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秋月曲

平湖秋月曲

平湖秋月之景位於白堤西端,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文人多賦詠“泛舟夜湖,舟中賞月”之情。南宋孫銳“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舟”;明洪瞻祖:“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 《平湖秋月》一圖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平湖秋月曲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平湖秋月》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孫銳
平湖秋月
原上風
2006年6月3日星期日
平湖秋月之景位於白堤西端,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文人多賦詠“泛舟夜湖,舟中賞月”之情。南宋孫銳“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舟”;明洪瞻祖:“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 《平湖秋月》一圖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唐時此處建成望湖亭,南宋又建望月亭。今平湖秋月景址,實為康熙三十八年後始定於此。時更此處龍王堂為御書樓,樓前鋪建跳出湖面之石平台,台周圍以欄桿,旁構水軒,懸掛康熙御題“平湖秋月”匾額,後人又勤石建景碑亭於其左。 後此地形成一片狹長的沿湖園林,遍植四季花木,點綴假山疊石。亭台樓閣錯落其間,更宜賞月品茗。
西湖秋月之夜,自古公認良辰美景,充滿詩情畫意。平湖秋月高閣凌波,依窗俯水,平台寬廣,視野開闊,秋夜於此縱目高眺遠望,但見皓月當空,湖天一碧,金風送爽,水月相溶,令人不知今夕何夕。美景又不止秋湖月夜,清·駱成驤撰聯曰:“穿牖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捲簾相見前山明月後山山。”每當秋夜清明,皎月當空,湖平如鏡,水月雲天,真乃美不勝收。佳句有云:“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 清秋氣爽,湖面平靜如鏡,皓皓秋月當空,月光湖水交相輝映,一色湖光萬傾秋之感,故在湖畔立碑,題名平湖秋月。湖天一碧樓聯月,萬傾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在那湖石假山之間,看遍植的紅楓、石榴、丹桂、紫薇等花木,掩映著亭、樓 、廳、榭。
杭州人中秋家節賞月有三大去處:一是湖中三島之一的三潭印月,是在湖中賞月;二是位於鳳凰山坡上賞月;至於岸邊賞月,首推這月白風清、水天一碧的平湖秋月之景。每每提到西湖十景,最叫人嚮往的也就是“平湖秋月”了。
倒也不是因為這裡景致最好,恰恰這裡平淡無奇,只是在岸邊看西湖,這裡可能視線較寬,放眼望去,只見西湖一片淼淼茫茫,遠處的湖心亭也是輪廓依稀,右前方橫跨水面的蘇堤不見九曲迴廊,也不見水榭亭閣。
若逢雨天,看水滴落到湖面上,一圈一圈的圓,互相融合著,洋溢著,漣漪漫漫,真叫人心神蕩漾,人景合一……
“心靈在天”的人往往對於每一個令人興奮的美,並要把那美慢慢揉開,讓欣喜和舒放漫溢心間,然後一個人淹沒在這宏博的美的心海,那一時一刻的美就如朵朵的浪花,人的心靈里若是多所此花,則內心一如自由之景,那些美好呼之即來,左右源涌。來這一片浩淼淡遠之景,直覺人生和世界中的諸多磨礪痛苦如雨雪冰霜般皆化為水,最終淡化在秋月高懸、湖心鏡明的水天一色中,心中悵然之餘也不覺很是舒放。
往事如夢如煙,笛韻悠悠蕩蕩,心事思緒如風淡開……
(今晨聆聽琴簫曲《平湖秋月》,不覺引動思緒,極欲西湖一游,於是,網上觀圖讀文,略解游思。隨手摘引諸人遊記,亦加一己想像,略略修整,亦作一文,是為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