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成景氣

平成景氣,日本經濟自從1986年12月開始出現回升以來,至1991年9月共持續了58個月的景氣局面,成為戰後最長的一次大型景氣。日本經濟界稱它為“平成景氣”。“平成”是日本新天皇明仁的年號。這次景氣是以國家公共投資、企業設備投資和個人消費支出的擴張為引擎的內需型增長。
平成景氣呈現以下幾大特徵:
(1)景氣持續時間長、經濟成長力強。
這次景氣由兩個小循環組成:第一個循環是1986年12月至1990年3月,其中1988年2月為頂點(工礦業生產增長率為12.2%),1990年3月為谷底(0.8%);第二個循環是1990年4月至1991年9月,其中1991年1月為頂點(7.8%),1991年9月為谷底(0.9%),同年10月起陷入負增長局面。兩個小循環相加共持續了58個月。這期間日本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為5.5%,1986—1991年期間每年比上年增長2.6%、4.3%、6.2%、4.8%、5.2%和4.4%。
(2)內需主導型、經常黑字縮小。
自1986年起的實際經濟成長率的提高主要是靠內需實現的。
(3)日本經濟進入高度化、全球化、資產化的新時代。
所謂高度化,是指以消費為中心的生活多樣化和以信息化、技術密集化為中心的產業高度化。具體表現為使用高級小轎車,擴大信息化投資等。
所謂全球化,是指以擴大進口和海外投資為中心加強日本經濟同世界經濟的緊密聯繫。1990年末日本海外淨資產達3280億美元;海外直接投資累計總額達2538億美元(1990年3月),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和資本輸出國。
所謂資產化,是指資產的增長和資本的交易加強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日本的國民資產總額1987年末達5338萬億日元,相當於同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5.5倍。國民資產總額中金融資產所占比重逐年增加,1970年末為50%,1987年末上升為53%。
隨著日本經濟實力的增強、國民總資產的急劇膨脹以及貨幣發行量增長率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虛擬成分增加,而過多的貨幣流向股票和土地買賣,引起了社會虛假需求的擴大,這就是所謂“泡沫經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