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平堡村
- 外文名稱:Pingbao Village
- 所屬地區:貴州省福泉縣馬場坪鎮
- 面積:349.8畝
- 人口:3102人
概況,平堡村發展,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發展重點,
概況
近年來,平堡村以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深入開展“五個好”村黨支部創建活動,使村“兩委”班子隊伍凝聚力明顯增強,村級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增快,民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有力地推進了村級經濟社會協調發展。2003年以來,相繼被州、市授予“文明村”、“五好村”、“文明生態小康村”等榮譽稱號。2006年人均純收入達2446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積累達13萬元。
平堡村發展
平堡村採取村支“兩委”成員包片到戶,黨員包戶到人的責任制,把全村劃成6個片區(組),把53名有幫帶能力的黨員幹部與60餘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採取傳技術、幫資金、訂計畫等方式,重點幫助貧困民眾發展生產,尋找增收項目,增強致富能力。村委成員羅維忠帶頭依靠科技發展養殖業,通過引進純種二元母豬,建設沼氣池、試種白蘑菇,年純收入達2.86萬元。在他的幫帶下,目前全村餵養純種二元母豬159頭,優良母豬222餘頭,大牲畜2150餘頭,戶均養豬3頭以上,僅此一項,戶均收入達2700元以上。 村黨支部積極利用自身優勢,在2003年5月組織成立了平堡養殖協會,現已發展會員231名。全村飼養二元母豬800餘頭,養牛150頭、羊170隻,種植牧草近250畝,年銷售仔豬6500—7000頭。為提高農戶的飼養技術,通過邀請省、市技術人員到村為民眾開展養殖技術培訓和指導,有效提高了農戶科技養殖水平。今年,為了擴大養殖示範園區規模,積極幫助41戶養殖戶爭取小額信貸資金30餘萬元,解決了引進純種母豬和擴建養殖場的資金困難。同時,爭取政府貼息貸款50餘萬元,集中扶持園區內20戶養殖大戶,新增純種和二元母豬200頭以上。目前養殖協會已形成外二元雜交豬和外三元雜交商品豬基地1個。現在全村的仔豬供不應求,全村預計創收達200餘萬元。 組織勞務輸出和發展第三產業。目前平堡村有380餘名勞動力外出打工,年收入達180餘萬元。有320餘戶村民買了農用車、打米機等經營,有33戶農戶到都勻等地從事運輸等行業。據統計,全村從事第三產業年收入達80餘萬元。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原平堡村有500畝集體林地(窩山)多年一直無人管理,生態遭到嚴重破壞。2002年底,村委決定將其承包給福泉市天鵬礦業有限公司種植杉樹用材林,出租50年,租金12萬元,同時還解決了平堡村5人的就業問題。為了擴大養殖協會規模,村委出資2萬元,為協會引進純種母豬50餘頭,從第二年開始,一頭母豬每月提交村委有償服務費20元,每年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2000元。積極開發以矽、鐵為主的礦產資源、增建養殖場等項目,力爭於今年內啟動,形成年創收2.5萬元以上的村級收入。 2005年來,村兩委積極積極籌資30餘萬元,組織民眾投工投勞修建公路12.3公里、沼氣池500口,逐漸引導村民建成“豬—沼—園—菜”的立體生態農業。全村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村有電視機900餘台,電視覆蓋率達95%以上,安裝程控電話310戶;99%以上農戶用上了自來水,農用車輛38台,洗衣機、機車等家用電器逐漸走進村民家中。平堡村主動與宏福供銷公司聯繫,促成供銷公司與平堡國小65名貧困學生結成幫扶對子,有力地保證了平堡村兒童入學率達100%,中學入學率達99%。全村無計畫外出生,計畫生育率達100%;農戶住房面積人均15平方米以上,其中新建或改建的磚木結構住房占82%。在785戶農戶中,有“十星級文明戶”368戶。2003年,2006年被授予黔南州“文明村”和“文明生態小康村”稱號。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49.8畝(其中,旱地349.8畝),人均耕地2.3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43.9畝,荒山荒地170.5畝,其他面積116.9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 ,無路燈。全村有40戶通自來水,有40戶通電,未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戶,建有沼氣池農戶30戶。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機車24輛。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4萬元,占總收入的35.8%;畜牧業收入42萬元,占總收入的62.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66頭,肉牛5頭,肉羊24頭,雞380隻);農民人均純收入171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為主。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人(占勞動力的 13.5 %),在省內務工7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0戶,共有鄉村人口140人,其中男性75人,女性65人。其中農業人口127人,勞動力5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5人;享受低保1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2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3戶,占農戶總數的8%。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三聯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樂豐一、二中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4公里,距離中學7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5人,其中小學生21人,中學生4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村莊道路破損嚴重,全村總計3公里;2、電力設施差;3、有40 戶人畜飲水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 改善交通道路,加強水利設施建設;2、發展生豬為主的養殖業,計畫養殖生豬400頭;3、發展以優質玉米、優質馬鈴薯種植為主的種植業;4、計畫發展魔芋種植30畝。