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

平湖市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續寫歷史、再創輝煌的五年。

,也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續寫歷史、再創輝煌的五年。面對複雜變化的巨觀形勢和要素緊缺的巨大壓力,我們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經濟發展大局,深入實施接軌上海首位戰略和城鄉統籌、產業提升、開放帶動、濱海開發、科教興市、和諧發展六大戰略,全市上下齊心協力,開拓進取,真抓實幹,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經濟社會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先後獲得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縣(市)、浙江新魅力之城、中國最具投資價值金融生態示範城市、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書法之鄉等榮譽稱號,成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社區教育示範區、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單位、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範單位,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五年來,綜合實力明顯增強。2010年,全市預計實現生產總值342億元,比2005年增長102%,年均可比增長13.1%,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財政總收入51.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5.5億元,分別是2005年的2.6倍、2.8倍,年均增長21.5%、23.2%;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貸款餘額達496.1億元、365.5億元,分別比2005年末增長1.7倍、2.1倍。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生產性投資856.2億元、514.4億元,分別是“十五”期間的2.2倍、3.1倍;契約利用外資、實際利用外資28.4億美元、11.8億美元,不含嘉興港區,契約利用外資、實際利用外資、引進市外內資分別達16.6億美元、8.6億美元和86.2億元。2010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5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50.8億美元,其中出口30.3億美元,年均分別增長17.1%、15.2%和15.1%。
五年來,轉型升級紮實推進。三次產業比例從2005年的6.6∶63.3∶30.1調整到4.7∶64∶31.3。被農業部認定為全省兩個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之一,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生產功能區啟動建設。加大糧食生產扶持和糧食儲備力度,確保糧食安全。積極創建省級農業機械化示範區,“4+3”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布局基本形成,特色優勢產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近60%。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81個、專業合作社83家、農業龍頭企業44家,培育綠色食品11個。完善土地流轉服務體系,五年流轉農村土地4.85萬畝,流轉總面積達8.95萬畝、流轉率27%。新型工業化水平名列嘉興前茅,輕重工業比例調整為43.4∶56.6,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占製造業比重由2005年的41.7%上升到66%,光機電成為全市第一大產業,並列入全省首批21個傳統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範區試點。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從1.5%提高到2.1%,居全省前列;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從15.5%提高到23.4%;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中科院嘉興中心平湖無機非金屬材料分中心、市科創中心相繼建成,新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1家、省級企業(行業)研發(技術)中心31家;新增省級以上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60個,其中國家級16個;淨增規模企業340家,景興紙業成功上市並增發、三江化工實現上市。全市專利授權數3737件,人才總量達7.6萬人。累計完成服務業投資273.5億元,形成港口物流、專業市場、休閒旅遊等重點優勢產業,建成嘉港糧食碼頭、世紀商業中心、建材市場等一批重點項目,九龍山旅遊度假區成為首批省現代服務業集聚示範區,樓宇經濟、總部經濟等新興業態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紮實推進,圓滿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挖潛節地集約發展成效明顯,盤活土地5773畝,工業用地畝均投資強度和產出分別比2005年增加113萬元、82萬元。
五年來,城鄉面貌不斷改善。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城市化水平從52.2%提高到60%(老口徑,新口徑為52.4%),城鄉統籌水平位居全省第五、嘉興第一。累計完成城市和基礎設施投資14.3億元,城市建成區面積從2005年的14平方公里擴大到23.3平方公里。東湖景區成為4A級景區並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東湖新區一期基本建成。平湖經濟開發區功能配套逐步完善。南市新區建設加快推進,完成行政中心搬遷。舊城改造進一步推進,拆遷面積64.5萬平方米,改造整治老住宅小區27個,建成錦繡莊園、星洲東湖花苑等一大批高檔住宅小區以及大潤發、香弄商城等現代商業中心。市域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完成。以“1632”網路型城市體系為目標,新市鎮新社區“兩新”工程順利推進,累計集聚農房1.81萬戶,全市農房集聚率達21.8%。城南路全線貫通,如意路、東湖大道、東方路、全塘-新倉公路等道路相繼竣工,公路總里程1195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里程達221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完成“12360”和“一二三四”目標任務,率先實現公交“村村通”。航道和港口建設進一步加強,港口年吞吐量達4432萬噸。一批水、電、熱、氣重點工程相繼建成。完成白沙灣至水口治江圍塗工程,城市防洪工程建成投運。全面禁采地下水,廣陳水廠一期建成投產,太浦河取水工程進展順利,鋪設供水管道1335公里,基本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220千伏新華變、前進變建成投產,年供電量達22.3億千瓦時,成為新農村電氣化市。實施“新村示範、村莊整治”工程,26個村被列入省級全面小康示範村。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城鄉環境面貌得到改善,河道長效保潔實現全覆蓋,城市綠地率、林木覆蓋率分別達41%、16.5%,“兩違”清理整治深入推進,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垃圾處理率分別達82.6%和1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