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江府圖碑
- 外文名:stele engraved with map of Pingjiang prefecture
- 碑高:2.76米
- 寬:1.415米
- 時代:南宋紹定二年
- 館藏地點:蘇州文廟
文物背景,文物特點,
文物背景
平江府圖碑,指刻有南宋紹定二年(1229)平江府城(今江蘇省蘇州)平面圖的石碑。圖碑保存了最早的街巷制城市的平面圖[平江府圖碑],是研究中國古代城市自里坊制向街巷制發展的重要史料。現存蘇州文廟。1961年,此碑和存於蘇州文廟的宋代其他石刻同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特點
碑高2.76米,寬1.415米。碑上的圖為單線陰刻,上、下、左、右標出方位。圭形碑額上有隸書“平江圖”三字。經同蘇州城實測圖對照可知,碑圖只是大體位置近似,不是按比例繪刻的。
從平江府圖碑中可以看出,北部居住區都是東西向長巷,巷內建宅,巷外街道上為商業街,除有河道外,此城同元大都城、明清北京城的大街和胡同的關係相同。再參證北宋汴梁、南宋臨安的記載,可知自北宋中期里坊制廢弛後,新的街巷制即逐漸出現,元大都城的大街胡同之制是繼承,而不是新創。
平江府圖碑中繪有牌坊65座,各巷口多繪有二柱一樓的牌坊,上標坊名。在里坊制城市中,坊門是小樓,樓上置鼓,樓標坊名。牌坊是轉為街巷制後由坊門演化出的一種新的建築類型。沿街設店,跨街建坊,是街巷制城市與里坊制城市在市容上的根本差別。
平江府圖碑中子城以南街道多為網狀方格,無聯排的橫巷,有的還有十字形小街。可能是唐代里坊的殘跡,也是研究蘇州自里坊制向街坊制演變過程的重要史料。
子城建衙署,是了解唐宋時期衙城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