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市第二中學(平涼二中)

平涼市第二中學

平涼二中一般指本詞條

平涼二中是全市八所重點中學之一,市級示範性高中,始建於1956年4月。學校占地面積65畝,建築面積約3.2萬平方米。學校現有教職工221人,其中:碩士在讀教師4人,本科學歷180人,大專學歷38人。高級職稱30名,中級職稱61名。省級學科帶頭人1名,省園丁5名,省級骨幹教師7名,省級青年教學能手3名,市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49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涼市第二中學
  • 創辦時間:1956年4月
  • 所屬地區平涼市
  • 占地面積:65 畝
學校簡介,地理位置,辦學原則,辦學特色,現任領導,校史沿革,建設篇,定位,定綱,知名校友,發展目標,校址,所獲榮譽,

學校簡介

自2007年9月起,我校改辦完全獨立高中,現有52個高中部教學班,學生3319人。2006年金秋將迎來她五十年華誕。 2006年我校共有601人參加高考,重點本科上線由2005年的9人上升到29人,普通本科上線由2005年的72人上升到151,實現了重本、普本“雙翻番”。高考成績在全市八所重點中學排名由多年的第八位上升到第六位,實現了二中高考史上的新突破。
學校在強化“三風”建設,狠抓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花大力氣,克服重重困難,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面實施了綜合實驗樓和學生公寓樓建設工程。綜合實驗樓總建築面積12352.96平方米,總投資1238萬元。其中爭取邵逸夫贈款60萬元,區財政配套60萬元,其餘學校自籌,今年8月15日竣工交付使用。學生公寓樓總建築面積11208.15平方米,計畫自籌資金832萬元,該工程已完成投資400萬元,計畫今年年底交付使用。平涼二中綜合實驗樓、學生公寓樓建成投入使用後,將從根本上改變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的局面,極大地改善了學校辦學條件,緩解崆峒區學生上高中難的壓力,使更多學生能夠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為實現省級示範性高中奠定堅實的基礎。
平涼市第二中學
平涼市第二中學
平涼二中確立了“實現省級示範性中學,實現學校基礎設施跨越式發展,實現‘三名工程’,實現高考質量進入全市八所重點中學前列”的總目標。通過一年的艱苦努力,實現了高考本科上線人數翻一番的目標,實現高中招生質量大幅度提高的目標,實現了基礎設施跨越式發展的目標。
今後,學校將繼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實施“三名”工程、“青藍工程”,實現“校風、教風、學風”的根本轉變,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整體辦學實力,促進了學校穩定、持續、快速、和諧發展。

地理位置

平涼第二中學

辦學原則

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民主理校,科研興校,人才旺校,特色活校,質量名校,發展強校。

辦學特色

創設輕鬆環境,注重個性發展,踐行人格教育,培養創造精神。

現任領導

校長:王林虎,出生於1963.11,中共黨員。1996.9獲平涼地區優秀教師;2000.9獲市級教學能手;2001.12獲市級骨幹教師;2002.9獲區級師德標兵;2005.9獲區級優秀校長;2005.12獲區級知名校長。
在《崆峒教育》、《甘肅教育督導》、《教育革新》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其中《淺議物理教師的專業成長》一文在“全國教育管理與實踐論談”大賽作品評選中榮獲一等獎。
黨支部書記:秦克喜,出生於1973.09,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2007、2010年分別獲區級“優秀校長”獎勵,2011年獲平涼市“招生考試先進個人”獎勵。崆峒區“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在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2篇。
德育副校長:魏鵬學,出生於1975年10月,甘肅靜寧人,中共黨員,畢業於蘭州大學。1998年7月參加工作,2003年在甘肅省豐收機械廠職工子弟學校擔任副校長,2005年兼任學校黨支部書記;2009年擔任平涼五中副校長;2010年兼任崆峒區課改辦副主任;2012年擔任平涼二中副校長。 2002年被評為區級“模範班主任”;2003年被評為區級“優秀教師”;2004年獲區級骨幹教師稱號; 2005年獲市級骨幹教師稱號,並獲市級青年教學能手稱號;2009年被評為區級優秀教師;2011年被評為區級優秀教育工作者。 先後在《崆峒教育》、《新課程報》、《名校》、《中國信息報》、《中國教育教研論壇》等刊物發表20多篇論文, 其中《彰顯人性,留駐詩意的教育》一文獲《中國教育報》舉辦的論文大賽一等獎。
總務副校長:馬博文,男,生於1966年8月8日,甘肅省涇川縣人,中共黨員,西北師大畢業,中學高級語文教師,崆峒區高中語文教學專家,先後在平涼六中任教、平涼市崆峒區教育局教研室工作,曾任崆峒區教育局教科所所長,2005年任平涼市第二中學副校長。有多篇論文和小說在省級刊物上發表。
教學副校長: 高大萬,平涼二中副校長,主管教育教學工作。中共黨員,一級語文教師,平涼市語文骨幹教師,生於1970年,1992年參加工作,先後在香蓮中學、平涼三中任教,並擔任高三級主任、教務主任等職,2005年5月調入平涼二中擔任副校長,先後分管德育工作,教育教學工作。有隨筆《海棠》、《人間有愛》、《笨笨》、《朋友,走好》、《狐狸與人》等,發表於《未來導報》、《平涼日報》、《崆峒教育》、《新課程報》等刊物。工作中嚴於律己,格盡職守,先後被評為“崆峒區教學能手”、“崆峒區優秀黨務工作者”、“平涼市會考先進個人”、“崆峒區優秀校長”、“崆峒區2010年維穩先進個人”、“崆峒區2006~2010年法制宣傳先進個人”。

校史沿革

1956年4月20日,平涼市人民政府在古城西北角北校場選定校址,創辦平涼市第一初級中學,1957年9月遷至寶塔路,更名為“甘肅省隴東中學”,發展為一所初具規模的完全中學。1968年更名為“甘肅省平涼縣第二中學”,1969年改為“甘肅省平涼縣工農中學”,1978年,學校恢復為平涼市第二中學,並被確定為地區重點中學。2003年8月,平涼二中被市教育局命名為平涼市示範性普通高中,成為全市八所示範性高中之一。
平涼市第二中學(平涼二中)
五十年校慶
悠悠五十載,歷盡滄桑坎坷,歲月輪迴,當年純真稚嫩的學子如今卻已是年過花甲的長者,當年風華正茂的師長早已被匆促的時光染白了雙鬢,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在這座學府中沐浴著老師山高水長般的雨露恩情,一批又一批的教師滿懷教育理想默默耕耘在這平凡而又神聖的育人園地。自創建始,迄今已為社會培養高國中畢業生47屆,累計近4萬人,1978年恢復高考以後,28年間共為高等院校輸送大專以上新生4000多名,大多數畢業生已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力量。從這所學校走出的丁澤生、平岳、徐拴龍、武文軍、吳佳松、張明世、郭奇若等一批黨政領導幹部,王永升、范紅梅、 徐劍等一批科技先鋒,水天中、 姚學禮、張秀明等一批文化名人,胡高曉、趙瑞林等一批知名企業家,沙秀石等一批教育名家,齊玉琴等一批優秀警官,舍志鵬等知名主播,他們在國內外各個領域大顯身手,施展才華,成為當今社會的中流砥柱。一大批年富力強的青年才俊正在各高等院校刻苦攻讀,強壯翅翼,練就搏擊長空的本領,將成為社會建設的棟樑之才。有500多名教育工作者曾在平涼二中辛勤耕耘,湧現出一大批教育專家和學科骨幹。
十年凝鑄了厚重的文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特別是跨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堅持走“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的道路,大力培育名師名生,使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教學質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目前學校有省市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42人,獲省市級以上榮譽稱號者65人次,本科學歷教師達188人,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2006年高考實現了“兩個翻番”的宏偉目標,樹起了平涼二中發展史上一個光輝的里程碑。平涼二中也因教育教學成果斐然而多次榮獲“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甘肅省中國小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平涼地區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單位”、“高考先進單位”等諸多殊榮,現已發展成為一所擁有66個教學班、4380名學生、248名在崗教師,平涼市規模最大、發展後勁十足的完全中學。
起步的篳路藍縷,奮進的風雨兼程,發展的高瞻遠矚,騰飛的雄心壯志,平涼二中已成為一隻浴火的鳳凰,披著一片燦爛的霞光,向著更高遠的目標翩舞翱翔。

建設篇

登高瞻未來 重彩描藍圖 歷史腳步清晰凝重,文明傳承綿延不息。走過艱苦奮鬥的五十年,讓人們銘刻於心、無法抹去的記憶就是四十多年不變的陳舊校舍和曾經存留多年、又瞬乎消失殆盡的危房,人們感慨一所代表平涼城市建設進程的全新學校,在三兩年內一蹴而就。 如果說,啟動於1992年,竣工於1998年,總投資136.5萬元、建築面積僅2700平方米的辦公樓,經過漫長8年建築歷程,讓人們笑謔為“八年抗戰”的話,從2002年開始,次第落成 的教學樓、校園配套、逸夫綜合實驗樓、公寓樓、校園“四化”等建設工程,其建設規模之大、建設標準之高、建設速度之快,著實讓平涼人大為嘆服。
平涼市第二中學(平涼二中)
逸夫教學樓
2002年,可設40個標準教室,4個大型計算機教室,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投資390.4萬元的國債項目教學樓工程啟動。 2003年8月,教學樓如期竣工並交付使用。 2004年4月,籌措資金98萬元,啟動校園配套工程。新建風格獨特的大門;硬化6473.9平方米的馬路;鋪設3200平方米的地磚;安裝400多米的透綠柵欄;拆除全部危舊房屋;新修4個籃球場和16塊桌球台;建成100前進米的校園文化牆;安裝17個燈光板面;培植1000平方米草坪;栽植300多米的冬青綠化帶、850多棵姿態各異的風景樹木;埋設地下電纜,裝置44柱玲瓏別致的路燈和8個不鏽鋼宣傳欄。2004年5月,在崆峒區委、區政府的協調下,以258萬元的資金將位於學校東北角、占地7.03畝的平涼市汽修廠徵用,使學校面積進一步擴大。 三年建設,二中代表了一種速度、一種理念、一種“叛逆” ---超越的風格,發展的境界,衝擊的力量。完全背棄了原來勤儉持重、修修補補維持現狀的“發展觀”,而是用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二中完成了初步改造,實現了超越的理想。 革舊鼎新,超越的僅僅是一種現實。百竿更上,超越的將是無法逾越的自我。二中能否在負債累累的建設土壤中挺起,實現超越自我的理想呢?
芳林踏盡又一村。2005年春,崆峒區調整了二中的領導班子,原崆峒區教育局副局長徐文光走馬上任,提任平涼二中黨支部書記、校長。騰飛的理想開始燃燒這個果敢、率直、魄力十足的新校長。新班子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展開全面的調查研究,在秉續的基礎上展開超前發展的思維。較短的時間內,一項讓所有人想都不敢想的計畫公諸於眾。

定位

給自己不留後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的遠。首先把自己擺在崆峒教育的“制高點”,把平涼二中納入全市八所重點中學以及平涼二中處於平涼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一層面上進行重新思考,以“全市最大、全市最優”規模和標準向自我挑戰。 定標:讓自己品嘗拼搏的激情。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三年內實現四大目標:“實現省級示範性中學,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實現‘三名工程’,實現高考質量進入全市八所重點中學前列”。

定綱

讓自己體驗科學發展的價值。教師是根,學生是本。以“啟智鑄魂,光前裕後”為校訓,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作真人”為終極目的,確立“學校以育人為本,教師以敬業為樂,學生以成才為志”的辦學理念,實現“樹二中新形象,創二中新輝煌”的宏偉計畫。 “三定”讓二中的發展勢頭更加強勁。 辦公樓,教學樓的相繼建成,從根本上改善了教師辦公,學生上課的條件,但圖書,實驗等輔助教學仍無法開展,體,音,美等專業課的訓練場地無法解決;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2千多名 學生的住宿、用餐成了頭等難題。 “決不能讓基礎設施建設制約學校的發展。”2005年8月,新班子經過充分調研論證,一項宏大的建設計畫誕生了。在沒有項目支撐的前提下,學校提出“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大膽想法。四處奔波,跑項目,爭資金,拉贊助,發動教師集資。在崆峒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區教育局的積極爭取下,短時間內籌資了400多萬元,率先啟動實施了逸夫綜合樓的建設工程。 2005年8月15日,二中校園內旌旗招展、機器隆響,總投資1238萬元,建築面積12352.96平方米的逸夫綜合樓破土動工。 2006年3月16日,可容納2000餘名學生住宿,餐飲設施齊全,總投資832萬元,建築面積11208.15平方米的學生公寓樓,經過夜以繼日艱苦籌資、廢寢忘食動員搬遷的辛勤努力,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埋下了奠基石。 勇攀高峰的精神,超前發展的思維,舉債辦學的膽略,構成了平涼二中追求卓越,趕超一流的教育追求,鋪就了狠抓質量的基石。
平涼市第二中學(平涼二中)
二中夜景
天空的幸福一身“藍”,森林的幸福一身“綠”,二中的幸福一身“新”。現在的平涼二中,景物凝神,神采飛揚,色澤如流,氣象萬千。聽琅琅書聲,方知是“校”;見竹園溢彩,才知是“園”。來賓評價道:平涼二中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校園,園中有校,校中有園,拆牆透綠的效果真正體現在平涼二中醉人的景致,“淨化、綠化、香化、美化、用房精細化、樓群人文化”,“六化”建設同樣地行進在現代化的行列中。 投資400多萬元,綠化美化校園,建成校園區域網路;氣勢宏偉、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逸夫綜合樓已投入使用,風格俊逸、舒適典雅的學生公寓樓、學生食堂及高標準高質量的學生活動場所也將於11月建成。多媒體、多功能大廳、圖書室、實驗室及電子備課室一應俱全,教室全部安裝網路終端,形成多層面、多方位的教育網路,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管理篇 巨臂創名校 汗水潤桃李 “寶塔筆聳麒麟吼,校園歡騰沐祥光。奔走相告笑顏開,‘兩個翻番’奇蹟創。”這是平涼市教育局局長王興在欣聞平涼二中2006年高考實現翻番之後的即興喜作。
2006年7月,平涼二中高考本科上線取得了歷史性突破,重點本科上線29人,普通本科上線152 人,同2005 年相比,實現了重點本科上線翻了兩番,普通本科上線翻了一番,學生趙玲萍以608分的好成績,榮獲崆峒區文科狀元,高考成績在全市八所重點中學中一舉提高了2個名次,成為平涼市教育質量提升最快的學校,獲得平涼市2006年重點高中高考成績進步獎。與此同時,報考平涼二中高中的人數占到崆峒區初三畢業生總人數的51%。 從現實意義上講,二中在她四大目標初定後的第一年就獲得了豐碩成果。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平涼二中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績,學校的辦學規模究竟為何迅速擴大?
平涼二中領導班子在新的歷史時期,對學校的發展有很強的超前意識,做到辦學思路有前瞻性,推進工作有開拓性。他們在思考新時期的教育問題時,始終把學校發展放在一個大背景下來考慮,認為“學校教育就是要創設教育情境,使教育者、受教育者的身心和個性全面和諧發展,實現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為此,他們提出了“人人有機會、人人有發展、人人能成才”的育人觀點。以“家長的信任是學校的生命,社會的滿意是學校的成功”為信條,將校長的職責定位於重“理”輕“管”,以人為本,認為:管就是為了不管,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但不管是管出來的,好的習慣是強化出來的。 學校提出了“以事業和目標鼓舞人,以榜樣和成就激勵人,以坦誠和民主團結人,以真誠和愛護關心人,以自律和示範感染人,以情感和制度管理人”的管理理念。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在上級與下級、學校與社會、整體和局部等關係中,充分體現人與人的和諧,體現制度與情感的和諧。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扎紮實實抓好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備、教、批、輔、考五個環節落到實處,各項工作有檢查、有量化、有評比、有總結、有獎懲。學校以教改為契機,積極倡導“互動、輕鬆、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學得舒暢,學得主動,在活動中快樂,在快樂中獲得知識,在知識積累中不斷成長。 目標管理 風勁正揚帆。在四大目標的基礎上,實行精細化管理。從各科室、年級組、教研組,到每位教師、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期或短期目標。通過質量目標,激勵人的上進性,調動人的積極性,使目標成為一種責任,一種動力,促使人們在跳摘桃子的嘗試中,積極主動地摸索摘取的途徑方法,體驗摘到的快樂。通過月目標、周目標、天目標、節目標來保證總目標、大目標。職能部門根據各自目標實施程度進行量化考核,督促小目標的完成,從而達到總目標的實現。
平涼市第二中學(平涼二中)
體育場地
制度管理 渠深巨浪濺。以制度作保障,實施精緻化教學。以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為目的,出台了《平涼二中教師量化考核方案》,《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條例》、《教案及集體備課制度》、《教師繼續學習制度》、《周反饋及周碰頭會議制度》、《“三名工程”(名教師工程)實施方案和考核細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積極推行了中層領導聘任、教師簽到和坐班、集體備課、年級模組化管理、班級日誌和年級組周碰頭會議等制度,同時還改革了高考獎勵制度,實行教學過程全程動態管理,使學校教育教學秩序規範有序。
過程管理 鐵杵磨成針。學校主要以弱科補救為突破口,構建了新型校本教研模式,以備課組為核心開展分級補弱工作,以學生為研究主體,通過統一標準的水平測試、學業成績的客觀分析以及學生的自我評估結果,同時參考學生個性特點、情感態度等因素,對學生準確定位,教師有針對性地制定科學的補弱計畫,實施有效的補弱措施。校領導參加聽課,參與學生反饋,總結成績與不足,同時注重目標學生的提問和點撥指導,確保補弱工作紮實有效。 園丁篇 智高勤耕耘 學精寫長卷 如果,一個生命失去了精神的支撐,就如同癱瘓的蠕蟲等待生命的耗盡,如果,一個單位失去了精神的支撐,就如同散落的沉渣難於再鑄輝煌。作為啟人心智、傳道授業的育人機構,精神的塑造尤為重要。平涼二中特別重視塑造精神家園,學校通過抓德促藝,培養平涼二中精神,使得班子隊伍、教師隊伍進一步最佳化,增強了團隊的整體力量,為學校跨越式發展蓄積了強勁的助推力。
二中歷來就有打造精良師資的傳統,有“嚴謹治教、求精務實、追求卓越”的良好教風,五十年雲集了一批批學生愛戴、人民滿意的卓越教師,他們“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深諳“光榮、責任、奉獻”的深刻內涵,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從張奮行、張興廣、魏興智、牛旭峰等13名國家級、省級特優教師身上,可以找到先哲孔子清貧、艱辛、忙碌和隱忍的身影,他們那種既有風骨又充滿靈性的品格正是二中精神的濃縮,其神髓越千載而相接,歷百代而共鳴,作為新一代二中人,他們把創新性的傳承學校文化當作一種責任,在教師隊伍建設中,藉助於榜樣的感召,喚醒教師專業成長的激情。
平涼市第二中學(平涼二中)
運動會
他們立足校本教研,加強校本培訓,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開展在職教育培訓,使全校教師的培訓率達到100%。大力實施“三名工程”,對學校拔尖教師進行重點培養,抓師德建設,保持思想上的先進性;抓教學常規,發揮工作中的示範性;抓終身學習,增強教學的後續力,使他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成為學校跨越式發展的帶頭人。給張立中、邊斌奎等29名教師壓擔子,定目標,通過做示範課、做專題講座等形式督促激勵,為其儘快成長為名師創造條件。 二中教師不僅以教書育人為己任,而且關注學校的發展。2005年5月,在校領導的積極帶動下,老師們集資248.3萬元,幫助學校興建科技綜合樓。
“科研興教”是二中建設教師隊伍的重要策略。他們把目光集中在中青年骨幹教師身上,針對這一群體的特點,幫助其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督促並組織他們開展課題研究,引領他們在課題實踐中體會研究的樂趣,並在年度考核職稱晉升中加大課題研究和論文的積分,極大地調動了教師教研的積極性。朱旭明,邊斌奎等老師負責的3個市級重點課題研究取得突出成果,通過鑑定並獲得優秀。孫富生,張立中,黃濤負責的3個省級重點課題,郭勇,朱文,董志龍負責的3個區級重點課題已正式立項進入實驗研究階段。王永興等17名教師的21篇論文在省級刊物上發表,劉建勇等28人的32篇論文在市區級刊物上發表。
學校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把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概括為“傳家三寶”:一為“歷史”。半百老校,源遠流長,年輕一代在聆聽歷史回音中,找到了教育的根,教師的本。二為“名師”以二中教育中的旗幟性人物,特高級教師為代表的幾代教師,可謂德高學精,在與他們“面對面”中,青年人讀懂了什麼是高尚。三為“校訓”,“啟智鑄魂,光前裕後”激勵著今天二中人再鑄教育改革的輝煌,讓園中百竿翠竹挺拔茂盛。擬定並實施《平涼二中師資建設五年規劃和青年教師培訓計畫》,著眼長遠,鼓勵教師努力鑽研業務,歷練基本功,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啟動“青藍工程”,實施導師制,組織100多名青年教師向48名中老年教師拜師學藝,有計畫地安排其基本功競賽和奉獻最佳課活動,使其一年入門、二年達標、三年成為骨幹、五年成長為硬邦邦的學科帶頭人,德藝雙馨,成為學校的中堅力量。育才篇 樹德屹高山 立行存風範 百業教當先,育人德為本,德才兼備是教育的永恆追求,全面發展是人才的重要標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堅持“德為先,學為本,優為旨”的辦學思想,把二中內涵建設的重心聚焦到育人工作上,著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平涼市第二中學(平涼二中)
運動會
台灣著名企業家吳燦坤說:“我很喜歡‘天邊的彩虹’,但我更重視‘腳下的玫瑰’。”二中領導認為,教育就是要還原人性中真實的一面,把一切優秀的品性都固化為人的習慣,這才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堅持面向全體,有教無類,獎優罰劣,救困扶危,關懷教育每一位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人文環境。學校堅持開展“ 人文校園,活力校園,和諧校園,魅力校園”創建活動;組織“愛我美麗校園,淨化學習環境”,“我愛平涼二中”等徵文比賽;舉辦“創建衛生學校,共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演講比賽;與駐平武警8670部隊開展共建聯誼;創辦了《校園採風》周報和校園廣播站,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校園生活,而且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了教育,提高了能力。
確立“全面發展與張揚個性兼修,學生成才與教師成長並重”的宗旨,啟動教育現代化工程,探索科學育人規律,培養一代新型人才。在管理上,堅持“人本”觀點,遵循“科學+規範”,“嚴格+真情”的管理原則;在教育上,力求“課程有特色,教學有特點,學生有專長”;在教研上,突出民眾性,凸現創新性,強調全員參與,展示價值實現,抓住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條教育教學工作的主線,努力構建“理論與實踐互動、教學與科研互動、課內與課外互動、教師和學生互動”的創新教育體系。
學校要求教師把微笑帶進課堂,關愛每一名學生;把民主帶進課堂,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把合作帶進課堂,在合作中促進思考、創新;把成功帶進課堂,讓每一位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徐校長對教師說:“學生入學時的成績只反映了一個方面,重要的是在下一階段的教育中讓他們體會到愛的力量,教師要學會關愛每一個孩子,通過教育使他們儘快找到自己的優勢,這是教師的價值所在。”學校堅持“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觀念,在具體教學中,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實行分層分類教育,“既要讓學生吃飽,也要保證學困生吃好。”每學期都要求班主任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並把此納入班主任的工作考核,達到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高的目的。不重視升學率的領導太幼稚,只重視升學率的領導太膚淺,平涼二中班子認為,不能把抓升學率與素質教育簡單的對立起來。學校努力尋求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最佳契合點,在打破應試教育心理陰影的基礎上,廣泛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突顯其“內涵發展、個性發展、持續發展”。通過多種形式的文體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能、彰顯愛好特長的舞台,培育和諧、健康、科學、文明、淳樸的校風和學風。為此,學校開辦了特長班,成立了中學生男女籃球隊,田徑隊,組建學生藝術團,管樂隊,教師合唱團等。各種活動,不僅使學生的個性情緒得到了宣洩,而且使學生得到了鍛鍊,培養了興趣,發展了特長。
平涼市第二中學(平涼二中)
北大校友馬正峰
在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學科競賽中,學生陳夢嬌獲數學競賽二等獎,白雪獲英語競賽三等獎,慕 楠獲甘肅賽區二等獎。舞蹈《傲雪》在市歌舞大賽中榮獲得二等獎,並被多次選送參加市區各類慶典活動。在2005年和2006年全市素質教育成果展中,學校選送的近百幅書畫作品、手工作品及課件教具受到一致好評,排練的文藝節目在匯演中,獲得了圓滿的成功,並榮獲綜合一等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成功的花環歷來由荊棘編織而成。無論是微小的變化,還是輝煌的成績都凝聚著新一屆領導班子的集體智慧,凝結著平涼二中廣大教師的辛勤汗水,匯聚著四千多名莘莘學子的拼搏與努力。 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浩蕩春風,高唱著新時代催人奮進的凱歌,勇於開拓、迎難而上的平涼二中,正以嶄新的姿態、飽滿的激情,與時俱進,劈波斬浪,向更快、更高、更強、更美的未來奮勇前進。

知名校友

侯繼軍,男,1971年10月出生,漢族,籍貫甘肅平涼,全日制大學,工學學士,在職研究生,管理學碩士,高級政工師,1993年 7月參加工作,200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上海航天局辦公室主任。
王永升,男,漢族,中共黨員,甘肅省平涼市人。1970年10月出生。1989年畢業於平涼市第二中學。同年考入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1993年7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現為飛船著陸場高級工程師。
吳佳松,男,1967年5月18日出生,黨員,現任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團工委副書記、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青年聯合會常務副主席。
張夢濤,男,漢族,1970年10月生,甘肅正寧人。任蘭州商學院學生處副處長。2006年4月在省教育廳高教處掛職副處長。
臧東祥,1971年10月出生,現任: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信息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全國質檢系統信息化專家。
劉惠君1959年生,1974年平涼二中畢業,1993年在平涼市創辦甘肅省平涼痔瘺專科醫院,為平涼市及周邊地區數萬名肛腸病患者解除了病痛。該院從小到大,目前已成為隴東地區唯一一家專治肛門大腸疾病的專科醫院。醫院集臨床、教學科研為一體。2002年在甘肅平涼創辦平涼首家平價醫藥超市,曾在國家級核心雜誌上發表專業論文30餘篇,獲省、地級科技進步成果獎七項,曾兩次應邀赴日本學術交流

發展目標

實現基礎設施建設跨越式發展的目標;
實現“三名工程”的目標;
實現高考成績進入全市八所重點中學前列的目標;
實現省級示範性完全中學的目標。

校址

地址: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崆峒大道東

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23日,被教育部辦公廳認定為第三批全國中國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傳承項目書法、篆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