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傳統名菜佳肴和風味小吃達數百種,多以海島出產的海鮮和農副土特產品為主要原料,選料注重鮮活。同時,烹製擅長本味,調味兼有甜酸糟香。煎麵餅類似福州地區的春卷,麵餅皮薄細滑,有勁道,入口好吃,當地端午節多有吃煎麵餅的習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潭煎麵餅
平潭島是祖國距台灣早近的海島,直線距離68海里。平潭屬福州地區,習俗卻不大相同。“初一釘菖蒲,初二起糅垛,初三煎麵餅,初四做節仔,初五曬午時,龍船賽起來”(起糅垛,也有地方作“浸糅箬”)。這幾句民謠印證了平潭端午節別致習俗。因此,平潭人又稱端午節為“五日節”,老一輩平潭人是把端午節當年來過的。據說,平潭一年有“四年八節”,“四年”是: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五月端午,八月十五。端午是從初一過到初五,初一開始人們在門邊掛觀音草辟邪,蒸包子,初五在家四周噴灑雄黃,給小孩點雄黃,吃麵餅,家中被帳、冬季袍襖都要搬到戶外或陽台晾曬,叫做“曬午時”。
端午節五天裡,煎麵餅成為家家戶戶的重頭戲。初一到初五,煎麵餅的時間自定,但做麵餅的程式卻不能省略,家庭主婦到各大市場尋找包麵餅的食材。
煎麵餅的第一步是做麵皮,麵皮要做到皮薄細滑、入口好吃,和面是關鍵。麵粉加水,再根據麵粉加入適量的澱粉,打上雞蛋調均勻。面和好後,是攤麵皮。攤麵皮有三個要點,一是火不能太旺,二是油不能太多,三是翻皮時動作要快,否則麵皮會糊在鍋里。勺子舀面時,最好是一勺均勻地倒在鍋里,根據麵皮的蒸烤程度,先關火,再攤下一塊。麵皮煎好後,把準備好的食材洗淨後,就可炒麵餅的餡了。
麵餅的餡少不了海鮮,如海蠣、蟶、蝦仁、蟹肉等,當然,豬肉、包菜、綠豆芽、筍乾也是不可缺的,為了色彩好看,還可加入適量的胡蘿蔔絲。炒餡時海鮮不能與肉丁一起炒,因海鮮容易熟,豬肉相對來說費時稍長,包菜、綠豆芽炒後把水瀝乾,這樣包麵餅時才不會裂開。吃麵餅時,包多少餡由自己定,這是海島端午節的另類自助餐。吃麵餅時,配以清淡的淡菜或花蛤湯,一家人圍坐一起,其樂融融。
隨著時代的推移,一些古老的習俗慢慢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據說,早先平潭的端午節也有掛香袋的習俗,現在幾乎難得一見。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平潭潭城港內,還常舉行賽龍舟活動,60年代後,竹嶼口堵港,賽龍舟的風俗也隨之消失。但吃麵餅和女婿在端午節這天給岳父家送禮,俗稱“分節”的習俗,還保存和傳承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