷器隱約證明著這點。

謎團二

在大量的出水瓷器中,有許多難解之謎。比如一件瓷器上,繪有騎馬狩獵圖案,從人物的髮型上可以看出,騎馬的男子為契丹人,陳華莎表示這是首次在青花瓷器上出現契丹人物,但騎著一匹花馬、手持一隻“海東青”的女子卻身穿漢族服裝,難道她就是王昭君?在一個正面繪著梅花的小盤背面,用簡體字寫著“雙龍”,這兩個被深深燒入瓷器的文字是工匠的姓名還是裝飾圖案,為什麼在清康熙年間就會出現簡體字?專家難以解釋,只表示小盤是標準的清康熙中期青花瓷器。

謎團三

“碗礁一號”因為什麼原因沉沒在這裡也是考古人員感興趣的一個內容。此前有專家認為沉沒有幾個可能,一是瓷器上船後從景德鎮由水路運至長江出海,而後在到福州途中沉沒。另一種可能是景德鎮瓷器從陸路運到福州口岸裝船,而後在碗礁海域等待船隊集結遠行時遇難。但是廈門大學教授、原中國陶瓷研究會會長葉文程通過比照清代福建港口圖後認為,這艘船還沒有完全駛出福州港就沉沒了,其中是遇到意外還是船隻自身原因而沉沒還不得而知。

謎團四

專家除了關注出水的瓷器和沉船本身以外,另一個關注的焦點就是這艘沉船與“海上絲綢之路”是否有關聯,沉沒地點是否位於“海絲”的航線上。有專家把這次“碗礁一號”沉船與廣東、福建一帶發現的其他沉船遺址聯繫起來,希望能從中勾勒出一個比較明晰的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海路,也就是“海上絲綢之路”。
專家介紹,在清代,可用“器行天下”來形容當時景德鎮瓷器風行的程度。康熙年間,景德鎮是外銷瓷的主要產地,運輸主要走海路,而福建的泉州、福州等地成為重要的出海口。
據介紹,目前已知的“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在秦漢時期便已出現,到唐宋時期最為鼎盛,商船由廣東、福建等沿海港口碼頭出發,縱跨南海、橫越印度洋,至東南亞,甚至是非洲,將中國絲綢、瓷器、茶葉、漆器等物產運往歐洲。因此“海上絲綢之路”又被稱為“陶瓷之路”、“香藥之路”,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重要通道,僅有史記載的湮沒在這條海道上的沉船事件就有100多宗。但“海上絲綢之路”具體路線、有哪些停泊港口還是一個謎。從“碗礁一號”發現大量外銷瓷來看,這裡也許能為進一步探索“海上絲綢之路”提供幫助。

相關連結

福建水下沉船不少
福建海域13.6萬平方公里,海岸線3324公里,位居全國第二,地處東海和南海的交通要衝。福建在宋元時期就有發達的海上交通,海上航線四通八達。古代商船從福建等沿海地區出發,穿過南海、印度洋、東南亞、非洲將絲綢、茶葉、瓷器等運往歐洲。而福建運輸瓷器的船隻因為失事等原因,有部分沉沒在海底,給後人留下許多不解之謎。
據了解,在福建省閩南地區(包括泉州、廈門、漳州三市)發現的多達數百處的古代瓷窯遺址,其年代上迄南朝,歷經唐、宋、元、明、清,反映了福建地區陶瓷器生產的持續發展、長盛不衰,大量產品還遠銷海外。福建東南沿海古為“海上絲綢之路”(又稱“海上陶瓷之路”)。由於種種原因,福建大批輸出的陶瓷器有一部分未能到達預定的港口和地點,而是隨著失事、遇難的船隻沉沒于海底。連江縣東洛島與正在沉船考古的平潭縣嶼頭鄉碗礁海域,都有運輸陶瓷器船隻失事、遇難於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